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459) 作品数:31 被引量:178 H指数:8 相关作者: 张治安 李大勇 陈展宇 崔喜艳 刘冰 更多>> 相关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 白城师范学院 辽东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新老大豆品种不同冠层籽粒脂肪酸含量与叶片光合速率研究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新老大豆品种生殖生育期不同冠层籽粒中脂肪酸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为大豆品质育种和合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大豆品种金元1号、集体5号(老品种)和吉林38、吉农19(新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开花期(R2)、结荚期(R4)、鼓粒期(R6)不同冠层籽粒中脂肪、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及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结果】新老大豆品种不同冠层籽粒中脂肪含量的变化趋势均为下层>上层>中层,新品种低于老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均表现为上层>中层>下层,在R4期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新品种高于老品种。新品种叶面积在生殖生长初期增长明显快于老品种,且R4到R6期叶面积维持相对稳定。棕榈酸和亚麻酸含量从下层到上层表现为下降趋势;油酸含量从下层到上层表现为上升趋势,新老品种变化趋势相同,其含量为老品种高于新品种;硬脂酸含量老品种呈现为中上层高、下层低,新品种为上层高、下层低。在整个生殖生育期,大豆籽粒中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与叶片净光合速率均呈负相关,叶面积与籽粒脂肪、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呈负相关。【结论】在生育后期,通过增加大豆植株叶面积来改善光合能力,能够降低籽粒中亚麻酸含量,提高油酸含量,有利于大豆籽粒油脂品质改良与产量提高。 陈展宇 常雨婷 付良帅 刘鹏 朱末 崔喜艳关键词:冠层 脂肪酸含量 叶面积 净光合速率 不同节位大豆籽粒中脂肪酸与11S、7S球蛋白含量变化 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研究不同节位上大豆籽粒中5种脂肪酸与11S、7S球蛋白的含量变化规律,以吉林38和吉农19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节位籽粒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与11S、7S球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吉林38和吉农19各节位籽粒中所含脂肪酸及11S、7S球蛋白含量不同。棕榈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表现为随节位的上升而逐渐下降,而硬脂酸和油酸含量则表现为随节位的上升而上升。11S球蛋白含量随节位上升呈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11S球蛋白含量在中下部(4~9节位)含量偏低,上部(13~17节位)含量达到最高;7S球蛋白与11S球蛋白含量在节位中的变化规律相反。相关分析表明,吉林38和吉农19的11S球蛋白与7S球蛋白呈负相关关系。11S/7S比值与棕榈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呈负相关关系,与硬脂酸和油酸呈正相关关系。 刘鹏 陈思羽 朱末 李亮 徐克章 张治安 陈展宇关键词:大豆 节位 脂肪酸 大豆PLMT基因的克隆及在盐、碱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探明GmPLMT在大豆盐、碱胁迫中的作用及变化趋势,本研究从吉育72号大豆中克隆了GmPLMT基因的cDNA,设置3种不同NaCl、NaOH条件对大豆进行胁迫,分别处理24 h、48 h、72 h、96 h,复水处理24 h,以未处理的大豆材料为对照,测定大豆叶片GmPLMT的相对表达。实验结果表明:成功克隆GmPLMT全长627 bp c DNA序列,包含完整504 bp ORF阅读框;经NaCl、NaOH胁迫处理后,GmPLMT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经50 mmol/L NaOH胁迫处理96 h并复水处理24 h后,GmPLMT相对表达水平达到最大值0.223 1,是对照的1.13倍。磷脂酰胆碱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代谢物,也是植物细胞膜主要脂质组分。大豆磷脂酰甲基转移酶(GmPLMT)是卵磷脂合成的关键酶,有研究表明PLMT与植物的盐、碱胁迫有关,为大豆GmPLMT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帮助。 