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ZZ042)
- 作品数:4 被引量:42H指数:4
- 相关作者:吴淼王家铭吴薇康娜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家户经营模式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及其治理被引量:17
- 2012年
- 随着政府管理措施的加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我国农业的小规模家户分散经营模式下,经营者为了稳定家庭收入、获得更多利益片面追求农产品产量增加和成本节约,而不关心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农户的这种经营策略选择,直接导致化肥、农药、兽药等化学品滥用,甚至国家明令禁止的药品也被非法使用,使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处于高风险状况之中。要有效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必须建构基于农业家户经营格局的治理体制,通过完善农业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强化过程管理以及创新农业经营模式等措施,使我国农产品生产走向科学化、规范化,逐步消除化学品的滥用。
- 吴淼王家铭
- 反季节蔬菜安全风险及其治理被引量:5
- 2011年
- 作为现代生活必可不少的反季节蔬菜,其质量安全既直接关系着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又影响到反季节蔬菜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但是,反季节蔬菜质量安全的信誉品属性,以及我国目前的家户分散经营模式,给生产者利用信息优势采取策略性行为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从而导致反季节蔬菜质量安全难以靠市场机制保障,必须建立有效的反季节蔬菜质量安全公共治理机制。通过保证农资质量、监控生产过程、提供农技服务以及创新经营模式等,才能切实防控反季节蔬菜质量安全风险。
- 吴淼康娜
- 关键词:机会主义行为公共治理
-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政府行为逻辑被引量:9
- 2012年
-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誉品属性,使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而出现农产品"柠檬市场",因而公共治理成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后防线。但是,在现有的政府职责考核机制和财政制度下,正是这种信誉品属性使各级政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视为"费力难讨好"的苦差。由于缺乏足够动力或有效的压力,各级政府利用信息优势和考核机制的漏洞,采取各种策略性行为应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职责,致使我国日益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因执行机制无力而难以真正落实。
- 吴淼吴薇
-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
- 激励不相容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治理困境被引量:15
- 2011年
- 由于激励不相容和激励不足,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政府部门有足够的空间规避责任,竞相采取各种策略性行为应对措施,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公共治理陷入困境,出现"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失灵。建构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治理机制,必须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誉品属性为基础,针对政府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性质,在给予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充分保障的前提下,创新激励和约束机制,使认真履行职责成为管理部门的最优选择以实现激励相容。
- 吴淼
-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