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00473)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王维林白玉作袁正伟王大佳张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直肠
  • 9篇肛门
  • 9篇肛门直肠
  • 8篇直肠畸形
  • 8篇畸形
  • 8篇肛门直肠畸形
  • 8篇肠畸形
  • 6篇胚胎
  • 5篇胚胎发育
  • 4篇细胞
  • 4篇先天
  • 4篇先天性
  • 4篇先天性肛门直...
  • 4篇EPHB2
  • 3篇受体
  • 3篇泄殖腔
  • 2篇凋亡
  • 2篇胚胎发育过程
  • 2篇细胞凋亡
  • 1篇单核

机构

  • 9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白玉作
  • 9篇王维林
  • 6篇袁正伟
  • 5篇张涛
  • 5篇王大佳
  • 4篇张志波
  • 4篇张世伟
  • 4篇高红
  • 3篇张丹
  • 2篇黄英
  • 2篇张海兰
  • 2篇王伟
  • 1篇唐晓冰
  • 1篇张树成
  • 1篇王练英
  • 1篇贾慧敏
  • 1篇卢瑶
  • 1篇李飞飞
  • 1篇尹水晶
  • 1篇卢岩

传媒

  • 9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09
  • 6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phB2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相关性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EphB2受体基因第6外显子的-1395A/G多态性在辽宁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AM)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65例CAM患儿和115名健康儿童EphB2基因-1395A/G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用HEsis在线统计软件分析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及其组间差异。结果EphB2受体基因第6外显子的-1395A/G多态A等位基因频率及AA基因型频率在CAM组(85.4%、75.4%)与正常对照组(17.0%、4.3%)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phB2受体基因第6外显子的-1395A/G多态与CAM存在相关性。
王大佳白玉作卢瑶高红张志波黄英王练英袁正伟王维林
关键词:肛门畸形直肠畸形EPHB2单核苷酸
大鼠泄殖腔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正常胎鼠胚胎发育13~16d泄殖腔凋亡细胞的动态分布情况,了解细胞凋亡在泄殖腔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TUNEL染色技术检测wistar大鼠胚胎13~16d泄殖腔凋亡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正常胎鼠胚胎13d尿直肠隔上皮层和间质区域可见凋亡细胞。随着胚胎发育,尿直肠隔间质的凋亡细胞逐渐增多并向下延伸,腹侧间质比背侧间质凋亡细胞明显;直肠背侧间质可见大量凋亡细胞。胚胎14d,直肠末端和未来肛门开口处的泄殖腔膜开始出现凋亡细胞。胚胎15d,尿直肠隔与泄殖腔膜融合,尿直肠隔间质内的凋亡细胞一直向下延伸到融合部位。胚胎16d,肛膜裂解,直肠与外界相通。结论在泄殖腔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尿直肠隔的下降、融合过程、泄殖腔的构型变化和肛膜的裂解,细胞凋亡均发挥重要作用。
张海兰白玉作张志波王伟王维林
关键词:胚胎泄殖腔细胞凋亡
基因芯片筛选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相关基因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筛选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RM)的相关基因。方法用Affymetrix U133 Plus2.0表达谱芯片对2例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直肠末端及1例死于非胃肠道疾病患儿直肠末端组织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应用RT-PCR的方法对筛选出的7个表达差异基因进行了表达水平的实验验证。结果肛门直肠畸形直肠末端与正常直肠末端组织中表达差异在2倍以上的基因有776条,其中ARM下调的基因有399条,上调基因377条。差异表达4倍以上的基因259条,其中ARM下凋的基因有150条,上调的基因109条。RT—PCR技术验证的7个差异表达基因中,RHOB、HOXA5基因在高位肛门闭锁患儿直肠末端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而SOX11、MMP7、SALL1、NKX3—1和EPHB2基因在高位肛门闭锁患儿直肠末端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结论基因芯片可有效筛查出肛门直肠畸形发生的相关基因,在ARM的发生发展中有多种类型的基因参与。本研究中基因表达谱的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应用基因芯片筛查差异表达基因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病因及病理生理学研究奠定基础。
王大佳白玉作贾慧敏黄英张志波高红张涛袁正伟王维林
关键词:肛门畸形直肠畸形基因表达谱