王爽 徐华祥 张加凡 李红丽 袁学顺 崔喜艳关键词:大豆 卵磷脂 盐碱胁迫 叶面喷施烯效唑对红小豆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8年 为了解在红小豆结荚时期进行叶面喷施烯效唑(S3307)对叶片生理代谢和籽粒产量的影响,以吉红9号红小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0,15,30,45 mg·L^(-1) 4个浓度处理,结荚期叶面喷施S3307后测定叶片蒸腾速率(Tr)和净光合速率(Pn),过氧化物酶(POD)、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3种保护酶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红小豆结荚时期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S3307,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净光合速率(Pn)显著提高,POD,SOD和CAT活性显著增强,MDA含量显著降低;单株粒质量、百粒质量及籽粒产量均显著增加。说明结荚时期叶面喷施适宜浓度S3307能够促进叶片生理代谢,提高产量,其最佳喷施浓度为30 mg·L^(-1)。 刘国宁 刘国宁 刘冰 刘冰 张治安关键词:红小豆 烯效唑 生理特性 旱作条件下陆稻、水稻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1 2017年 为探讨旱作条件下陆稻、水稻品种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分别选择3个陆稻、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田间旱作,测定各生育时期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时期,旱作条件下水稻品种表现为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均低于陆稻品种,成熟期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水稻品种高于陆稻品种,SOD、CAT活性陆稻品种均高于水稻品种;在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陆稻品种叶片SOD、CAT活性与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水稻品种相关性不显著,陆稻通过提高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大量合成渗透调节物质,提高植株抗旱能力。 吕家强 吴磊 陈展宇关键词:旱作栽培 陆稻 渗透调节物质 抗氧化酶 外源激素对大豆叶片光合相关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9 2014年 以4个北方常规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不同生育时期将大豆从茎基部剪断分别放入含有细胞激动素(CTK)、脱落酸(ABA)和生长素(IAA)的营养液中培养,研究了外源激素对不同生育时期离体大豆植株叶片光合相关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ABA对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具有抑制作用,CTK和IAA对大豆叶片Pn、Gs和Tr具有促进作用;同一激素对不同生育时期大豆叶片Pn、Gs和Tr的影响表现为:ABA在盛花期(R2)和结荚期(R4)对Pn、Gs和Tr的抑制作用要高于鼓粒期(R6),而CTK和IAA在R6期对Pn、Gs和Tr的促进作用要高于R2和R4期。由此说明外源激素对大豆植株的光合相关参数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赵新宇 徐克章 张玉姣 陈展宇 张治安关键词:外源激素 大豆 光合作用 生育时期 盐碱胁迫对转Lc-CDPK基因水稻抗氧化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研究盐碱胁迫对转羊草钙依赖蛋白激酶基因(Lc-CDPK)水稻根、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转Lc-CDPK水稻为试验材料,通过qRT-PCR技术,测定根、叶片中Lc-CDPK基因的表达,确定该基因表达最高时的盐碱胁迫条件,以此条件处理幼苗,并以非转基因水稻为对照,分别测定其根、叶片中甜菜碱、脯氨酸、甘露醇、山梨醇、蔗糖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等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200 mmol/L NaCl-Na_2CO_3胁迫24 h时,转基因水稻根和叶片中Lc-CDPK基因表达的综合水平最高,此时转基因水稻和非转基因水稻(对照)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有显著差异,转基因水稻根中脯氨酸、甘露醇和山梨醇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16.0%,88.9%和115.4%(P<0.01),GR活性较对照提高9.6%(P<0.05);叶片中脯氨酸含量较对照增加129.2%(P<0.01),CAT、POD、GR和GPX活性分别较对照提高52.1%,27.5%,163.5%和46.7%。叶片中抗氧化酶基因相对表达显著增强,CAT、GPX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的3.96和2.73倍(P<0.01),根中仅GR基因相对表达增强,为对照的1.6倍(P<0.01)。