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ZZ016)
- 作品数:14 被引量:253H指数:5
- 相关作者:江华张建民周莹易晓文何宾更多>>
- 相关机构:温州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多情境间企业声誉溢出效应的局限及第三方治理——以行业协会为运作主体的探讨
- 2010年
- 文章分析了多情境间企业声誉溢出效应的局限及其影响,并以行业协会为例探讨第三方治理在突破这一局限中可以起到的作用。文章认为,在单一情境下生发的声誉可以溢出到其他情境的情况下,声誉溢出的效果更多地体现在对原情境下个体或组织的行为产生加强的约束作用,而对于溢出对象情境,溢出声誉无法实现相应的行为约束功能。通过第三方治理,可以解决声誉网络节点链接的单边化现象,强化声誉在各个情境中的行为约束作用,实现完整的声誉网络治理。
- 何宾
- 关键词:第三方治理行业协会
- 行业协会能促进清洁生产技术创新扩散吗?
- 强制性环境管制政策和措施使得政府和企业的博弈长期锁定在非合作状态,且由于高成本和低灵活性受到限制和批评。自愿性环境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政策在发达国家兴起并被发展中国家采用。自愿性环境治理工具之一的清洁生产能较好解决资源...
- 周建华江华
- 关键词:清洁生产技术行业协会
- 行业协会政策参与的比较研究:南京与温州被引量:5
- 2012年
- 南京与温州两市行业协会政策参与的比较发现,体制外生成的温州行业协会政策参与水平更高,但都存在参与途径不畅和参与程度较低的问题。这与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以及行业协会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以及行业协会治理结构有关。因此,推进行业协会的政策参与需要创新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构建政府与行业协会的伙伴关系以及完善行业协会治理结构。
- 江华何宾
- 关键词:行业协会国家与社会关系
- 利益契合:转型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分析框架——以行业组织政策参与为案例被引量:201
- 2011年
- 通过对转型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文献的批判性梳理,本文基于理性选择视角提出一个以"利益契合"为核心概念的分析框架,并以行业组织政策参与的比较案例予以验证。本文认为,国家与社会的利益契合程度决定了国家对社会组织选择支持还是限制,这与转型期国家的主导地位和较高的自由裁量权有关。新分析框架更强调国家在处理与社会组织关系中的策略性选择和低制度化程度,较之源自于西方的理论概念(如公民社会理论、法团主义理论和治理理论)能更深入地揭示国家与社会组织互动关系的实质,同时也是对本土理论(如分类控制理论)的拓展与修正。
- 江华张建民周莹
- 行业协会的“权力越位”及其规制被引量:2
- 2010年
- 行业协会的"权力越位"主要表现为侵犯消费者、员工、会员与非会员以及公众利益四种行为,其动因在于行业协会是代表行业和会员利益的互益性组织和俱乐部组织,或者是为管理层所俘虏的官僚机构。转型期我国法律法规不完善和对社会组织的分类控制使行业协会的"权力越位"成为可能。因此,需要从完善和细化《反垄断法》、明晰政府与行业协会的职能边界、完善行业协会治理机制以及推进社会组织的均衡发展来规制行业协会的"权力越位"。
- 周莹
- 关键词:行业协会社会组织
- 行业组织政策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基于温州行业组织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在法团主义的国家社会模式下,我国行业组织意图将行业利益联合到国家的决策结构中去,从而提高国家经济政策的科学性及公正性。但受到行业组织治理能力、政府部门的治理观念及双方互动过程的制度建设等因素影响,现有行业组织在政策参与方面存在参与内容局限、参与途径较少、参与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为了保证行业组织广泛而理性的参与经济政策的决策,政府应转变自身在政策制订体系中的角色定位,行业组织应提升政策参与能力,双方还应改革政策参与的互动制度,最终营造一个有利于行业组织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保证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 潘旦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民间资本的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温州的实际经验被引量:10
- 2010年
- 善于抱团的温州人将零星闲散的民间资本集聚起来。集聚起来的民间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典型的普特南矛盾: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民间资本集聚网络因提高信息的对称性而降低道德风险进而有利于民间资本的聚集、有助于信息传播并可能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而促进经济增长,但其单一的逐利性目的加大了民间资本与公共资本的协调难度,使得民间资本所追求的目的与政府经济发展的目标相抵触,损害区域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而有碍经济增长。因此,为降低及消除这种负面影响,我国应建立各类资本的协调机制,规范引导民间资本的投资行为,此外,还应制定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研发和技术创新领域。
- 易晓文
- 关键词:民间资本
- 清洁生产技术、政府责任与行业协会职能——以温州合成革行业为例被引量:8
- 2011年
- 清洁生产能较好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两大困境。清洁生产技术是具有正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它的模仿和扩散能够带来社会福利的极大改善。政府强制性管制政策和措施由于高成本和低灵活性受到限制和批评。而行业协会拥有信息充分和集体行动效率等比较优势,可实现环境绩效和行业发展的双赢。论文首先对清洁生产技术进行经济学分析,厘清行业协会在清洁生产技术创新扩散的比较优势;并分析政府环境治理的部分职能向行业协会转移的重要性;最后以温州合成革行业为例,检验行业协会参与自愿性环境治理在中国情景下的可行性。由行业协会参与作为自愿性环境政策工具的温州经验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 周建华张建民江华
- 关键词:清洁生产技术政府责任行业协会
- 金融危机冲击下行业组织的政策参与--以家电下乡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3
- 2010年
- 金融危机改变了我国的政策环境,为行业组织的政策参与创造了条件。本文对家电下乡的考察发现,行业组织通过政策倡导扩大了下乡家电的范围,通过行业自律使家电下乡政策落实到位,从而使我国家电业迅速从危机中复苏。本文认为,为了延续和发展金融危机时期行业组织的政策参与能力,需要科学地界定政府与行业组织的职能边界,完善行业组织治理机制,协调行业组织"会员逻辑"和"影响逻辑"之间的紧张。
- 周莹
- 关键词:金融危机家电下乡
- 民间商会的代表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温州行业协会为例被引量:22
- 2009年
- 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法团主义特征对行业协会提出代表性的要求。但通过对作为民间商会典范的温州行业协会的调查表明,民间商会的代表性并不高,这主要表现为"一业多会"盛行、入会率不高、政治依附性和寡头化等。在影响民间商会代表性的因素中,既有中外行业协会发展中的共性因素(俱乐部组织边界、行业异质性),又有体现我国历史传统和政策环境的特殊因素(管理体制),还有包括二者的混合因素(治理机制)。对比德国、日本等法团主义国家商会的代表性,发现我国行业协会的代表性要求是对法团主义的一种误读,并且在我国不大可能按法团主义的模式构建行业协会的管理体制。因此,必需将民间商会代表性由"行业代表"重新定义为"会员代表",然后从理顺行业协会的管理体制、优化行业协会的组织结构、完善民主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和取消政治激励等方面提升民间商会的代表性。
- 江华张建民
- 关键词:民间商会法团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