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10SK3202)

作品数:3 被引量:62H指数:3
相关作者:雷芬芳邹胜华邓莉莹邓翠珍陈红涛更多>>
相关机构: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康复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2篇家庭康复
  • 2篇干预
  • 1篇日间
  • 1篇社区脑卒中
  • 1篇卒中患者
  • 1篇慢性
  • 1篇脑卒中患者
  • 1篇精神分裂症
  • 1篇精神分裂症患...
  • 1篇康复模式
  • 1篇康复效果
  • 1篇老年
  • 1篇老年慢性
  • 1篇患者家庭
  • 1篇分裂症
  • 1篇复效
  • 1篇干预模式

机构

  • 3篇邵阳医学高等...

作者

  • 3篇雷芬芳
  • 2篇邓翠珍
  • 2篇邓莉莹
  • 2篇邹胜华
  • 2篇陈红涛
  • 1篇李剑
  • 1篇丁建华
  • 1篇覃小菊
  • 1篇岳月娟

传媒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家庭康复干预模式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干预模式对恢复期社区脑卒中患者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的影响,为开展脑卒中家庭康复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70例社区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入户干预、电话随访及主要照顾者联谊活动相结合的家庭康复干预,以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功能独立性测评量表(FIM)、中文版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进行评价。结果康复干预3个月、6个月后,干预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康复干预模式适应延伸卒中单元理念,符合当前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干预要求,能明显提高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模式。
雷芬芳岳景齐邓翠珍邓莉莹邹胜华王飞云丁建华
关键词:脑卒中家庭康复
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干预现状及干预需求被引量:31
2012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干预现状和干预需求。方法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自制的家庭康复干预现状及干预需求调查问卷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获得家庭康复干预的占84.3%,入户干预的仅11.8%;家庭康复干预内容大多停留在饮食、用药、运动训练指导上,日常生活能力、记忆、理解识别能力训练等开展率分别为47.1%、44.1%、24.5%,且干预效果不容乐观。干预需求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预防疾病复发指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指导、运动训练指导、家庭康复环境布置指导、医生心理指导。结论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干预存在问题,专业人员家庭康复干预能力有待提高;建立并完善科学、可行的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干预模式,有利于提高脑卒中家庭康复水平,是现阶段我国社区脑卒中家庭康复的发展方向。
雷芬芳岳景齐邓翠珍邓莉莹陈红涛邹胜华
关键词:脑卒中家庭康复干预现状
社区日间康复模式在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评价社区日间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 40例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干预组给予持续6个月的社区日间康复训练及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于干预前、后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以评价康复疗效。结果干预6个月,干预组GWB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ANS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RS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日间康复训练能提高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幸福感,提高社会功能,促进其康复。
覃小菊雷芬芳陈红涛岳月娟邓端梅李剑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