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1ZR1415800)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万远扬黄伟更多>>
相关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水利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航道
  • 2篇悬沙
  • 2篇深水航道
  • 2篇泥沙
  • 2篇北槽
  • 1篇三期工程
  • 1篇沙滩
  • 1篇输运
  • 1篇数学模型
  • 1篇水沙
  • 1篇水沙运动
  • 1篇泥沙输运
  • 1篇细颗粒泥沙
  • 1篇密实
  • 1篇枯季
  • 1篇回淤
  • 1篇霍夫变换
  • 1篇航道回淤
  • 1篇航道整治
  • 1篇封堵

机构

  • 2篇联合国教科文...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上海市水利工...

作者

  • 2篇万远扬
  • 1篇黄伟

传媒

  • 3篇水运工程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海洋工程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长江口洪季北槽深水航道区域悬沙沉降速度估算被引量:8
2013年
根据北槽深水航道区域洪季多年固定测点的水文泥沙资料,综合利用Rouse公式及霍夫变换方法,估算了深水航道工程下洪季北槽悬沙沉降速度。从悬沙沉降速度角度探讨了北槽深水航道区域泥沙高回淤的基本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航道回淤与悬沙沉降速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洪季条件下,北槽悬沙沉降速度在2~8 mm/s之间,其悬沙沉降速度随盐度变化有先增大后变小的特点,在7‰左右时悬沙沉降速度最大;结合洪季北槽航道回淤分布,在深水航道CSW~CS3测点附近泥沙回淤量较高,该处航道高回淤是由于该区域具有较好的泥沙絮凝条件(盐度)及较高的水体含沙量致使该区域悬沙沉降速度较大造成的。
沈淇顾峰峰万远扬孔令双王巍
关键词:霍夫变换航道回淤深水航道北槽
通州沙滩面串沟封堵高程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通州沙与狼山沙之间存在的串沟与通州沙东水道下段浅区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串沟的存在不仅不利于滩体的守护,也会对主流起到一定分散或冲散作用。因此在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建设工程一期工程通州沙段航道整治中,在考虑增强浅区水流动力的同时,必须考虑限制串沟的过流来巩固护滩效果。采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对现状滩面串沟分流能力进行分析,通过多方案比选,综合考虑护滩效果、限流导流作用以及投资效率,提出可兼顾固滩稳槽与导流增深双重作用的滩面串沟整治思路,本研究为其它类似滩面串沟封堵及分流河段的整治工程方案探讨提供了参考。
万远扬吴华林沈淇顾峰峰
关键词:数学模型航道整治
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工程后北槽洪枯季水沙运动特征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利用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整治工程前后,北槽洪枯季各测点水沙资料初步探讨了北槽洪枯季水沙运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北槽洪枯季潮周期平均含沙量分布自上而下总体呈"低-高-低"的分布态势,中段含沙量较高。洪季北槽各测点潮周期平均含沙量与潮周期平均流速相关性较差,北槽泥沙输运以平流输移为主。枯季两者相关较好,北槽泥沙运动则以起悬输运为主。北槽悬沙输运主要以欧拉输运为主,洪季北槽悬沙净输运率要明显大于枯季。洪季北槽中段潮泵及垂向环流作用最为明显,枯季,除北槽上段外,潮泵及垂向环流作用较小,水沙输运方向较为相近。造成洪季北槽中段潮泵作用及垂向环流输沙较大的原因是由于北槽中段滩槽泥沙交换频繁,涨潮流经南槽拦门沙及九段沙滩面后,挟带一定高含沙水体进入北槽,进而造成北槽中段潮泵及垂向环流输沙明显。
沈淇高钦钦顾峰峰戚定满
关键词:泥沙输运北槽
长江口细颗粒泥沙密实室内试验研究
2013年
细颗粒泥沙密实速度问题是认识细颗粒动力过程重要的参数之一,也是决定地貌学数学模型表现能力的核心参数。利用“大型可温控自动搅拌沉降试验筒”及音叉密度仪等,对3种取自长江口的原状沙样进行了密实过程试验,并分别利用密度计法和迈克劳林公式计算了密实速度。通过对比发现:密度计法计算过程简化太多,不宜采用;迈克劳林公式物理意义较强,适合作为密实速度计算公式。试验成果发现泥沙粒径是影响密实速度的重要影响因子,长江口细颗粒泥沙密实速度大致为0.31×10-3~4.8×10-3 mm/s。
万远扬陈曦黄伟沈淇
关键词:长江口细颗粒泥沙
长江口北槽悬沙垂线分布经验公式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Rouse公式对长江口多次实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了长江口北槽纵向悬沙垂线分布的特征,验证了描述悬浮泥沙垂线分布的Rouse公式的适用性,阐明了利用Rouse公式推算得到的不平衡条件下泥沙沉速与实际泥沙沉速的差异,并利用不平衡条件下的垂线分布公式和北槽悬沙垂线分布实测资料,率定和验证了不平衡输沙系数和垂线平均含沙量的经验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用描述长江口北槽悬沙垂线分布的经验公式,并通过实测资料得到了验证。
顾峰峰沈淇孔令双万远扬王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