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XZW006)
-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铁松张晓霞任德有李剑潘兴树更多>>
- 相关机构:贵州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两宋时期自然灾害的文学记述与地理分布规律被引量:7
- 2010年
- 两宋320年间共发生灾害1739次,灾害种类14种,如此深重的灾害是导致两宋"积贫积弱,国力不强"的一大主要因素。由于宋朝时期的地理气候特点,水灾、旱灾接连不断发生,并且成为两宋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古代自然灾害研究主要依据史书记载,中国是世界上少数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灾难与救世观念可以给人们很多启发。以王禹偁为代表的宋代文学家给后世留下了许多记述灾害的文学作品,从文学作品的记述中可以提取古代灾害的准确信息。北宋都城位于开封,南宋京都在杭州,由于史料对当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省份的记述颇为翔实,两宋自然灾害的省区分布,以河南、浙江灾害次数最多。
- 李铁松任德有张晓霞李剑
- 关键词:宋朝自然灾害地理分布
- 古诗辨误三题:《孔子庙震》《黄河》《黄河水》被引量:1
- 2017年
- 北宋梅尧臣的《孔子庙震》多被当作一首地震诗收录,其实反映的是雷电灾害,内容被误读。自清代以来多被类书、方志和今人视作唐太宗之诗的《黄河》应为晚唐薛能所作,唐、宋、明时期对此都有明确指认,唐太宗文集未见收录。今天作为高启名篇被广为征引的《黄河水》,不见于高启本集,应为同时人王祎的诗作。后二诗作者归属问题的诸多舛误,说明核对、注明引文出处是文献整理和应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必要环节。
- 李朝军
- 关键词:梅尧臣唐太宗高启
- 论宋词的灾害书写被引量:3
- 2017年
- 在宋代诗文乃至辞赋里,自然灾害都成为文学表现的一类重要题材,那么,作为“一代之文学”的宋词有没有此类写作呢?在人们的心目中,唐宋词具有“以富为美”“以艳为美”的特质,似乎与反映灾害异趣,可是如果我们不把灾害书写局限于灾情描述、灾难书写,那么宋词有关自然灾害的内容还为数不少,并且不乏全篇主题、命意都在于此的作品。这对于题材相对狭窄的宋词来说,不论是对于加强其题材内容本身的研究,还是据此审视词体特点和词史演变,无疑都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而以往的词学研究还缺少这一观照角度,故本文拟以宋词为例,尝试从这个角度切人词史研究。
- 李朝军周敏
- 关键词:唐宋词题材内容文学表现词史研究词学研究辞赋
- 试论王禹偁的灾害诗被引量:1
- 2013年
- 王禹偁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的灾害题材诗歌集中描写水旱灾害,体现了其理性思考和忧患意识。他此类诗继承"风雅"传统,注重叙事议论,善于铺陈,众体兼备,而古体偏多,展现了古朴淡雅的艺术风格。他的创作一改晚唐五代浮靡之风,给宋初诗坛带来现实主义的新面貌,开宋诗革新之先声。
- 王菽梅
- 关键词:王禹偁思想艺术
- 两宋时期瘟疫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初探被引量:5
- 2010年
- 两宋自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起,经北宋(公元960~1127年)与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320年。该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转型期,各种疫情凸显,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宋代发生流行型疫病204次,12个种类,其中引起疫灾49次。无论从京城到地方,从皇室、军队到百姓,还是从正史、名著到野史,不乏有关瘟疫的记载。随着当时政治经济中心从开封向临安迁移,瘟疫灾害的重灾区从开封迁移到杭州,受灾次数从东南向西南逐渐减少。孝宗时期至宁宗(1163~1223年)瘟疫发生频率最高,理宗时期至宋亡(1224年~1279年)发生频率最低。夏秋季节,各种疾疫尤为流行。
- 李铁松潘兴树尹念辅
- 关键词:两宋
- 中国古代祈雨习俗及祈雨文学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14年
- 近年来,人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对祈雨展开探讨。其中祈雨习俗的研究主要涉及到祈雨仪式的发展演变、特点、目的功能等方面。祈雨文学研究则对涉及祈雨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探讨,挖掘其思想及文献价值。同时,文章对祈雨文学研究发展寄予了新的展望,强调关注祈雨文学的文学性,在坚持"文学本位"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多学科交叉型研究。
- 郜迪
- 关键词:文学本位
- 论梅尧臣的自然灾害题材诗赋被引量:2
- 2011年
- 北宋诗人梅尧臣的诗赋作品反映了他和当时人民遭遇水、旱、风、沙、暑、瘿等多种灾害的困苦情景,展示了封建官吏在灾害面前的不同作为和天灾背景下的多样世态,表达了对受灾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深切同情和人力可为的御灾思想,批判了封建政治的黑暗和热衷名利的世风,表现了仁厚的情怀、深邃的思想和旺盛的政治热情,构成其诗在题材开拓和诗风变革中的重要成就,同时具有珍贵的灾害史料价值。
- 李朝军
- 关键词:梅尧臣祈雨大风大热山火
- 论宋代的地震诗被引量:4
- 2016年
- 宋代以前,中国诗歌关于地震的书写很少。宋代出现了多首专门吟咏地震灾害和以地震命名的诗作,从群体和个体感受的角度描写了遭受地震灾害的民生疾苦,既继承了《诗经》援灾议政的传统,又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顽强无畏的精神,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显著开拓,标志着地震作为独立的题材在中国诗歌史上的正式确立。
- 李朝军
- 关键词:宋诗忧国情怀
- 论唐宋时期的火灾诗被引量:3
- 2016年
- 唐代以前有关火灾的诗作很少,中晚唐诗坛出现了多首专题关注城市民居和寺庙火灾的诗作,标志着火灾题材诗歌的初步确立。宋代火灾诗比前代显著增多,广泛深入地反映了火灾带来的严重灾难和精神伤害,开辟了政治批判、劝世讽世等诸多主题取向;在纪实的基础上,较多引入神魔形象和戏谑、反讽笔调,显著拓展了火灾诗的内容和写法,将火灾题材的诗歌创作推向日渐成熟的境地。唐宋火灾诗的发展为诗坛增添了新的题材类型和艺术形象,丰富了古典诗歌的表现领域和审美内涵,是中国诗歌走向繁荣的一个侧面,同时还积淀了丰富的传统消防文化思想,彰显了古人的防火救灾精神。
- 李朝军
- 关键词:诙谐消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