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13KDC022)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2
相关作者:胡锐军杨卡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共中央编译局国际关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社会冲突
  • 3篇政治
  • 2篇环保
  • 2篇法治
  • 1篇大众
  • 1篇大众社会
  • 1篇动力机制
  • 1篇政治冲突
  • 1篇政治学
  • 1篇政治学分析
  • 1篇人治
  • 1篇社会治理
  • 1篇生态伦理
  • 1篇生态政治
  • 1篇伦理
  • 1篇环境法
  • 1篇环境法律
  • 1篇环境评估
  • 1篇回应
  • 1篇合法

机构

  • 6篇国家教育行政...
  • 2篇中共中央编译...
  • 1篇国际关系学院

作者

  • 6篇胡锐军
  • 1篇杨卡

传媒

  • 2篇行政论坛
  • 2篇理论探索
  • 1篇政治学研究
  • 1篇中共天津市委...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合法性回应被引量:2
2015年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我们党适应世情、国情和党情变化而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我们党之所以要提出这样的命题,归根结底就是要回应执政的合法性问题,夯实并丰富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具体来说,主要有三重维度,即制度合理性问题、社会焦点问题及发展的应然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分别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合法性回应的根本保障、现实基础及不竭动力。从根本上来说,要消解人治障碍,建设法治中国。
胡锐军
关键词:法治中国
社会冲突触发因素的政治学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我国的社会冲突正进入频发、高发期,性质复杂,治理任务艰巨。引起社会冲突的根源庞杂而多样,不同学科的学者给出的解释框架和分析方法不尽相同,论说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也各有千秋,但系统性建构还有待深入,政治学界在此领域的研究更显薄弱。从政治学的视角就诱发社会冲突的根源及其动力做多维系统分析十分必要。目前,触发我国社会冲突的七大主要因素有:(1)经济因素:城乡、地区及社会主体间的利益差距与不均;(2)政治因素:政治认同的式弱、递减和背离;(3)文化因素:传统参照、知识差异与心理惯性驱使;(4)社会因素:内生性力量抗争与外部性力量策动;(5)自然因素:边界性问题使然和政治应力点薄弱;(6)媒介因素:信息失真与信息失灵交错;(7)国际因素:多重效应传导与多种方式浸渗。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决定社会冲突演化方向的环境合力,并在不同的个案中呈现不同的效用。为此,在面对社会冲突时既要系统把握又要注重个案分析,采取多维而立体的治理策略。
胡锐军
关键词:社会冲突触发因素政治学分析
人治袪魅与法治返魅:社会冲突治理的二维路径被引量:7
2016年
随着我国正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我们在品尝经济发展成果的时候,也面临各种各样"中等收入陷阱"的考验和挑战,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因不同陷阱或矛盾纠纷引发的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并呈现出易发、并发和多发态势。究其触发因素,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自然条件和国际环境等多个方面,而从治理方式上看,则主要是在人治与法治的对弈与博弈格局中,法治不足、人治突显,于民众主要表现为:面子心理、打劫心理、从众心理、闹大心理和求人心理,于运权者则表现为:血缘政治,权力家族化;圈子政治,权力部门化;条子政治,权力人情化;特权政治,权力私有化;交易政治,权力商品化。所以,从治理的视角和理念看,实现我国社会冲突有效治理的基本路径就是去除人治、树立法治,即人治祛魅、法治返魅。
胡锐军杨卡
关键词:社会治理社会冲突人治法治
西方政治冲突思想沿革及主要观点被引量:2
2013年
在西方,政治冲突思想缘起于古希腊,发展于神权和民主政治时期,勃兴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为政治冲突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将其推向了一个更高的阶段,而齐美尔、达伦道夫、科塞、李普塞特、马尔库塞、哈贝马斯、亨廷顿、派瑞吉等则是现当代的主要代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系统论述了政治冲突的基本要义和范畴,包括:政治冲突的条件和根源;政治冲突的本质和命题;政治冲突的类型和模式;政治冲突的方式和途径;政治冲突的作用和功能;政治冲突的控制和治理等;提出了诸如"文明冲突论"、"安全阀论"、"功能冲突论"、"辩证冲突论"等经典论断。
胡锐军
我国环保类社会冲突的新特征及治理策略被引量:1
2018年
环保类社会冲突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演进过程中必然而普遍的社会政治现象,尤其是在工业文明和现代化突飞猛进的社会转型阶段,环保类社会冲突产生和爆发的频率更高。环保类社会冲突主要表现为易发多发、形式多样、规模扩大、演变迅速、对象混杂、地域集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从本体论的深层认知上,树立生存伦理关照意识、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及边界和底线思维三种新理念,培育和拓展生态政治,制定和完善环境法律制度,健全和覆盖环境评估工作。
胡锐军
关键词:生态伦理生态政治环境法律环境评估
环保类社会冲突动力机制的理论阐释被引量:2
2014年
近年来,我国各地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政治冲突事件使得我们追梦、筑梦、圆梦的路途面临着许多"沟坎"和不确定因素。综合起来看,其原因主要可以从价值累加、集体兴奋、大众社会和边界博弈四个方面作出理论解释,这也是环保类社会政治冲突动力生成的基本根源。其中,价值累加通过环境问题的结构化怨恨累积和转化起作用,集体兴奋通过基于环保问题普遍亢奋的三重效应起作用,大众社会通过环保类民间组织缺失及功能减损起作用,边界博弈通过"闹大"嗜好的赌徒与抗争心态起作用。
胡锐军
关键词:动力机制大众社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