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科技厅博士启动基金(2001102082)

作品数:10 被引量:46H指数:4
相关作者:隋鸿锦宫瑾于胜波金融冰王建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博士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齿状回
  • 5篇癫痫
  • 5篇海马
  • 4篇细胞
  • 3篇海人酸
  • 2篇蛋白
  • 2篇致痫
  • 2篇致痫大鼠
  • 2篇神经系
  • 2篇神经系统
  • 2篇室管膜
  • 2篇树突
  • 2篇四唑
  • 2篇突触
  • 2篇突触体
  • 2篇突触体素
  • 2篇戊四氮
  • 2篇戊四唑
  • 2篇戊四唑致痫大...
  • 2篇粒细胞

机构

  • 1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市中心医...

作者

  • 12篇隋鸿锦
  • 11篇宫瑾
  • 10篇于胜波
  • 8篇金融冰
  • 6篇王建
  • 4篇曹长姝
  • 1篇张书琴
  • 1篇王守权
  • 1篇张万琴

传媒

  • 4篇解剖科学进展
  • 3篇解剖学杂志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解剖学报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8篇2004
  • 1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体酮对戊四唑致痫大鼠海马内GABA能神经元影响的形态学研究
2004年
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黄体酮对戊四唑(PTZ)致痫大鼠的发作情况和海马内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的影响,旨在从形态学角度探讨黄体酮对抗癫痫作用的可能机制。实验中采用成年去卵巢(OVX)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实验对照和实验给药3组。空白对照组和实验对照组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S),实验给药组经腹腔注射黄体酮,每天一次。3 d后,空白对照组经腹腔注射NS,实验对照和实验给药组经腹腔注射PTZ致痈。注射PTZ 1 h后,灌流固定,取脑,做振动切片。取含背侧海马的脑片,ABC法免疫组化染色。图象分析计数海马齿状回门区内GABA免疫阳性细胞数。结果:(1)实验给药组大鼠均未出现癫痫发作;(2)三组间齿状回门区内GABA免疫阳性细胞数存在显著差异(P<0.01);实验给药组的GABA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结果显示,黄体酮可对抗PTZ致痫的行为发作和门区GABA能中间神经元的损伤,并提示黄体酮可能具有增强GABA能系统的作用。
于胜波曹长姝宫瑾隋鸿锦
关键词:黄体酮海马齿状回免疫阳性细胞脑片
黄体酮对戊四唑致痫大鼠海马内微管相关蛋白2免疫反应的影响
2005年
目的 :研究黄体酮 (P)对戊四唑 (PTZ)致痫大鼠的发作情况和对海马结构内的微管相关蛋白 2 (MAP2 )的影响。方法 :采用成年去卵巢 (OVX)雌性SD大鼠 ,设立空白对照组 ,实验对照组 ,实验给药组 ,取含背侧海马的脑片 ,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1)实验给药组大鼠均未出现癫痫发作 ,实验对照组大鼠发作均达Ⅳ级以上。 (2 )实验对照组海马结构内MAP2免疫阳性反应减弱 ,而实验给药组则增强。结论 :P可对抗PTZ致痫的行为发作 ,并且上调了海马内MAP2的免疫活性 ,可能参与了P对抗癫痫的机制。
于胜波金融冰王建宫瑾隋鸿锦
关键词:MAP2戊四唑致痫大鼠黄体酮
戊四氮急性癫痫模型齿状回分子层突触的可塑性变化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探讨戊四氮 ( pentetrazole,PTZ)急性癫痫模型大鼠齿状回分子层突触的可塑性变化。 方法 :采用PTZ诱发大鼠急性癫痫发作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 ,对癫痫大鼠海马齿状回分子层内突触的密度、不同形式突触连接面的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 :( 1 )PTZ后 3d ,大鼠海马齿状回分子层内突触密度明显下降 ,PTZ后 7d、1 4d ,突触密度则恢复到与对照组相似的水平。 ( 2 )与对照组及PTZ后 3d相比 ,PTZ后 7d ,笑型突触占突触总数比例明显减少 ,愁型突触所占比例明显增加。结论 :癫痫敏感性长期增强是癫痫长期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 ,而癫痫敏感性增强的时间出现于急性癫痫发作后
王守权隋鸿锦宫瑾于胜波曹长姝张书琴
关键词:戊四氮急性癫痫模型PTZ神经系统
卵巢类固醇激素与癫痫
2004年