肛门直肠畸形大鼠泄殖腔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的研究(英文)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肛门直肠正常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调查了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胎鼠泄殖腔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情况,以了解ARM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在胚胎发育的第10天,通过胃管注入乙烯硫脲(125 mg/kg)致畸孕鼠,诱导ARM胚胎。在胚胎发育的第13,13.5,14,15和16天,利用苏木素-伊红和TUNEL染色技术检测正常对照胚胎(n=102)和ARM胚胎(n=147)泄殖腔凋亡细胞的分布。结果对照组胚胎第13天尿直肠隔可见凋亡细胞,随着胚胎发育,尿直肠隔间质内的凋亡细胞逐渐增多;直肠背侧间质可见大量凋亡细胞。胚胎第14天,直肠末端和未来肛门开口处的泄殖腔膜开始出现凋亡细胞。胚胎第15天,尿直肠隔与泄殖腔膜融合,尿直肠隔间质内的凋亡细胞一直向下延伸到融合部位。ARM胎鼠与对照组胎鼠相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尿直肠隔间质、直肠背侧间质和泄殖腔膜的凋亡细胞均明显减少。ARM胎鼠尿直肠隔的发育明显延迟,未与泄殖腔膜融合。结论在泄殖腔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尿直肠隔间质、直肠背侧间质和泄殖腔膜细胞凋亡的异常是导致ARM的原因之一。细胞凋亡的正常调控是保证肛门直肠胚胎期正常发育的关键机制之一。
张海兰白玉作张志波王伟王维林
关键词:肛门直肠畸形泄殖腔凋亡胚胎
EphB2在肛门直肠畸形大鼠胚胎发育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EphB2在大鼠正常和畸形肛门直肠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探讨EphB2在正常和肛门直肠畸形的胚胎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①用乙烯硫脲(ethylenethiourea,ETU)致畸Wistar孕鼠24只,制成肛门直肠畸形动物模型,根据切片观察后分为给药无畸形组(n=90)和畸形组(n=108),胎龄13-20d的正常胎鼠(n=111)作为正常对照组;②正中矢状面、水平面连续切片,EphB2免疫组化染色。连续动态对比观察EphB2在正常和畸形大鼠胚胎泄殖腔及肛门直肠发育过程中的表达;③常规制备胎鼠冰冻切片,解剖显微镜下手工显微切割方法准确切取泄殖腔标本,从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方法研究EphB2 mRNA在正常和畸形大鼠胚胎泄殖腔及肛门直肠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1)EphB2在大鼠发育过程中正常及给药无畸形组胚胎泄殖腔中表达,在13d和14d主要表达于尿直肠隔和泄殖腔膜,胚胎15d时在尿生殖膈与泄殖腔膜融合处EphB2表达较强,16d时肛膜破裂,肛门直肠形成,EphB2在直肠黏膜层表达;②EphB2在肛门直肠畸形胎鼠泄殖腔和直肠黏膜层亦有表达,测量单位面积内累积光密度值,胎龄13~16d时与正常对照组和给药无畸形组比较,光密度值明显减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半定量检测结果:①在正常和畸形组大鼠胚胎中均能检测出EphB2表达,在胎龄13~16d为表达高峰期,胎龄16d后逐渐降低;②畸形组与正常对照组和给药无畸形组相比较,EphB2 mRNA的表达在13~16d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hB2可能在正常大鼠胚胎期泄殖腔和直肠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泄殖腔EphB2的表达减弱可能与肛门直肠畸形的发生有关。
王大佳白玉作张世伟高红张丹张涛袁正伟王维林
关键词:受体胚胎学泄殖腔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在人类胚胎后肠及肛门直肠发育过程中时空性表达的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GF10)在人类后肠及肛门直肠形态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方式及可能的作用。方法收集发育正常的人胚胎标本85例,通过矢状面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试验方法,观察FGF10在人类胚胎胎龄3~8周的泄殖腔以及肛门直肠时空性表达模式。结果人类胚胎胎龄4~7周,泄殖腔分化过程中,FGF10阳性细胞主要集中在泄殖腔膜、顶端及背侧尿直肠隔。待第七周时,泄殖腔膜破裂后,肛门直肠及尿生殖窦与羊膜腔相通,FGF10阳性细胞在肛管上皮消失,但尿道上皮出现FGF10阳性细胞。结论在人类肛门直肠发育过程中,FGF10在泄殖腔膜、背侧尿直肠隔表达阳性;当肛门直肠形成后,FGF10在肛门区域不再表达,提示FGF10在人类肛门直肠发育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尹水晶唐晓冰李飞飞张涛白玉作袁正伟王维林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胚胎
EphB2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直肠末端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EphB2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直肠末端组织中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的水平,探讨EphB2与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发生的关系。方法RT-PCR方法和Western蛋白印迹方法,检测31例不同类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直肠后壁末端、5例后天瘘及8例正常直肠后壁末端EphB2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正常组和畸形组、不同类型的畸形组之间EphB2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①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末端肠壁EphB2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99±0.11,P=0.00)。不同类型的畸形组之间,高位组(0.43±0.07)和中位组(0.47±0.1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但二者明显低于低位组(0.64±0.06,P=0.00)。