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41322033)

作品数:2 被引量:20H指数:2
相关作者:高艳红李霞蓝永超许建伟李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湖北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水循环
  • 2篇黄河源区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状况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温
  • 1篇径流
  • 1篇降水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湖北省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高艳红
  • 1篇李凯
  • 1篇王婉昭
  • 1篇许建伟
  • 1篇蓝永超
  • 1篇彭雯
  • 1篇李霞

传媒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土壤温湿状况对黄河源区水循环过程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众多研究表明黄河源区受气候变化影响,土壤活动层逐渐下降。土壤温、湿度是陆面过程及地球系统中的重要物理量,它们通过影响地表能量和物质交换而影响大气环流和降水等。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选取2个典型年分别设计了2个控制试验和2个敏感性试验来探讨土壤初始状况变化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通过再循环降水率定量描述不同气候背景下陆面对黄河源区水循环的影响,并尝试从环流角度进一步分析土壤初始状况改变对源区水循环影响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陆面对水循环的影响受大尺度环流背景场影响较大,较弱的环流背景下再循环降水率较强环流背景大5%左右。土壤初始状况对水循环要素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土壤初始温度升高/降低,水汽通量增多/减少,后期降水增大/减小。不同环流背景下,土壤记忆时间不同,在弱的环流背景下,土壤记忆时间要长,初始状况扰动可持续1~2个月。
彭雯高艳红王婉昭
关键词:土壤状况黄河源区水循环
黄河源区气候变化与GLDAS数据适用性评估被引量:17
2014年
利用观测资料分析了1979—2010年黄河源区气温、降水量及流量变化;验证了全球陆面同化系统(GLDAS)数据在黄河源区的适用性并用其分析了水循环变化特征。结果表明,GLDAS气温数据能够指示源区近30年尤其是近10年来气温升高及空间上从西向东逐渐升高的分布规律。GLDAS降水数据也能够描述源区降水量从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的空间分布特征。1979—2010年唐乃亥水文站年平均流量呈下降趋势,但在近10年年平均流量有所回升。GLDAS中的CLM模式描述出了源区"先降后升"的水循环变化规律。尽管近10年来径流系数有所回升,但是1979—2010年黄河源区径流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
李霞高艳红王婉昭蓝永超许建伟李凯
关键词:气温降水径流水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