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CZX043)
- 作品数:8 被引量:99H指数:3
- 相关作者:吕厚超华生旭庞雪蒋旭玲肖倩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情感适应的心理机制:AREA模型被引量:3
- 2013年
- 情感适应是指对重复或连续刺激的情感反应变弱的心理过程。在解释情感适应的心理机制和过程的理论中,最有影响的是AREA模型。该模型认为个体注意到与自身相关且难以解释的事件时,对事件作出情感反应并试图解释或理解;若解释成功,注意力会减弱进而适应该事件,对应的情感反应也会变弱。大量关于消极事件与积极事件的研究为AREA模型提供了实证支持。未来研究需要从影响情感适应速度的因素、跨文化研究、适应轨迹的时间精确性以及干预措施等方面进一步探索。
- 范富霞吕厚超
-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
- 心理时间理论:思维透视的模式与相关人格特质被引量:2
- 2013年
- 根据心理时间理论,由于人们具备了心理时间之旅的能力,因此逐渐发展出三种不同的思维透视模式——过去思维、现在思维和未来思维,并假设可测量的个体差异在于人们运用这三种思维透视的方式不同,进而影响人们感知世界和他人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方式。本文论述了思维透视的三种模式,以及测量思维透视的思维风格调查表,并述评了思维透视与其它相关人格特质的关系,如大五因素模型、时间洞察力等。未来研究应更多关注心理时间理论的应用问题,如工作绩效、团队有效性等,以及思维透视与其它相关个体差异间的因果关系和思维风格调查表的预测效度。
- 沈文吕厚超华生旭
- 关键词:时间洞察力
- 男性气质:理论基础、研究取向和相关研究领域被引量:30
- 2012年
- 男性气质是和女性气质相对或平行的、具有一定可塑性的人格特质,是个体内化了的、关于男性应展现出的、符合男性气质意识形态的构念,维系着自我概念和行为的一致性。男性气质的形成依赖于性别自我认同、社会认同和文化认同。固执地遵从特定社会化的男性气质意识规范会影响男性的心理健康。对男性气质的理论基础、研究取向:意识形态取向、社会建构取向和认同取向,以及相关研究领域进行了系统阐述。未来研究应改进测量工具,更新研究设计,细化研究领域,发展男性气质多元化实践以及男性气质的跨文化研究。
- 蒋旭玲吕厚超
- 关键词:男性气质性别角色性别角色认同
- 免费医学定向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情绪表达性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采用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Ⅱ-CV)和情绪表达性量表(EES)对某医学院254名免费医学定向生进行整体问卷调查。结果:乐于表达维度存在性别差异,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情绪表达性显著相关。结论:家庭适应性对乐于表达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抑制表达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家庭亲密度对情绪表达性的预测作用并不明显。
- 翟天宇吕厚超黄志慧
- 延迟满足:基于未来时间洞察力的自我调节被引量:34
- 2014年
- 延迟满足是个体为获得更有价值的奖励结果,坚持目标行为而推迟即时性满足的倾向与行为。其产生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基于未来取向的自我调节。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延迟满足的作用可由期望-价值理论、解释水平理论和自我调节周期模型等多种理论进行解释。除行为层面的机制,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延迟满足涉及腹侧额叶-纹状体环路等相似的脑机制。未来研究需深化和延迟满足的理论机制,明确与时间洞察力各维度的复杂关系,探究与时间洞察力相同的生理神经机制,促进其应用于社会实践。
- 庞雪吕厚超华生旭
- 关键词:自我调节未来时间洞察力生理机制
- 希望和乐观——两种未来指向的积极预期被引量:24
- 2013年
- 在积极心理学中,希望和乐观虽然在概念上存在重叠,但二者本质上是不同的概念。希望的概念核心是以目标为中心的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乐观的概念核心是指向未来的积极预期。作为两种指向未来的积极预期,希望和乐观属于人格特质的范畴,共同成分是对目标的信念;二者的差异性在于对未来预期的方式和对预期事件的个人控制。研究发现,相对于乐观,希望通常是主观幸福感和学业成绩更好的预测指标,原因在于希望不仅包含情感成分,还包含认知成分。未来研究应明确希望和乐观的整合和而预期目标的时间长短,探讨二者在特殊情况下的不同作用,验证是否存在控制点的调节作用,并开展跨文化研究。
- 肖倩吕厚超华生旭
-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 “悲喜交加”的概念、测量及相关研究述评被引量:3
- 2013年
- "悲喜交加"是一种同时体验到高兴和悲伤的混合情绪体验,在个体面临有意义的事件即将结束,或即将失去曾经拥有的美好事物时所产生。"悲喜交加"产生的前提是混合情绪体验的存在,其强度可用"高兴"和"悲伤"情绪体验值中的最小值表示。根据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个体体验到该情绪的强度与老化正相关,并能引起注意的积极效应。悲喜交加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文化普遍性,同时也具有文化特殊性。未来研究应拓展悲喜交加情绪在文化特异性、性别差异等方面的研究,促进其在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应用。
- 敖玲敏吕厚超庞雪
- 毕生控制理论的新发展:调节模型及控制策略被引量:2
- 2013年
- 毕生控制理论能较好地解释毕生发展,认为适应能力的中心特质是动机调节,可促进个体发展并使其达到最优化。生命历程被视为由一列有序的目标定向行动周期组织而成,该周期包括目标选择、目标结合及目标解除。基于该角度,在回顾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初级控制的首要性和毕生发展轨迹基础上,对毕生发展的调节模型和控制策略的适应功能进行了综合阐述。未来研究应从跨文化情境下的适用性、满足适应目标选择三个因素的进一步验证和成功老龄化相关研究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探讨。
- 唐荣敏吕厚超
- 关键词: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