后天瘘组(0.97±0.09)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63);②Western蛋白印迹结果显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高位组(0.21±0.05)、中位组(0.24±0.04)和低位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后天瘘组(0.51±0.05)和正常对照组(0.52±0.03,P=0.00)。不同类型的畸形之间,高位组和中位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11),但二者明显低于低位组(P〈0.01)。后天瘘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67)。结论EphB2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直肠末端低表达。EphB2的表达和肛门直肠畸形的发生有关,EphB2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发生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王大佳白玉作高红卢岩张世伟张丹张涛袁正伟王维林
关键词:肛门畸形直肠畸形受体EPHB2
EphB2在肛门直肠畸形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EphB2存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直肠末端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荧光分析方法检测20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直肠末端肠壁和8例正常对照直肠末端肠壁的EphB2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到EphB2蛋白在畸形组和对照组均有表达,定位在直肠肠壁黏膜层细胞的胞质和胞膜中。畸形组EphB2表达的累积光密度值(30.43±11.41)明显低于对照组(81.62±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phB2在肛门直肠畸形的直肠末端黏膜层表达水平减低,EphB2的表达可能和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发生密切相关。
王大佳白玉作张世伟张志波黄英王练英袁正伟王维林
关键词:肛门畸形直肠畸形受体EPHB2
Tcf4在肛门直肠畸形大鼠胚胎发育中的表达
2008年
目的观察Tcf4在大鼠正常和畸形肛门直肠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探讨Tcf4在正常和肛门直肠畸形的胚胎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乙烯硫脲(ethylenethiourea,ETU)致畸Wistar孕鼠24只肛门直肠畸形动物模型,切片于显微镜下观察,确定肛门直肠畸形的存在。标本经显微镜下观察后分为正常组和肛门直肠畸形组。正中矢状面、连续切片,Tcf4免疫组化染色。连续动态对比观察Tcf4在正常和畸形大鼠胚胎泄殖腔及肛门直肠发育过程中的空间分布情况。常规制备胎鼠冰冻切片,解剖显微镜下手工显微切割方法准确切取泄殖腔标本,从中提取总RNA和总蛋白,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研究Tcf4 mRNA和Tcf4蛋白在正常和畸形大鼠胚胎泄殖腔及肛门直肠的表达。结果①免疫组化结果:Tcf4在大鼠发育过程中正常胚胎泄殖腔中表达,在13d和14d主要表达于尿直肠隔和泄殖腔膜,胚胎15d时在尿生殖膈与泄殖腔膜融合处Tcf4表达较强,16d时肛膜破裂,肛门直肠形成,Tcf4在直肠黏膜层表达。Tel4在肛门直肠畸形胎鼠泄殖腔和直肠黏膜层表达较弱或呈现阴性表达。②Westernblot和RT-PCR半定量检测结果:在发育期的后肠中Tcf4蛋白和Tcf4mRNA的表达表现出时间依赖性的特点,在肛门形成的关键时期即14d、14.5d和15d时Tel4的表达水平达到高峰,一旦肛门形成其表达量随即开始降低,畸形组与正常组相比较,Tcf4蛋白和Tcf4 mRNA的表达在14~15d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门直肠畸形大鼠胚胎中,在肛门直肠形成的关键时期(13~16d),Tcf4存在着时空表达不平衡的特点;在正常大鼠胚胎期泄殖腔和直肠发育过程中,Tcf4可能起重要作用。泄殖腔/后肠Tcf4的表达下调可能与肛门直肠畸形的发生有关。
张涛白玉作张丹张世伟袁正伟王维林
关键词:肛门畸形直肠畸形T细胞因子4胚胎发育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大鼠胚胎盆底肌发育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乙烯硫脲致畸的肛门直肠畸形大鼠模型横纹肌复合体(SMC)胚胎发育规律及演变过程,为探讨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乙烯硫脲制作肛门直肠畸形大鼠模型,取不同胎龄(16、18、20、21d)的畸形组和对照组胚胎,行矢状面、冠状面及横断面连续切片,HE染色和Myogenin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正常及肛门直肠畸形(ARMs)大鼠胚胎SMC的发生及演变过程。结果16d时SMC较为松散地环绕直肠末端,畸形组的SMC的位置、形态及走行与正常组非常相似。从18d开始正常组肌结构明显增粗,与直肠关系渐紧密,畸形组SMC明显向头侧、腹侧及中线移位,形成一聚集于尿道后方,向头侧、腹侧和中线移位的紧缩环结构,SMC肌束间充填大量的脂肪组织,结构紊乱。这一形态改变在此后的胚胎发育过程中(18~21d)持续存在。结论在正常及ARMs的大鼠胚胎中,SMC最初于16d可以观察到。ARMs大鼠胚胎的SMC在16d时位置、形态及走行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从18d起开始出现异常,表现为向腹侧、头侧及中线移位,以后延续上述改变,最终表现为SMC位置、形态异常,肌束间脂肪组织增多。SMC的形态改变晚于肛门直肠畸形的发生。
张世伟白玉作张树成王大佳王维林
关键词:肛门畸形直肠畸形胚胎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