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2183)

作品数:13 被引量:55H指数:6
相关作者:陈青松肖斌郎丽严茂胜晏华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东药科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手传振动
  • 6篇血管
  • 5篇振动病
  • 5篇手臂
  • 5篇手臂振动
  • 5篇手臂振动病
  • 4篇内皮
  • 3篇血管损伤
  • 3篇色胺
  • 3篇受体
  • 3篇羟色胺
  • 3篇5-羟色胺
  • 3篇5-羟色胺受...
  • 2篇蛋白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损伤
  • 2篇振动觉
  • 2篇皮素

机构

  • 13篇广东省职业病...
  • 4篇广东药科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佛山市顺德区...
  • 1篇佛山市顺德区...

作者

  • 12篇陈青松
  • 10篇肖斌
  • 6篇郎丽
  • 6篇严茂胜
  • 5篇晏华
  • 5篇徐国勇
  • 5篇李文
  • 4篇张丹英
  • 3篇张骁
  • 2篇杨爱初
  • 2篇曾繁松
  • 2篇黄汉林
  • 2篇李宏玲
  • 1篇梁志明
  • 1篇樊春月
  • 1篇温薇
  • 1篇黄丽蓉
  • 1篇王海兰
  • 1篇罗巧
  • 1篇陈慧峰

