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LWR12002018)

作品数:14 被引量:255H指数:11
相关作者:杨勤科李锐穆兴民高鹏陈国建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水土
  • 5篇土壤
  • 3篇水土保持
  • 3篇水土流失
  • 3篇黄土高原
  • 2篇植被
  • 2篇入渗
  • 2篇生态
  • 2篇水分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壤侵蚀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2篇丘陵沟壑区
  • 2篇黄土高原地区
  • 2篇黄土丘陵
  • 2篇沟壑
  • 2篇不同土地利用
  • 1篇汛期
  • 1篇汛期降水

机构

  • 11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长江科学院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西安武警工程...
  • 1篇黄河上中游管...

作者

  • 10篇杨勤科
  • 8篇李锐
  • 4篇穆兴民
  • 2篇陈国建
  • 2篇王飞
  • 2篇高鹏
  • 1篇刘普灵
  • 1篇任洪玉
  • 1篇焦峰
  • 1篇谢元礼
  • 1篇刘咏梅
  • 1篇吴喆
  • 1篇梁伟
  • 1篇张晓萍
  • 1篇罗万勤
  • 1篇辛小桂
  • 1篇邓仕虎
  • 1篇张彩霞
  • 1篇雷俊山
  • 1篇温仲明

传媒

  • 6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泥沙研究
  • 1篇现代测绘
  • 1篇亚热带水土保...

