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790085)
- 作品数:7 被引量:125H指数:5
- 相关作者:祝国平刘吉舫程呈刘军君常燕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现金流支持的农户信贷模式研究——以吉林省农户“直补资金担保贷款”为例被引量:9
- 2013年
- 金融抑制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农户贷款难又是农村金融抑制最为核心的表现。当前我国农户信贷模式面临的主要困境包括信息不对称、供需结构不合理、风险分担体系不健全、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等,这些因素导致了农户信贷供需匹配的低效。以吉林省2010年试点推广的"直补资金担保贷款"模式为例,可以分析基于现金流支持的新型农户信贷模式的基本原理、优势及作用。理论研究和实践调研都表明,该模式能够比较有效地克服传统农户信贷模式的诸多弊端,对缓解农户金融抑制问题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 祝国平刘吉舫
- 关键词:现金流直补资金贷款
- 中国保险制度效率的实证分析
- 2012年
- 中国保险制度具有明显的移植特征,从而使保险制度变迁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应用数据包络分析对中国历年保险制度的相对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为目标变量,中国保险制度变革是有效的,从而指明了保险制度改进的方向。
- 李志刚张菁萌杨莉
- 关键词:保险制度DEA相对效率
-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作用被引量:39
- 2015年
- 农村金融发展滞后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破解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一些固有矛盾是建立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关键。自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为推进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也为破解农村金融难题、促进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途径。研究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作用,要从困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关键矛盾入手,分析农村金融的体制性弊端,并着重从金融覆盖率、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与信用环境等角度分析互联网金融模式对解决农村金融固有问题的作用机制,为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政策思路。
- 祝国平程呈刘军君
-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农村金融
- 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选取1986—2011年吉林省的相关数据,在帕加诺模型的基础之上,通过建立VAR模型对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存在内生关系,农村经济增长对农村金融规模单方面产生促进作用,农村金融发展各个变量指标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并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程呈祝国平
-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经济VAR模型格兰杰检验
- 农业保险对农村信贷的促进作用研究被引量:30
- 2014年
- 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是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保险分担了农村信贷风险,促进其发展。但农村信贷存在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等问题,农业保险的发展更是举步维艰,其对农村信贷的促进作用无从发挥。因此,制定农村金融政策时,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促进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间良性循环机制的建立,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 祝国平常燕
-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村信贷农村金融市场
- 农业保险是否支持了农业信贷?——来自全国227个地级市的证据被引量:31
- 2014年
- 农业信贷与农业保险是农村金融的基本组成部分。从理论角度讲,农业保险可以为农业信贷提供风险分担机制,促进其发展。本文作者使用全国227个地级城市2001~200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业保险对农业信贷的促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之间的关系微弱,且存在一定程度的负向关联,农业保险并没有有效化解农业信贷风险。为此,应针对农业保险经营中的问题进行政策调整和机制设计,促进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之间良性循环机制的建立,实现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目标。
- 祝国平刘吉舫
- 关键词:农业信贷农业保险农村金融
- 基于专业合作社的内生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研究被引量:18
- 2013年
- 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农民自发组建的合作金融组织在实践中遇到了诸多问题,而各地农村基于专业合作社的资金互助组织却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农民解决生产过程中临时性资金需求的重要途径。这种内生型资金互助组织是我国农村经济形态诱致变迁的产物,具有内在稳定性强、交易成本低、服务灵活、风险较小等优势,应予以扶持。培育内生型资金互助组织,要实现内生性与制度性规则的有机结合,依靠农民自主管理与国家政策扶持,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并以此为起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 付琼
-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