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201015212)

作品数:3 被引量:100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守琳刘兆政王世栋唐正菊楚云杰更多>>
相关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运动康复
  • 3篇慢性
  • 3篇康复
  • 2篇心病
  • 2篇心衰
  • 2篇血浆
  • 2篇慢性心衰
  • 2篇冠心病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心衰患者
  • 1篇血浆脑钠肽
  • 1篇运动康复疗法
  • 1篇衰竭
  • 1篇皮素
  • 1篇醛固酮
  • 1篇醛固酮水平
  • 1篇疗法
  • 1篇慢性心力衰竭

机构

  • 3篇长春中医药大...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张守琳
  • 2篇刘兆政
  • 1篇唐正菊
  • 1篇楚云杰
  • 1篇王世栋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9
2012年
目的观察运动康复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药物治疗联合运动康复方案,疗程为3 w,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者3 w及半年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差异。观察两组患者半年内的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心血管病相关死亡)。结果两组NYHA心功能分级和6 min步行试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心脏超声指标、心胸比率、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体重、血压、血糖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随访半年时疗效较3 w后更显著。治疗组再住院2人次,对照组9人次(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运动康复方案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张守琳王世栋
关键词:运动康复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
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及内皮素-1的影响被引量:30
2013年
目的:观察运动康复训练配合常规药物治疗对(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运动康复训练,疗程21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ngⅡ、ET-1的变化。结果:(1)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7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AngⅡ及ET-1均明显升高,且AngⅡ及ET-1表达水平与心衰的严重程度正相关;治疗后两组病人血清AngⅡ及ET-1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功能同一级别患者中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结论:运动康复训练可以改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心衰患者血浆AngⅡ及ET-1水平。
张守琳刘兆政唐正菊
关键词:运动康复内皮素-1
运动康复疗法对慢性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及醛固酮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3
2013年
运动疗法被传统观念视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禁忌证,但近年来随着运动康复疗法的兴起,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康复运动治疗心脏病的方案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1]。本文探讨运动康复训练改善CHF患者心功能的作用机制。1资料与方法1.1对象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72例,均符合CHF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其中运动组36例,女20例,男16例,年龄45~70岁,平均(54.56±7.38)岁。
楚云杰刘兆政张守琳
关键词:心衰运动康复醛固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