传媒

  • 10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癌变.畸变....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内皮素水平与振动性血管损伤及振动接触水平关联性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手传振动作业人群周围血中内皮素(ET)水平与手部末梢循环损伤程度和手传振动接触水平的关系。方法以广东省某运动器材厂77名手传振动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对其工作场所手传振动接触水平进行检测以计算累积振动暴露量,以出现振动性白指(VWF)的接振工人为有VWF组,未出现VWF的接振工人为无VWF组,并检测其周围血血浆中ET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接振工人周围血中ET水平与振动接触水平及末梢血管损伤程度的关联性。结果本组工人ET水平为(47.52±4.86)μg/L;有VWF组ET水平低于无VWF组[(45.61±3.57)vs(49.95±4.95)μg/L,P<0.01]。控制吸烟、饮酒和年龄等混杂因素后,不同振动接触水平与ET水平无相关性(P>0.05),是否有VWF与ET水平分级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接触振动工人周围血中ET水平与是否有VWF相关,提示ET水平可以作为VWF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郎丽陈青松晏华李文胡丹霞张辉肖斌林瀚生严茂胜
关键词:手传振动内皮素生物标志物关联性分析
手传振动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分析手传振动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 400名手传振动作业工人的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中,手麻、手痛、振动性白指、感觉异常和关节变形检出率分别为15. 43%、15. 64%、9. 64%、10. 21%和3. 71%;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冷水复温试验、神经-肌电图异常率分别为14. 50%、2. 64%、89. 93%、40. 96%。女性白细胞计数异常率高于男性(71. 01%vs11. 57%,P <0. 01);白细胞计数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P <0. 01)。运动器材行业企业人群白细胞计数异常率高于五金制品行业和其他行业(16. 24%vs 8. 05%,16. 24%vs 3. 70%,P <0. 01);白细胞计数异常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身装配、磨锉和磨光工种人群(61. 74%vs 8. 60%vs 2. 69%,P <0. 01)。疑似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病人检出率为13. 21%(185/1 400),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磨光、直身装配、磨锉工种(23. 13%vs 10. 87%vs 1. 00%,P <0. 01)。未检出职业禁忌证人员。结论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可导致劳动者出现手部末梢循环障碍和神经功能损害。应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重点工种手传振动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刁林方杨爱初李元黄丽蓉肖斌樊春月杨勇文许振国
关键词:手传振动手臂振动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因素
155例汉族男性人群5-羟色胺受体1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男性人群中5-羟色胺受体1B基因(HTR1B)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遗传特征。方法:通过基因再测序筛查155例汉族男性人群HTR1B基因多态性位点,采用HaploView软件分析筛查到的多态性位点的遗传学特征、连锁不平衡(LD)、标签SNP和单体型(域)分布。结果:155例汉族男性人群中,HTR1B基因SNP位点包含5′-侧翼区的rs17273700(-860A>G)、rs1228814(-700G>T)、rs11568817(-262 A>C)、rs130058(-161T>A),编码区的rs6298(+129A>G)、rs6296(+861G>C)和3′-侧翼区的rs6297(+1 180T>C);各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rs17273700与rs11568817位点之间(|D′|=1.0,2r=0.94)和rs6296与rs6298位点之间(|D′|=0.946,r=0.849)呈强LD关联;该人群主要存在8种单体型,占94.2%,其中最主要为野生单体型H1(46.0%);筛选出-860A>G、-700G>T、-161T>A、+129A>G、+1 180T>C共5个标签SNP和两个单体型域,-860A>G和+129A>G分别为其代表性单体型标签SNP(htSNP)。结论:本研究首次筛查出HTR1B基因在中国汉族男性人群中的合适的标签SNP和htSNP,减少了后续研究的SNP位点数目,为探讨其与疾病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曾繁松李文肖斌徐国勇陈慧峰林瀚生陈青松黄汉林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单体型
手传振动工人累积暴露量及末梢血管损伤程度与血浆TGF-β水平的相关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手传振动暴露职业人群血浆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水平与手传振动接触水平、手部末梢循环血管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7名某金属制品厂的手传振动作业工人为振动暴露组,以30名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现场检测手传振动接触水平并计算累积振动暴露剂量(CVEL),采用问卷调查了解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和手臂症状,采集抗凝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TGF-β水平;振动暴露组进行冷水复温试验(CWLT)检测,记录是否出现振动性白指(VWF)。结果作业场所的CVEL为7.4-15.7(13.2±1.3)m^2/s^4,92.2%的振动暴露工人自诉有各种手臂症状;对照组的TGF-β水平中位数(M)为341.49(151.29-1040.41)ng/L,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振动暴露组的TGF-β水平为1519.27(610.18-5417.46)ng/L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校正吸烟、饮酒和年龄等混杂因素后,TGF-β水平与CVEL高水平组和有VWF症状相关(P〈0.05),CVEL高水平组的OR值及95%CI为15.33(1.06,221.89),有VWF亚组的OR值及95%CI为4.55(1.05,19.78)。结论接触手传振动可导致暴露人群TGF-β水平升高,TGF-β水平升高与手传振动的暴露剂量及手部末梢血管损伤程度明显相关。
李宏玲陈青松肖斌郎丽林瀚生王海兰杨爱初
关键词:手传振动血管损伤
矿山凿岩工人2种频率指端振动觉阈值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矿山凿岩工人2种频率下的指端振动觉阈值(VPT)改变特征。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从湖北省多家矿山中选择48名从事手传振动作业工龄≥1.0年的凿岩工人为接振组,选择不接触手传振动的工人为对照组。采用HVLab指端振动觉阈值测试仪对2组人群进行31.5、125.0 Hz频率的定量指端VPT检查。结果 2组人群均无出现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相关临床症状。在31.5、125.0 Hz频率,接振组人群指端VPT高于对照组(P<0.01),小指指端VPT高于食指(P<0.01);在125.0 Hz频率,接振组人群优势手指端VPT高于非优势手(P<0.01)。结论接触手传振动的矿山凿岩工人指端VPT升高,并存在一定的手指和优势手差异。