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患 ,以脑部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突然、反复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而大脑神经元的兴奋性与性激素关系密切 ,如雌二醇增加大脑的兴奋性 ,孕激素和它的代谢物则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与之有关的动物实验结果和临床资料 ,对卵巢类固醇激素如何影响癫痫发作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于胜波金融冰王建宫瑾隋鸿锦
关键词:癫痫激素类药物雌激素海马结构树突棘
突触体素和脑疾病
突触体素是一种突触前囊泡膜上的主要膜整合糖蛋白,作为一种神经终末的可靠标记物,为监测突触密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本文对其分子特征、分布、功能及在癫痫、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和脑损伤等脑疾病中的变化和意义进行综述。
金融冰王建于胜波宫瑾隋鸿锦
文献传递
急性癫痫发作后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的树突改变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 :为探讨癫痫发作敏感性的形成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海人酸 (KA)或戊四氮 (PTZ)诱导大鼠短暂癫痫发作后 ,用高尔基染色法对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的树突形态改变进行观察 ,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癫痫大鼠齿状回颗粒细胞树突的树突总长度、树突棘密度、树突分支点数和树突野最大伸展距离等均出现改变 ;除KA模型外 ,在PTZ模型中也得到了同样的证实。结论 :一次癫痫发作后 7d时 ,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 ( 1 )出现了明显增生改变 ,这可能是癫痫发作敏感性的原因之一 ;( 2 )出现的树突增生可能是各类癫痫模型的普遍性的变化。
张辉宫瑾隋鸿锦
关键词:急性癫痫齿状回颗粒细胞戊四氮海人酸
癫痫发作敏感大鼠齿状回苔状纤维侧枝发芽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海马齿状回苔状纤维侧枝发芽与癫痫发作敏感性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颈部皮下注射惊厥剂量的海人酸 (KA ,10mg/kg)诱发大鼠出现癫痫发作后 ,采用Timm’s染色法 ,分别在注射KA后3d、7d和 1个月 3个时间点观察致痫大鼠海马齿状回内苔状纤维发芽的情况。结果 Timm’s染色发现 ,注射KA后 7d ,海马齿状回分子层内带和颗粒细胞上层出现苔状纤维的异常发芽 ,注射KA后 1个月海马齿状回内Timm’s染色颗粒颜色加深 ,范围增大。提示海马苔状纤维发芽形成的时间过程与癫痫发作敏感性形成的时间过程一致。结论 海马齿状回分子层内带和颗粒细胞上层出现异常的苔状纤维发芽可能与癫痫发作敏感性形成有关。
于胜波金融冰曹长姝宫瑾隋鸿锦
关键词:癫痫发作海马齿状回敏感性颗粒细胞海人酸
癫痫发作敏感大鼠齿状回苔状纤维侧枝发芽
目的 探讨海马齿状回苔状纤维侧枝发芽与癫痫发作敏感性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颈部皮下注射惊厥剂量的海人酸(KA ,10mg/kg)诱发大鼠出现癫痫发作后,采用Timm’s染色法,分别在注射KA后3d、7d和1个月3个时间...
于胜波金融冰曹长姝宫瑾隋鸿锦
关键词:海人酸
文献传递
突触体素和脑疾病被引量:2
2004年
突触体素是一种突触前囊泡膜上的主要膜整合糖蛋白 ,作为一种神经终末的可靠标记物 ,为监测突触密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本文对其分子特征、分布、功能及在癫痫、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和脑损伤等脑疾病中的变化和意义进行综述。
金融冰王建于胜波宫瑾隋鸿锦
关键词:突触体素脑疾病标记物囊泡糖蛋白分子特征
室管膜和室管膜上超微结构被引量:2
2005年
脑脊液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特殊内环境,又是全身体液系统的一部分。结合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有学者提出了由这种物质和信息交流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的信息交流网络—“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本文对“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的主要结构基础—室管膜和室管膜上超微结构的形态学特点及功能进行综述。
王建金融冰于胜波宫瑾隋鸿锦
关键词:室管膜中枢神经系统神经体液脑脊液形态学特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