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205)
- 作品数:11 被引量:72H指数:5
- 相关作者:段继周侯保荣张杰栾鑫杨东方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海水微生物对Zn-Al-Cd牺牲阳极腐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通过电化学阻抗(EIS)、扫描电镜(SEM)和荧光显微镜技术等方法对Zn-Al-Cd牺牲阳极在灭菌和天然海水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前期,试样在天然海水中的腐蚀电位高于灭菌海水中的腐蚀电位,在实验后期,结果相反。EIS测试结果表明,灭菌海水中试样的Rct值要比天然海水中试样小很多,原因是在天然海水中,试样表面附着的细菌通过代谢活动形成一层生物膜,在一定程度减缓了试样的腐蚀速率。SEM结果表明,灭菌海水中的试样表面发生了局部腐蚀,而在天然海水中试样的腐蚀较均匀。荧光显微镜结果表明:细菌先是在试样上以单体形式附着,然后形成局部的团聚,进而形成生物膜,随着营养物质的耗尽,生物膜最后从试样表面脱落。
- 宋秀霞张杰杨东方段继周
- 关键词:电化学阻抗谱
- 天然海水微生物膜对5083铝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
- 1引言在水环境中,微生物容易在金属材料表面形成生物膜,生物膜能够通过其代谢活动改变金属材料表面的化学性质及其周围的微环境(如pH、溶解氧等),引起金属材料发生微生物腐蚀(Microbiologicallyinfluenc...
- 杜向前段继周张杰王秀通侯保荣
- 文献传递
- 铁还原细菌Shewanella algae生物膜对316L不锈钢腐蚀行为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通过电化学阻抗谱、环阳极极化、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等方法研究了铁还原细菌Shewanella algae对316L不锈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电化学结果表明,Shewanella algae使不锈钢的腐蚀电位发生负移;在含该细菌的介质中,不锈钢表面的阻抗值先增大后减小,在第4 d达到最大,是初始阻抗值的260倍;不锈钢在无菌介质中的滞后环面积和特征电位区间(击穿电位与保护电位之差)小于其在有菌介质中的滞后环面积和特征电位区间,说明Shewanella algae对不锈钢点蚀的发生与发展起到抑制作用。观察到不锈钢表面为生物膜所覆盖,生物膜及代谢产物改变了不锈钢表面的元素组成和化学性质。从微生物膜氧消耗和电活性生物膜的角度,初步提出了Shewanella algae的腐蚀抑制机理。
- 杜向前段继周翟晓凡栾鑫张杰侯保荣
- 关键词:SHEWANELLA
- 天然海水中微生物膜对316L不锈钢腐蚀行为研究被引量:32
- 2012年
- 采用电化学技术包括开路电位、电化学阻抗谱、动电位极化、循环极化、表面表征技术、包括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研究了316L不锈钢在天然海水中微生物膜影响的初期腐蚀行为。研究表明,海洋微生物在不锈钢表面发生附着形成生物膜。在天然海水中不锈钢的开路电位正移约450mV,而在灭菌海水中不锈钢的开路电位基本保持不变。电化学阻抗和极化实验结果指出,海洋微生物膜使不锈钢阻抗增加,点蚀电位升高,生物膜抑制了不锈钢的腐蚀发生。这种抑制作用经历了一个先变大后减小的过程。天然海水中,海洋生物膜的附着和其代谢产物作用使不锈钢的耐蚀性能得到提高,这一耐蚀性能的提高与生物膜影响的阳极抑制作用有关。
- 刘彬段继周侯保荣
- 关键词:生物膜
- 模拟污损生物附着对Zn-Al-Cd阳极腐蚀性能影响的研究
- 2014年
- 通过电化学阻抗(EIS)、扫描电镜(SEM)和模拟生物膜方法研究污损生物附着对Zn-Al-Cd牺牲阳极在海水中腐蚀行为的影响.电化学阻抗结果得出,在整个实验周期内,阳极试样的腐蚀速率顺序为:添加微量藤壶牡蛎粉末<<表面涂一薄层琼脂的阳极<空白阳极;SEM结果表明,只添加薄层琼脂的Zn-Al-Cd发生均匀腐蚀,而添加微量藤壶牡蛎粉末的阳极发生局部腐蚀.整个实验结果可以说明,阳极表面大型污损生物的致密覆盖使内外腐蚀介质的交换受到抑制,在一定程度影响了Zn-Al-Cd牺牲阳极的溶解释放,影响阴极保护效果.但另一方面,大型污损生物在阳极表面形成的致密层也有可能引起局部腐蚀的发生.