梁志明梁志明肖斌严茂胜俞兵林瀚生张骁张骁晏华张丹英张丹英
关键词:矿山凿岩振动觉阈值手传振动
某金矿凿岩工指端感觉检查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分析手传振动作业对金矿凿岩工指端振动觉和痛觉阈值的影响。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择北方某金矿从事手传振动作业的凿岩工134人作为接振组,另选择同一矿上无接触振动作业的扒装工102人作为对照组。对2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调查、指端振动觉和痛觉阈值测试。接振组工人根据有无自诉白指分为接振非白指亚组(105人)和接振白指亚组(29人)。结果接振组工人手麻、手痛症状发生率和自诉白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接振组工人右手食指、右手中指和右手无名指的振动觉阈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工人左手无名指振动觉阈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振白指亚组工人左手无名指、右手食指、右手中指和右手无名指的振动觉阈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接振非白指亚组上述4种手指的振动觉阈值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振白指亚组工人左、右手无名指和右手食指的振动觉阈值均高于接振非白指亚组(P<0.05),但该2组工人右手中指的振动觉阈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振组工人双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痛觉阈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接振白指亚组和接振非白指亚组工人双手中指、无名指的痛觉阈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传振动接触可使手传振动作业人员指端振动觉阈值和痛觉阈值提高;指端感觉检查可作为早期发现手传振动致周围神经损害的辅助手段之一。
张丹英陈贵平罗巧肖斌林瀚生严茂胜史懋功杨蓓晏华徐国勇陈青松
关键词:金矿手传振动振动觉痛觉
血管内皮损伤相关蛋白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Hand-arm vibration disease,HAVD)是由于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引起以手部末梢循环和(或)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并能引起骨关节-肌肉功能的损伤[1],在我国已列为法定职业病。HAVD血管损伤方面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异常[2],其发生与血管壁(特别是内皮细胞)中的活性物质、神经递质、细胞因子、代谢酶等变化密切相关[3],
阎蓉严茂胜陈青松
关键词:手臂振动病血管内皮损伤类肝素酶肌球蛋白轻链整合素
5-羟色胺受体1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振动性白指关联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检测手传振动作业工人5-羟色胺受体1B基因(HTR1B)多态性位点,分析HTR1B基因多态性与振动性白指(VWF)的关联性。方法对HTR1B再测序筛查多态性位点,其与VWF的关联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Haploview软件进行其遗传特征和连锁不平衡(LD)分析。结果筛查到7个已知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各位点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rs17273700、rs11568817与rs130058之间、rs6296与rs6298之间均呈强LD,rs17273700与rs11568817为完全LD。校正年龄、工龄、吸烟和饮酒等混杂因素前,rs17273700突变杂合型AG(P=0.034)、rs11568817位点突变杂合型AC(P=0.034)、rs6298位点突变杂合型AG(P=0.030)与突变纯合型GG(P=0.023)和rs6296位点突变杂合型GC(P=0.022)与突变纯合型CC(P=0.012)等突变基因型相对其各自的野生纯合型,均呈现可能增加VWF易感性的趋势(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上述突变基因型与VWF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完整测序汉族手传振动作业人群HTR1B基因多态性位点并初步分析了其人群遗传特征,HTR1B对VWF易感性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陈青松李文郎丽肖斌李宏玲徐国勇
关键词:振动性白指
周围血sICAM-1水平与手传振动接触水平和末梢血管损伤程度关联性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分析手传振动作业人群周围血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水平与手传振动接触水平和手部末梢循环血管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广东某运动器材厂的77名手传振动作业工人为接振组,以80名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sICAM-1水平;对接振组进行冷水复温试验(CWLT),并对其工作场所手传振动接触水平进行检测以计算累积振动暴露量(CVEL)。结果 接振组sICAM-1水平中位数(M)为323.2(135.2~739.4)μg/L,超过正常参考值上限211.0μg/L者(异常)占85.7%,对照组sICAM-1水平M为105.1(91.3~131.9)μg/L,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接振组sICAM-1水平、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控制吸烟、饮酒和年龄等混杂因素后,CVEL、CWLT异常和主诉振动性白指等因素与sICAM-1水平之间无关联(P>0.05)。结论 手传振动作业人群sICAM-1水平升高;sICAM-1可能参与了振动性血管损伤的发病机制,可作为手传振动健康损害效应的监测指标;但sICAM-1水平与手传振动接触水平及手部末梢血管损伤程度的相关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晏华肖斌陈青松郎丽李文张骁陈奕玲张丹英徐国勇
关键词: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手传振动关联性分析
5-羟色胺在周围循环中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又名血清素,是一种单胺类吲哚衍生物。周围循环中的5-HT主要来源于肠黏膜的嗜铬细胞,大部分由血小板摄取并贮存在分泌型致密颗粒内,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游离型5-HT数量较少[1]。5-HT必须通过相应受体的介导才能产生作用。迄今为止,在人类中已发现7个亚家族14个亚型的5-HT受体,与周围循环相关的有5-HT1A/1B/1D、5-HT2A/2B、5-HT3、5-HT4和5-HT7受体,分布于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等部位。
曾繁松陈青松黄汉林
关键词:5-羟色胺5-羟色胺受体周围血管血管损伤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