相关分析表明,根、叶片抗氧化酶活性与其基因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推测Lc-CDPK基因可能参与调控盐碱胁迫过程,能增强植株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能力及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水稻对盐碱胁迫的耐受性。 陈展宇 费小钰 孙帆 崔喜艳关键词:水稻 盐碱胁迫 渗透调节物质 基因表达 氮水平对不同大豆品种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013年 为了解不同氮素光合效率大豆品种生理特性和产量对氮水平的响应,从R2期到R6期,在5个氮水平下,对2个氮素光合效率高的品种和2个氮素光合效率低的品种的根系活力、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全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单株干物重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氮水平的变化,4个大豆品种的生理特性和产量均表现为低氮促进、高氮抑制的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相近年代育成的不同氮素光合效率品种的比较表明,高氮素光合效率品种的根系活力、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片净光合速率、单株干物重等指标均在中、低氮(40~80 kg.hm-2)处理阶段高于低氮素光合效率品种,在高氮(120~160 kg.hm-2)处理阶段低于低氮素光合效率品种,此差异在R6期达极显著水平(P<0.01),在R2期和R4期多为显著(P<0.05)或不显著水平;叶片全氮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则在所有氮水平均表现高氮素光合效率品种显著低于低氮素光合效率品种。因此,高氮素光合效率品种宜施用中、低量氮肥,而低氮素光合效率品种可相应提高氮肥施用量。 李大勇 徐克章 董雅致 陈展宇 张治安 武志海 刘晓龙关键词:大豆 氮水平 生理特性 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根伤流强度与地上部生物量的关系 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玉米高产高效栽培及杂种优势合理利用,采用吉林省主栽品种先玉335、良玉99、天农9以及相应的亲本,在相同条件下种植,于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灌浆期、乳熟期、蜡熟期分别取样并测定伤流及生物量,分析了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根伤流强度与地上部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种在地上部各器官生物量方面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且单株干重增长率在拔节期最高,穗重增长率在灌浆期最高。杂交种与亲本在各时期各部分的生物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昼夜伤流强度的杂种优势率均在蜡熟期有最大值,伤流强度日变化在拔节期呈"早晚高、中午低"的变化,在灌浆期处于较为稳定的变化,在成熟期随时间推进呈现下降趋势。杂交种及其亲本的昼伤流强度在拔节期达到最大值,随后迅速下降,再缓慢升高到灌浆期达到另一个峰值;夜伤流强度在吐丝期、灌浆期、乳熟期保持较高水平。杂交种的生物量和伤流强度均大于其亲本,各时期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各时期昼夜伤流强度与地上部生物量相关分析表明,伤流强度与地上部生物量均呈正相关,亲本昼夜伤流强度与地上部各器官生物量在吐丝期、灌浆期、乳熟期均呈显著正相关,而杂交种只在吐丝期呈显著正相关。 何章 夏冬冬 徐晨 刘冰 白子裕 张治安关键词:玉米 伤流强度 地上部生物量 杂交种 亲本 杂种优势 大豆油体蛋白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2021年 油体蛋白(oleosin)是植物中的一类贮藏蛋白,主要作用是维持油体的稳定和贮藏脂质。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豆油体蛋白(Glycine max oleosin, Gmole)基因家族中12个成员(编号Gmole1~Gmole12)的理化性质、结构特点等进行预测分析并建立进化树。结果表明:12个成员分布在大豆的8条染色体上,没有基因簇的形成;等电点均在5.08~5.18;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可以分为H型和L型2类;Gmole基因家族成员均具有高度保守的疏水区以及脯氨酸节结构,推测该结构是油体蛋白行使锚定油体功能的主要结构。Gmole基因家族成员氨基酸序列的保守区存在2~3个跨膜结构,推测可形成U型探针的结构锚定油体。Gmole基因家族中Gmole8的三级结构无螺旋,其余成员均为1条单螺旋或双螺旋。聚类分析结果推测Gmole1、Gmole2、Gmole3和Gmole6具有改变大豆种子中的油脂组分含量的功能。 齐家兴 廖芮莹 李红丽 王爽 陈展宇 崔喜艳关键词:大豆 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