- 孙彩霞张杰李文佐程建波段继周
- 关键词:生物膜阴极保护电化学阻抗谱
- 天然海水中NaN_3对316L不锈钢表面微生物膜催化阴极氧还原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利用荧光显微观察技术选择临界使用浓度的NaN3,分别在O2及N2气氛下采用循环伏安及电化学阻抗技术研究其氧还原过程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不锈钢表面的生物膜能够加大还原峰电流密度值,当使用临界浓度的NaN3处理不锈钢试样后,还原峰值明显减小,且峰电位均负移。微生物膜能够促进电子传递给最终电子受体O2,同时降低不锈钢材料发生腐蚀的可能性。由此推测,天然海水中,316L不锈钢表面微生物膜改变了传统阴极氧还原的电子传递途径,即加速了O2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电子传递过程,催化了O2的还原;同时,还能够抑制不锈钢材料的腐蚀。
- 聂鸳鸳段继周杜敏侯保荣
- 关键词:细胞色素C氧化酶氧还原
- 含DCOIT锌镀层在硫酸盐还原菌体系中耐微生物腐蚀研究
- 引言——海洋环境下,生物活性所引起的微生物腐蚀己被公认为是海洋钢铁构筑物诸如平台、管线、码头等设施腐蚀破坏的重要形式。附着于材料表面的微生物膜是诱发材料表面微生物腐蚀的重要因素,微生物的附着是高度自发过程,它几乎可以导致...
- 翟晓凡Maria Myamina段继周黄彦良侯保荣
- 文献传递
- Cl^-浓度对硫酸盐还原菌体系中316L不锈钢腐蚀行为的影响被引量:9
- 2014年
- 油田采出水中Cl-含量是影响材料微生物腐蚀的重要因素,以往对此研究较少。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及荧光显微镜等研究了Cl-浓度分别为200,150,100,30,6 g/L的模拟油田采出水介质中硫酸盐还原菌(SRB)对316L不锈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 g/L Cl-时316L不锈钢表面细菌附着量明显高于其他盐度,Cl-浓度高于100 g/L时不锈钢表面基本无细菌附着;在低盐度含SRB介质中,试样电荷转移电阻(Rct)较小,耐腐蚀性能较低;在低盐度下试样表面生物膜疏松多孔,有胞外聚合物、腐蚀产物和代谢产物形成,表面的Fe含量明显低于高盐度介质,而C含量较高,SRB的存在增大了试样的腐蚀溶解速度。
- 辛征于勇王元春张培青段继周侯保荣
- 关键词:硫酸盐还原菌电化学行为油田采出水
- 硫酸盐还原菌SRB对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 引言——自von Wolzogen Kuhr和van derVlugt的首次报道后,微生物被逐渐发现是影响钢海水腐蚀的重要因素之一。硫酸盐还原菌(SRB)是导致厌氧环境中金属材料微生物腐蚀的主要细菌,因此围绕SRB厌氧腐...
- 辛征段继周张培青
- 文献传递
- 含有机杀菌剂锌镀层耐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研究
- 锌镀层作为海洋工程材料的防护性镀层而广泛应用。但普通锌镀层仍不能免于微生物附着和微生物腐蚀。本文对20#碳钢表面沉积硫酸盐锌镀液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有杀生性能的4,5-二氯-N-辛基-4-异噻唑啉-3-酮(DCOIT)的锌...
- 翟晓凡Maria Myamina段继周黄彦良侯保荣
- 关键词:锌镀层耐蚀性杀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