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5032)
-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周洪波王玉光魏曼曼陈新华谢英剑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长沙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冶金工程更多>>
- 劳盆地深海热液喷口沉积物中细菌多样性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采用PCR-RFLP技术调查了劳盆地深海热液喷口两位点沉积物中的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在劳盆地深海热液喷口沉积物环境中细菌多样性十分丰富,样品DY1中发现6个细菌类群,DY2中则存在4个细菌类群,其中Gammaproteobacteria细菌亚群和Epsilonproteobacteria细菌亚群在两文库中均占据最大比例,为沉积物样品中的优势菌群。另外,在克隆文库中还发现了一些与数据库中的已知序列同源性较低的类群,从而说明劳盆地深海热液喷口沉积物中存在特有的微生物种属。
- 魏曼曼王玉光郑甲周洪波
- 关键词:细菌多样性系统发育分析
- 柱式反应器处理黄铜矿过程中等嗜热微生物群落变化
- 2011年
- 从中国的多个铜矿取样,在45°C条件下富集获得了一种高效的中等嗜热浸矿富集物,探讨了该富集物在柱式反应器中浸出低品位黄铜矿的pH变化以及与Cu2+浸出的关系,并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分析了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种群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浸出过程中pH变化较为明显,且一直在1.8以上,60 d内回收了13.6%的铜。RFLP结果表明:在初期,嗜铁钩端螺旋菌(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在浸出前期占有很高比例(81%),随后逐渐降低,至后期只有13%,而耐温氧化硫化杆菌(Sulfobacillus thermotolerans)和喜温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caldus)的比例逐渐升高,在中期分别达到32%和23%;至末期,耐温氧化硫化杆菌达到了79%,成为优势种群。研究加深了对中等嗜热微生物浸矿特性的了解,也为中等嗜热菌处理低品位黄铜矿的工业应用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数据。
- 王玉光赵伟苏丽君刘飞飞邬长斌周洪波
- 关键词:生物冶金RFLP
- 中度嗜热混合菌在搅拌槽中浸出黄铜矿及其群落动态被引量:7
- 2010年
- 为了优化浸出工艺,研究浸矿体系中主要微生物种群的结构和动态变化,在槽式搅拌反应器中于45℃用中度嗜热混合菌(Acidithiobacillus caldus,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Sulfobacillus acidophilus,Sulfobacillus thermosulfidooxidans等)浸出黄铜矿精矿,考察浸出液的pH,电极电位Eh及金属离子浓度并应用PCR-RFLP(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研究细菌群落变化,浸出时间为30d。研究结果表明:Cu的浸出率为26.2%,反应器内菌种多样性不丰富,只有At.caldus和L.ferriphilum2种;群落动态变化明显,在浸出开始阶段At.caldus是优势种群,其丰度为96%,随着浸出的进行,L.ferriphilum逐渐增多,在浸出后期代替At.caldus成为优势种群,其丰度为69%。
- 周洪波谢英剑张汝兵曾伟民罗海浪王玉光
- 关键词:黄铜矿精矿群落变化
- 深海热液喷口微生物群落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2年
- 1977年在太平洋上的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深2500m的深海热液区首次发现了独立的生命体系,它被认为是海洋生物学研究领域中最为重大的发现之一。自此,对深海热液喷口生物群落的调查研究吸引了无数科学家的眼球,成为了海洋生物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30余年来,随着海洋生物学研究技术方法的进步,大量的深海热液喷口生物群落被相继发现,越来越多的喷口生物物种被分离鉴定出来,从而改变了人们对深海热液环境的认识,极大的拓展了人们的海洋生物学知识。
- 魏曼曼陈新华周洪波
- 关键词:微生物群落热液喷口海洋生物学加拉帕戈斯群岛生物学知识生命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