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2017)
- 作品数:13 被引量:82H指数:7
- 相关作者:刘武邢松卫奇吴秀杰张银运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 新疆鄯善洋海地区青铜-铁器时代人群头面部形态特征观察
- 以在新疆鄯善县和尼勒克县出土的青铜铁器时代的57例成年男性头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与内蒙古(86例)、中原(102例)和欧洲(31例)地区人群的21项测量项目和23项非测量项目的比较,对生活在不同环境、不同种族类型和不同...
- 杨翠平; 赵亚峰; 吴秀杰;
- 关键词:头骨蒙古人种
- 文献传递
- 关于泥河湾盆地马圈沟旧石器时代考古问题
- 马圈沟遗址、马圈沟遗址群和马圈沟是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下属关系或上属关系。科学研究必须实事求是,诚信是学术人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马圈沟Mh地点发现的石制品及其地层层位毋庸置疑,它的发现和报道有益于泥河湾科学含金量的提...
- 卫奇
- 关键词:泥河湾盆地
- 文献传递
- 许家窑遗址问题及其探讨
- 许家窑遗址是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一处重要考古遗址。遗址包括73113地点和74093地点,分别隶属于山西省阳高县许家窑村和河北省阳原县侯家窑村。遗址文化层及其上覆部分地层应该归属于'泥河湾层',它的形成与现在桑干河支流梨...
- 卫奇
- 关键词:泥河湾盆地
- 文献传递
- 许家窑遗址地层时代讨论被引量:12
- 2011年
- 许家窑遗址是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一处重要考古遗址,按照地层古生物学常规判断,其地层为上更新统下部。许家窑遗址是泥河湾盆地乃至东亚地区发现的上更新统包含古人类及古哺乳动物化石和旧石器时代考古遗物最丰富的一个地层剖面。许家窑遗址的古地磁测年的分析存在重大理念误区,其"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中期"的断代结论令人难以置信。
- 卫奇吴秀杰
- 关键词:古人类遗址旧石器时代上更新统
- 湖北建始更新世早期人类牙齿几何形态测量分析被引量:14
- 2010年
- 一般认为东亚大陆更新世早期人类化石代表最早一批由非洲扩散来的人类.古人类学界对这些人类化石的形态特征及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采用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对在湖北建始发现的3枚更新世早期人类牙齿,以及257枚非洲、欧洲和亚洲不同时代古人类和现代人类牙齿齿冠形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这三类牙齿的齿冠轮廓、对称性以及齿尖排列在化石人类与现代人类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别.包括南方古猿、非洲早期人属和亚洲更新世古人类在内的多数化石人类P3齿冠轮廓明显不对称,咬合面轮廓呈弯曲的长椭圆形;M1咬合面轮廓对称,接近长方形,无明显齿尖突出;M1齿冠呈后尖和次尖略突起,原尖和内尖不显的非对称形状.与此相对,现代中国人和部分欧洲更新世晚期人类P3齿冠呈颊侧宽,舌侧窄的对称轮廓;M1齿冠形状明显不对称,舌侧齿尖向远中方向偏移,尤其以次尖突出显著;M1齿冠轮廓略呈对称的圆形.南方古猿齿冠形状变异范围较大,而亚洲古人类在牙齿形态区域分布比较集中.建始人3枚牙齿齿冠轮廓、对称性以及齿尖排列与亚洲更新世早期和中期古人类的同类牙齿形状接近.未发现建始人牙齿齿冠形状明显不同于其它中国直立人,而与南方古猿及非洲早期人属成员特别相似的证据.
- 刘武Ronald CLARKE邢松
- 周口店直立人3号头骨的性别和年龄:南京直立人头骨的启示被引量:3
- 2011年
- 周口店直立人3号头骨是1929年发现的,被步达生鉴定为一青春期或成年期的女性个体的头骨。后来,步达生改变了观点,认为该头骨是代表青春期早期的男性个体。魏敦瑞同意步达生的意见,但认为该头骨应属于8岁或9岁的男性个体。此后,周口店直立人3号头骨的性别和年龄的鉴定一直困扰着许多古人类学家。1993年发现的南京直立人成年女性头骨在形态上和尺寸上与周口店直立人3号头骨有相近之处。本文对周口店直立人3号头骨与南京直立人等头骨作了形态和测量上的比较,结果表明:从头骨的尺寸大小,眶上圆枕、枕圆枕和肌嵴的发育程度以及头骨骨壁厚度等来看,周口店3号头骨有理由被认为是女性个体的。该头骨的鼓骨裂、下颌骨关节窝、泪腺窝、额窦、骨缝等都无法证明其是幼年个体。周口店直立人3号头骨应代表成年女性个体。
- 张银运邢松
- 关键词:性别年龄
- 中国人牙齿形态测量分析--近代人群上、下颌前臼齿齿冠轮廓形状及其变异被引量:15
- 2010年
