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2011QC-2)
- 作品数:4 被引量:32H指数:3
- 相关作者:孔祥瑞杨军王让剑郭吉春宋振硕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茶树新品系新选801和新选807的白茶适制性鉴定被引量:5
- 2013年
- 试验选用茶树杂交种新选801和新选807制得白茶茶样27个,从萎凋变化规律、审评得分和生化指标3个方面对其进行白茶适制性鉴定。结果表明,2个新品系与对照种福鼎大毫茶一样,会随萎凋时间延长,水浸出物、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呈下降趋势变化,而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则呈上升趋势变化。对品种间在审评得分及氨基酸、茶多酚和可溶性糖含量方面的差异作可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个新品系与对照种福鼎大毫茶在感官审评得分、氨基酸、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方面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新选801、新选807适合付制白茶。
- 孔祥瑞杨军王让剑郭吉春
- 关键词:白茶适制性感官品质生化成分
- 近10年我国茶树品种国审(鉴)情况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近10年我国有55个茶树新品种通过国家审(鉴)定。从这些新品种在不同茶区的分配比例、选育单位的组成类型、品种适制性和选育途径4个方面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新品种的2/3是由华南和西南茶区选育而成,适制绿茶的品种所占比例较高,约占总数的57%,且产量型品种明显多于品质型品种。新品种中有51%属常规种,由此可见,系统选育法仍然是茶树育种的主要技术手段。与之前相比,选育单位的组成类型有所变化,但科研院所仍居主力地位。今后的发展,可以考虑从提高种质资源利用率、加强上下游技术合作、细化育种研究方向、鼓励公司或个人从事或参与等方面,推进茶树育种研究进程。
- 孔祥瑞杨军王让剑宋振硕
- 关键词:茶树品种审定
- 茶树功能候选基因电子克隆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为验证电子克隆技术获取茶树功能候选基因的可行性,本研究以可可的咖啡碱合成酶基因BCS1为探针,对构建的茶树EST数据库进行本地BLAST检索,获得与BCS1具有高度同源性的茶树EST序列26条。将26条茶树EST序列经程序CAP(contig assembly program)拼接,得到2条含有独立ORF的EST簇(Contig),分别命名为基因TCSnew1和TCSnew2。将这2个基因与GenBank中由实验方法克隆得到的茶树咖啡机合成酶基因TCS的cDNA进行核酸序列、推导氨基酸序列比对,及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3个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间的同源性分析。结果发现,茶树远缘物种的兴趣序列作为探针用于电子克隆获取茶树功能候选基因与实验克隆技术相同,是一条可行的技术途径。
- 孔祥瑞
- 关键词:茶树电子克隆系统进化树
- 白茶感官品质与化学成分的相关和通径分析被引量:22
- 2013年
- 为了定量分析主要生化成分在白茶感官品质决定中所起作用的大小,以新选801、新选807、福鼎大毫和金牡丹4个茶树品种分别在3个不同萎凋条件下制得的12个白茶茶样为材料,测定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还原性糖和咖啡碱含量及感官审评得分,用SPSS19.0数据分析软件对主要化学成分与白茶品质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白茶的感官审评得分与氨基酸含量(R=0.855)成极显著正相关,与还原性糖含量(R=0.680)成显著正相关,与水浸出物含量(R=-0.873)和酚氨比(R=-0.841)成极显著负相关;对感官品质直接正面影响较大的化学成分为还原性糖和氨基酸;而茶多酚和咖啡碱则对感官品质产生直接负面影响。
- 孔祥瑞王让剑杨军郭吉春
- 关键词:白茶感官品质生化成分通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