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103-404)
-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宏洁边宝林杨健司南刘俊秋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种蟾皮中蟾蜍噻咛的含量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对不同种的蟾皮中蟾蜍噻咛的含量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种蟾皮中蟾蜍噻咛的含量,色谱柱WondsilTM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6∶94),检测波长226 nm,流速1.0 mL/min,柱温35℃。结果回归方程为Y=6 945.3X+82.327,r2=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8.57%,蟾皮中蟾蜍噻咛的质量分数在0.041 2~0.824μg。结论蟾蜍噻咛在不同种蟾皮药材中的含量有一定差异。
- 王宏洁杨立新高波程明杨健边宝林
- 关键词:中华大蟾蜍牛蛙蟾皮高效液相色谱法
- HPLC-DAD-FT-ICR-MS法分析华蟾素中蟾毒配基类成分被引量:12
- 2014年
- 华蟾素为中华大蟾蜍皮水煮醇沉制剂,临床具显著抗肿瘤活性。本文首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HPLC-DAD-FT-ICR-MS)方法,针对华蟾素中主要抗肿瘤活性成分蟾毒配基类化合物进行了分析,旨在阐明华蟾素抗肿瘤活性效应物质基础。该研究首先采用二氯甲烷-硅胶固相萃取法对华蟾素中蟾毒配基类成分进行富集,根据化合物的UV及FT-ICR-MS高分辨质谱的一级、二级质谱数据,结合文献,比较分析了华蟾素中的主要蟾毒配基类成分的化学组成,共推导出33个蟾毒配基类成分,其中8个成分通过与对照品比对,准确鉴定了结构。该研究基本阐明了华蟾素中主要蟾毒配基类成分,为华蟾素的进一步药效学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 刘俊秋司南杨健赵海誉边宝林王宏洁
- 关键词:华蟾素蟾毒配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