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00253)

作品数:2 被引量:52H指数:2
相关作者:严昌荣刘恩科刘勤刘爽何文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有机碳
  • 2篇土壤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土壤有机碳
  • 1篇胀缩
  • 1篇胀缩性
  • 1篇团聚体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特性
  • 1篇活性有机碳
  • 1篇耕作
  • 1篇耕作措施
  • 1篇腐殖化
  • 1篇干湿交替
  • 1篇长期定位试验

机构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2篇刘恩科
  • 2篇严昌荣
  • 1篇王健波
  • 1篇何文清
  • 1篇刘爽
  • 1篇刘勤
  • 1篇张燕卿

传媒

  • 1篇土壤通报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干湿交替条件下土壤有机碳转化及影响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13年
土壤有机碳对陆地生态系统中碳收支起到重要作用,关系到全球碳循环和全球变化。综述了干湿交替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和有机物质的腐殖化的研究进展,以及土壤团聚体结构、土壤胀缩性和土壤微生物活性等对土壤有机碳转化的影响。国内外研究表明,干湿交替对土壤有机碳转化具有重要影响,土壤团聚体、土壤胀缩性以及土壤微生物活性和群落变化与土壤有机碳的转化关系密切。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干湿交替条件下土壤有机碳转化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为有效调控土壤中碳循环与周转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王健波张燕卿严昌荣刘恩科
关键词:干湿交替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特性
耕作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27
2010年
以5年的不同耕作措施处理的长期试验为基础,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颗粒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秸秆还田、免耕覆盖、浅旋耕和常规耕作等不同耕作措施对0~40 cm土壤有机碳有显著影响,而对40 cm以下土层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较小。免耕覆盖处理可以提高0~1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但10~4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低于秸秆还田和常规耕作处理。与浅旋耕和常规耕作相比,连续5年秸秆还田和免耕覆盖可显著提高0~10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同时,不同耕作措施也影响活性有机碳含量,在0~5 cm土层中,免耕覆盖处理的颗粒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碳含量最高,其次为秸秆还田、浅旋耕和常规耕作处理。与常规耕作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处理20~40 cm土层的颗粒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碳含量分别提高了7.3%~121.8%、31.8%~49.3%和44.2%~84.6%。
严昌荣刘恩科何文清刘爽刘勤
关键词:耕作措施长期定位试验有机碳活性有机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