- 采用基于标志点的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对在河南和湖北地区考古遗址出土的291颗近代人群上、下颌前臼齿(P1=72;P2=72;P1=73;P2=74)齿冠轮廓形状(包括外轮廓及内轮廓形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P1齿冠轮廓基本对称,颊侧部分向近远中方向突出;齿尖夹角区呈不规则狭长菱形,舌侧尖向近中方向偏移。P2齿冠轮廓对称,颊侧部分向近远中方向的突出程度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齿尖夹角区由于舌侧尖向近中方向偏移而呈不规则菱形。P1和P2内外轮廓形状具有明显的重叠范围。P1齿冠轮廓不对称,齿冠近中舌侧部分内缩;齿尖区靠近近中舌侧,近似方形。P2齿冠轮廓基本对称;齿尖区靠近齿冠中央,因近中舌侧尖向近中方向偏移而呈不规则狭长菱形。P1和P2内外轮廓形状重叠范围很小。P1、P2齿冠和齿尖夹角区各个部分所表现出来的变异大小、方式基本相同;依据齿尖与齿冠基底边缘的距离大小可以将P1分为两种类型,依据颊侧部分向近远中方向的突出程度可以将P2分为两类。P1、P2变异相对于上颌两颗前臼齿来说较大,且变异主要集中在齿冠的近远中舌侧、齿尖夹角区的后凹点和舌侧尖;两者的变异大小范围稍有差别;P1和P2主要分为三类,区别在于颊舌径和近远中径的大小比例、齿尖区后凹点和舌侧尖的位置上。异速生长分析显示所有四颗前臼齿的大小变化对轮廓形状的影响不大。
- 邢松周蜜刘武
- 关键词:现代中国人
- 再论南京直立人的高耸鼻梁和气候适应被引量:5
- 2010年
- 对南京直立人所具有的高耸鼻梁,本文作者曾从人鼻的功能、鼻梁高耸程度与气候因素的关系以及因纽特人的鼻对寒冷气候的适应等方面进行过论证,认为是对气候适应的结果。本文从南京直立人的生存年代、若干形态项目的可靠性、人类的适应性以及高耸鼻梁的化石人类谱系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论证。结果表明:1)尚无可靠的证据能够否定南京直立人是生活在距今58—62万年这一年代测定数据。在南京直立人生存时,欧洲远古人类尚未具有像南京直立人那样的高耸鼻梁;2)人类高耸鼻梁这一适应性特征的形成会有永久性的影响,是遗传特征,其后代即使生活在与其祖先不同的气候环境里,这个特征也不会马上改变;3)如果有所谓的Bodo高鼻梁的化石人类谱系存在的话,则南京直立人的高耸鼻梁与欧洲化石人类的基因或与这个Bodo谱系的基因并无遗传上的关系。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南京直立人的高耸鼻梁不可能意味着西方血统。
- 张银运刘武
- 关键词:南京直立人气候适应
- 广西崇左木榄山智人洞10万年前早期现代人化石的发现与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早期现代人的出现及演化一直是国际古人类学研究的关注点。根据可靠的年代数据,早期现代人在东亚的出现时间在4万年前左右。由于多数在东亚发现的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的年代不确定,学术界对在东亚地区是否存在距今4—10万年前的具有现代人类解剖特征的早期现代人有争论。本文的研究报道了在广西崇左木榄山智人洞发现的一件11万年前的人类下颌骨和两枚牙齿化石。形态分析显示这件下颌骨已经呈现一些现代人的典型特征,包括较明显的颏三角、联合结节、中央脊、颏前窝、联合部前面弯曲、下颌联合倾角超过90°等,但这些特征的表现程度很弱。另一方面,崇左下颌还具有一些相对原始的特征,包括下颌体比较粗壮及较明显的下横圆枕。与迄今发现的早期现代人相比,崇左下颌比较原始,呈现出原始与进步特征镶嵌特点(mosaic),在形态上似乎代表一种古老型智人与早期现代人之间的过渡类型(transitional type)。崇左下颌骨的年代及形态特点提示早期现代人在东亚的出现时间可以追溯到10万年前,比以往的认识至少要提早6万年。早期现代人在东亚地区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程度的连续演化。
- 刘武金昌柱吴新智
- 关键词:现代人起源人类化石古人类学
- 周口店直立人3号与5号头骨形态特征对比及其演化速率所反映的群体隔离被引量:10
- 2012年
- 德日进认为周口店直立人保持着形态上的稳定性;这种进化上的缓慢性表明周口店直立人进化过程中无论何时都未曾发生过外来移民的闯入,从而打乱、干扰或推进其进化过程。本项研究采用三维结构重叠和精确测量数据的方式对比了周口店第一地点晚期代表周口店直立人(ZKD)5号头骨相对于早期代表ZKD3的形态特征演化变化,并与南京直立人(NJ)1和2号头骨之间的差别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周口店晚期标本相对于早期标本来说,头骨尺寸在各个方向上都有所增加,但轮廓形状基本保持一致,与同期的南京古人类的相比,周口店直立人的演化速率显得很慢。这很可能是由于缺乏基因交流的缘故;周口店直立人群有可能是一个相对隔离的群体。本项研究支持德日进等关于周口店直立人群缺乏基因交流的观点。
- 邢松张银运刘武
- 关键词:周口店直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