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30015C0111)
-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傅声雷胡文杰曹裕松李慧周兵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井冈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吉安市三种破碎生境中植物多样性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生境的破碎化不仅减小了种群的面积、阻碍基因的流动和种群的自由扩散,还改变环境的物理化学性质,甚至会导致边缘效应,对斑块内部生物物种多样性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样方调查法,对吉安市三种破碎化的生境中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三种生境中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以井冈山大学前山针阔混交林为最高,物种数为44种,分属28科41属,后山湿地松林次之,有植物35种,分属26科33属,白鹭洲植物物种数最少,植物数30种,分属23科28属。各生境中植物所属的科属数目也呈现相同规律,即物种数目越多,所出现的植物科属也越多。白鹭洲的植物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都最低,主要的原因是岛屿面积过小,限制了物种的迁入。另一方面,紫藤、山葡萄、络石等藤本植物的大量存在,甚至覆盖了调查样地森林的林冠层,导致林内光照条件变差,加之,葎草等入侵植物已经在白鹭洲形成种群,对植物多样性构成了威胁,这也是导致该生境中物种多样性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
- 曹裕松傅声雷周兵胡文杰李慧
- 关键词:生境破碎化物种多样性入侵植物
- 氮和磷增加对华南两种人工林土壤甲烷通量的影响(英文)被引量:4
- 2010年
- 以含氮和磷的养分溶液(NH4NO3和KH2PO4)模拟大气氮和磷沉降,对华南地区两种人工林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和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林下群落进行处理,通过静态气箱法色谱法测定土壤CH4通量,以研究外源氮和磷对华南地区人工林土壤CH4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人工林的对照样方下CH4通量均为负值,这说明土壤从大气中吸收CH4,也表明鹤山人工林是大气CH4的汇。增氮和增磷处理都增加了马占相思林的CH4排放通量,即促进了马占相思林CH4的排放过程;在旱季,增氮和增磷处理促进了尾叶桉林土壤CH4的排放,但是,从整个实验期间的观测来看,氮和磷处理对尾叶桉林土壤CH4通量没有显著的影响。
- 曹裕松傅声雷旷远文胡文杰
- 关键词:氮沉降温室气体甲烷人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