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KM200900005002)
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KM200900005002)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翌楠姜嫄杨忠岐马玲闵君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东北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农业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温度和贮存时间对花绒寄甲替代寄主生活力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在实验室恒温(10,5,2℃)条件下,分别将花绒寄甲的替代寄主贮存3,5,7,9,11,13,15d,观察、记录花绒寄甲的幼虫数和结茧数。结果表明:替代寄主在10℃的温度下储存7d,花绒寄甲的幼虫数和结茧数最多,均为2.9头;5℃时,储存11d幼虫数和结茧数最多,分别为2.7头和2.8头;在2℃条件下,储存3d幼虫数和结茧数最多,分别为3.0头和2.8头,说明贮存时间对替代寄主的生活力有显著影响。同时,研究也表明贮存温度对替代寄主的生活力无显著影响。
- 张翌楠季绍薇杨忠岐姜嫄
- 关键词:花绒寄甲贮存温度替代寄主生活力
- 大麦虫成虫活体的雌雄鉴别被引量:2
- 2012年
- 大麦虫(Zophobas morio)属鞘翅目(Coleoptera)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资源昆虫,其个体大、营养价值高,可作为高蛋白鲜活饲料,国外主要用作爬行类动物的活体饲料,我国主要用作高档宠物、人工养殖鱼类、鸟类等食虫动物的饲料(苗少娟,2010)。大麦虫幼虫营养成分较高,体内含蛋白质19.7%、脂肪17.7%、无氮浸出液1.1%。
- 姜嫄张翌楠马玲王慧胡礼禹韩杰
- 关键词:大麦虫成虫雌雄鉴别
- 花绒寄甲光肩星天牛生物型控制柳树天牛的试验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为防治危害北京地区柳树上的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薄翅锯天牛(Megopis sinica),采用对环境安全的天敌昆虫进行了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室的条件下,直接在光肩星天牛幼虫上接天敌的平均寄生率为63.33%,模拟自然木段释放花绒寄甲卵的为73.33%,直接危害木段的为76.67%。另外,可以寄生薄翅锯天牛1~3龄低龄幼虫,平均寄生率为63.33%,而不能在室内寄生4~5龄的幼虫。在林间条件下,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光肩星天牛的虫口减退率可达90.98%;释放花绒寄甲卵,光肩星天牛的虫口减退率达到80.82%。
- 仇兰芬李志强薛洋屈海学赵洪林张翌楠迟全元
- 关键词:花绒寄甲光肩星天牛生物防治寄生效果
- 诱导木数量及空间大小对花绒寄甲产卵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1年
- 为了确定诱导木数量及空间大小对花绒寄甲成虫产卵的影响,利用不同大小的塑料盒饲养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成虫并放入不同数量的诱导木段诱导其产卵。结果表明,4组不同处理对成虫平均产卵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处理3(大养虫盒3块诱导木段)与其余3组试验相比在产卵量方面能诱发成虫保持持续产卵高峰期;处理1(大养虫盒1块诱导木段)卵块的平均数量47.92个,比处理4(小养虫盒1块诱导木段)多29.23%,差异显著(p<0.05),处理1与处理3间差异亦显著(p<0.05);处理1的平均产卵数量比较集中,60粒/卵块的频率最大,且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所以处理1有利于人工大量饲养花绒寄甲并适于制作卵卡在野外释放。
- 姜嫄马玲张翌楠闵君杨忠岐
- 关键词:花绒寄甲饲养空间产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