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2000Z-006)
- 作品数:7 被引量:117H指数:5
- 相关作者:翁启勇何玉仙杨秀娟陈庆河王长方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青枯无致病力菌株诱导番茄抗青枯病的生化机制被引量:27
- 2003年
- 用紫外诱变法获得的青枯无致病力菌株诱导番茄,植株产生了对青枯病的抗性反应,该菌株对致病菌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且对番茄不能致病.番茄经无致病力菌株处理后,体内与抗病反应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显著增强;酚类物质和木质素含量也显著提高;病程相关蛋白(PRP)含量也提高.这表明青枯无致病力菌株产生诱导抗性的机制可能是植物本身的抗病代谢过程被激活了.
- 陈庆河翁启勇胡方平
- 关键词:番茄青枯病无致病力菌株青枯病菌生化机制病程相关蛋白
- 农田烟粉虱寄主植物调查初报被引量:45
- 2003年
- 2 0 0 1~ 2 0 0 2年通过调查福州、漳州农田烟粉虱寄主范围 ,记录农田烟粉虱寄主植物 17科 6 2种 (变种 ) ,其中豆科 7种、茄科 6种、十字花科 8种、葫芦科 9种、菊科 10种、苋科 4种、藜科 4种、旋花科 2种、锦葵科 2种、、大戟科 2种、柳叶草科 2种、蓼科 1种、玄参科 1种、番杏科 1种、大麻科 1种、免丝子科 1种、伞形花科 1种。农田烟粉虱寄主植物主要以蔬菜作物和农田阔叶杂草为主。
- 何玉仙杨秀娟翁启勇
- 关键词:农田烟粉虱寄主植物同翅目粉虱科
- 杀虫剂处理对甜菜夜蛾幼虫体内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9
- 2003年
- 研究了乙酰甲胺膦、毒丝本、快灵、氯氰菊酯和抑太保等几种常用杀虫剂对甜菜夜蛾幼虫体内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并对不同龄期甜菜夜蛾幼虫酶活性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用毒丝本(1000mg/L)、乙酰甲胺磷(3000mg/L)、快灵(1200mg/L)、抑太保(50mg/L)、氯氰菊酯(1000mg/L)浸渍处理的菜叶饲喂甜菜夜蛾2龄幼虫后,幼虫体内的羧酸酯酶活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明显抑制,抑制率分别为94.69%、93.12%、71.90%、60.56%和61.83%;不同药剂处理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毒丝本、乙酰甲胺膦和快灵对甜菜夜蛾幼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84.37%、81.30%和71.19%,显著高于抑太保和氯氰菊酯的抑制率(分别为21.79%和25.46%)。甜菜夜蛾幼虫随着龄期的增大,羧酸酯酶酶比活力逐渐增大,但乙酰胆碱酯酶酶比活力的差异不明显。
- 何玉仙王长方陈锋杨秀娟翁启勇
- 关键词:甜菜夜蛾杀虫剂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
- 甜菜夜蛾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研究被引量:20
- 2002年
- 甜菜夜蛾在福建漳州龙海每年发生 9~ 10代 ,3月中下旬开始发生 ,4~ 10月份是该虫为害农作物的严重时期 ,其中 8~ 9月份为全年发生危害的高峰期。通过田间药效试验 ,评价了不同类型的 12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 ,结果表明 ,除尽、菜喜以及米满对田间甜菜夜蛾具有较好的防效 ,锐劲特、杀虫单。
- 翁启勇何玉仙赵健杨秀娟陈庆河
- 关键词:甜菜夜蛾
- 甜菜夜蛾群体繁殖及其对杀虫剂毒力敏感性测定被引量:5
- 2002年
- 用黄豆粉、麦胚粉、酵母粉为主要营养成份研制成人工饲料 ,实现了甜菜夜蛾大量饲养及群体繁殖 ,与自然饲料相比 ,人工饲料饲养甜菜夜蛾幼虫存活率与成虫产卵量明显增加。室内用浸渍法测定 11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 2龄幼虫的毒力 ,结果表明 ,田间甜菜夜蛾种群对除尽、米满、菜喜最敏感 ,其次是对抑太保、卡死克、毒丝本、高效灭百可、快灵 ,对锐劲特、氯氰菊酯。
- 杨秀娟何玉仙翁启勇游泳王长方
- 关键词:甜菜夜蛾群体繁殖敏感性
- 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抗性及防治药剂筛选被引量:2
- 2003年
- 为筛选抗晚疫病的马铃薯品种及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晚疫病,对16个马铃薯品种进行接种晚疫病菌试验比较及防治药剂室内平皿测定和田间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抗性有明显差异,坝薯10号与豫张薯5号是较抗晚疫病的品种,而中薯5号、中薯4号、紫花白851、鲁引1号、本9305-3和具夏坡帝为中抗,其余为易感晚疫病的品种。室内平皿测定灭克、安克和霜霉疫净对晚疫病菌具有较好的杀菌活性,田间药效试验安克、灭克和霜霉疫净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83%和81%。
- 陈庆河翁启勇谢世勇兰成忠赵健卢同
-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抗病性防治药剂
- 甜菜夜蛾田间种群的药剂敏感性测定被引量:2
- 2006年
- 采用浸叶法测定福建省4个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对9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对乙酰甲胺磷、氯氰菊酯、毒死蜱、灭多威、顺式氯氰菊酯、定虫隆、氟虫脲、虫螨腈、虫酰肼的敏感性差异明显,LC50值分别为5272.75-6799.33、2387.34-3741.94、198.86-621.55、324.55-1124.94、133.20-399.67、19.34-72.68、38.92-134.11、2.38-3.06和4.84-5.76 mg.L-1;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在不同地区间也存在明显差异。2001-2002年,福州和漳州甜菜夜蛾种群对虫螨腈的敏感性分别下降3.96和5.30倍,福州种群对虫酰肼、顺式氯氰菊酯、毒死蜱和灭多威的敏感性也分别下降3.60、3.61、2.87和1.43倍,但田间种群对定虫隆、氟虫脲的敏感性有所恢复。
- 何玉仙杨秀娟游泳翁启勇
- 关键词:甜菜夜蛾杀虫剂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