年份

  • 5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区域水土流失植被因子的遥感提取被引量:21
2006年
NDVI是区域土壤侵蚀评价的最佳植被因子。基于遥感影像TM数据提取了NDVI值并将其与土地利用信息同时集成于土壤侵蚀图的每个图斑,建立了包含多种因子的空间数据库。通过每个图斑林草地面积百分比和NDVI值的统计分析,建立了NDVI与植被盖度的线性关系。多重因子数据库和NDVI-植被盖度关系,可以为区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提供支持。
杨勤科罗万勤马宏斌梁伟
关键词:植被指数NDVI区域水土流失遥感
水土保持对偏关河径流和泥沙的影响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偏关河流域水土保持面积从1959年的1万1593hm2增加到1996年的5万5338hm2,占流域面积的28.90%。年径流量、常水径流量与年份和各类水土保持措施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汛期降水量和有效降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而常水流量与年降水量、汛期降水量和有效降水量关系很弱;偏关河流域小型蒸发器测定的蒸发量与年份呈显著负相关,但径流和泥沙变化并没有增加,说明水土保持是引起径流量和泥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洪水径流量、年输沙量和洪水输沙量变化一致,与年降水量、汛期降水量和有效降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呈不显著的负相关。
王飞穆兴民张晓萍李锐
关键词:有效降水量汛期降水量年径流量小型蒸发器泥沙变化年输沙量
区域水土流失研究的科学体系被引量:12
2006年
区域水土流失研究是土壤侵蚀水土保持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从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等方面,对区域水土流失研究的学科体系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区域水土流失研究的重点问题,包括:区域水土流失及动态分析与趋势预测,水土保持的区域环境效应研究,区域水土保持政策与决策,区域水土保持的基础信息设施研究等四个方面。
杨勤科李锐
关键词: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水土保持
渭河流域水利水保措施减沙水代价分异特征与水沙调节模拟被引量:11
2004年
不同水利、水保措施减沙水代价研究 ,对于评价水利、水保措施减水、减沙效应和解决流域水沙问题 ,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渭河流域梯田、造林、种草和坝地等坡面和沟道水土保持措施、洪水期和年均灌溉及水库等水利措施减流减沙比的比较 ,分析了渭河流域 1970— 1996年 ,不同措施减沙水代价的差异和区域分异特征 ,并根据不同假设 ,模拟了通过措施数量和区域调整 ,对渭河径流量的影响。研究表明 ,灌溉措施的减沙水代价最大 ,其次是种草、造林和梯田等坡面措施 ,水库和坝地的减沙水代价较小。措施减沙水代价 ,区域分异特征非常明显 ,除坝地外 ,各类措施的减沙水代价 ,均与洪期输沙模数呈显著负相关。模拟研究表明 ,在假定各区间水利措施不变 ,通过不同水保措施面积变化和不同区间水保措施调整 ,可以在减少泥沙量不变时 。
王飞李锐穆兴民杨新民
关键词:渭河流域水利工程水保措施水土保持
基于DEM的地形湿度指数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5
2005年
地形湿度指数以数字高程模型(DEM)为基础,综合考虑了地形和土壤特性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在流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根据对汇流面积时空变化的分析,地形湿度指数可分为静态、半动态和动态地形湿度指数等类型。在利用该指数评价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状况时,需要考虑计算方法与DEM网格单元大小的影响及其普遍适应性等问题。同时,针对黄土高原干旱半于旱区实际的水分循环过程和产流机制与现有地形湿度指数假设条件的差异,提出了地形湿度指数在黄土高原地区的研究设想与应用途径,以期为该区的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张彩霞杨勤科李锐
关键词:土壤水分空间分布DEM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的关键问题被引量:4
2004年
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历史经验教训,探讨了生态建设与农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关系。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减少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干扰,因地制宜地进行植被建设和生态恢复,激励广大农民自觉参与生态建设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败至关重要。
陈国建李锐杨勤科任洪玉
关键词:黄土高原地区基本农田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过程及其定量描述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7
2006年
水土流失是一个多时空尺度,空间尺度包括坡面、小流域和区域等层次。不同尺度具有不同的主导性过程。区域尺度水土流失过程包括了产流产沙过程,水沙物质汇集和传输过程,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三个子过程,基于已有坡面、小流域和区域水土流失模型研究和区域水土流失因子试验研究成果,可以实现对区域水土流失过程的定量描述。
杨勤科李锐徐涛姚志红催琰
关键词:土壤侵蚀水土流失
基于影像融合的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自动分类被引量:16
2004年
采用 1种遥感影像和单纯的监督分类方法 ,在黄土丘陵沟壑地区的土地利用调查中 ,难以获得高精度的土地利用数据。为解决此问题 ,以陕北无定河流域为研究区 ,以主成分变换的方法 ,对多源遥感影像 (TM多光谱数据和SPOT全色波段数据 )进行融合处理 ;同时 ,在分类中 ,采用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混合分类法 ,改进训练样本选取方法 ,先以非监督分类获得初始训练样本 ,在对样本进行删除、增补、合并等调整的基础上 ,再进行监督分类。 2种方法的结合使用 ,使土地利用信息自动提取的精度明显提高。与仅以TM影像为信息源 ,采用单纯监督分类法的分类结果对比可知 :土地利用各类别的提取精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分类总精度从 82 0 %提高到89 2 % ;水体、水田和城镇用地等面积较小类别的精度 ,提高了 10 %以上 ;坡耕地与林草地的混分现象明显减少 ,精度均提高了 5 %以上 ,取得了良好的分类效果。研究结果为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 。
刘咏梅李锐杨勤科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调查水田坡耕地
水土保持对区域植被演替的影响——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被引量:13
2005年
在综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实地调查 ,初步分析了水土保持对植被演替影响的主要方式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 (工程措施、人工恢复植被、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 )对植被演替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下的植被演替趋向自然演替过程 ,而人工恢复植被的影响取决于物种选择与营造方式 ,不当的物种及纯林营造 ,往往使植物群落结构单一化 ,植被正常演替中断或逆向发展。反之 ,则可促进植被正常演替 ,缩短植被恢复过程。工程措施对植被演替的影响 ,可能更多地表现其对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方面。但要全面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水土保持对区域植被演替的影响 ,仍需系统的调查研究。
温仲明杨勤科焦峰
关键词:水土保持植被演替生态自我修复黄土高原地区纯林演替过程
大规模生态退耕对陕北丘陵沟壑区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县南沟和燕沟小流域为例被引量:17
2004年
为探讨大规模退耕对当地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以快速农村评估法为理论基础 ,对县南沟和燕沟 2条小流域 1999年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 ,流域社会经济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退耕虽造成当地粮食减产和粮食收入减少 ,但也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家庭收入的多元化。针对退耕负面效应 。
陈国建李锐杨勤科王刚
关键词:生态退耕家庭收入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农业产业结构小流域陕北丘陵沟壑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