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2080946)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祝光礼刘昭杨利利毛立华方伟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主要活性成分
  • 2篇细胞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细胞
  • 2篇活性
  • 2篇活性成分
  • 2篇冠心合剂
  • 2篇合剂
  • 1篇电泳
  • 1篇血管细胞
  • 1篇血管细胞黏附...
  • 1篇血管细胞黏附...
  • 1篇人脐
  • 1篇人脐静脉
  • 1篇人脐静脉内皮...
  • 1篇损伤血管
  • 1篇凝胶
  • 1篇凝胶电泳
  • 1篇脐静脉内皮

机构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祝光礼
  • 1篇杨利利
  • 1篇陈铁龙
  • 1篇刘宏飞
  • 1篇方伟
  • 1篇刘昭
  • 1篇毛立华

传媒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冠心合剂主要活性成分对TNF-α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CAM-1和VCAM-1mRNA的表达的影响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冠心合剂主要活性成分对TNF-α刺激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黏附分子-1(VCAM-1)mRNA基因表达影响。方法: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传代后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芪甲苷组、槲皮素组、异鼠李素组、β谷甾醇组。以浓度为2 ng/mL的TNF-α刺激HUVECs 6 h后,分别再加入各药物成分(黄芪甲苷80μg/mL、槲皮素30μg/mL、异鼠李素20μg/mL、β谷甾醇20μg/mL),与HUVECs共培养18 h后,用RT-PCR法检测ICAM-l、VCAM-l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黄芪甲苷、槲皮素、异鼠李素组均可降低TNF-α诱导的HUVECs的ICAM-l、VCAM-l mRNA表达(P<0.01、P<0.01、P<0.01),其中黄芪甲苷组较其他三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β谷甾醇组与各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合剂主要活性成分黄芪甲苷等对TNF-α损伤人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源于对ICAM-l、VCAM-1 mRNA表达的抑制。
祝光礼陈铁龙方伟毛立华刘宏飞
关键词: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冠心合剂
冠心合剂主要活性成分对TNF-a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冠心合剂主要活性成分对由TNF-a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常规细胞培养、传代,后分为对照组、TNF-α组、药物活性成分组;其中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于培养箱培养24 h后待检;TNF-α组细胞先正常培养18 h,后加入200 ng/m L的TNF-α作用6 h后,PBS洗涤待测;药物活性成分组分别加入80μg/m L、30μg/m L、20μg/m L、20μg/m L浓度的黄芪甲苷、槲皮素、异鼠李素、β-谷甾醇(药物浓度已经前期实验MTS法验证),培养18 h,再加入浓度为200 ng/m L的TNF-α继续培养6 h后,PBS洗涤细胞待测。通过TUNEL(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 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进行定量检测、DNA Ladder(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定性检测。结果:TUNEL实验中,光镜下可看到冠心合剂主要活性成分组细胞的结构完整性优于TNF-α组,且凋亡细胞数明显少于TNF-α组(P﹤0.001)。四种药物相关活性成分中以黄芪甲苷对内皮细胞保护作用明显(P﹤0.001)。结论:冠心合剂相关药物活性成分能明显保护由TNF-α损伤的内皮细胞。四种药物相关活性成分中以黄芪甲苷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最明显(P﹤0.001)。本实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中并未出现细胞凋亡条带,考虑与细胞凋亡程度及凋亡时间的非同步性有关。
祝光礼刘昭杨利利
关键词:冠心合剂内皮细胞琼脂糖凝胶电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