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J[2009]2030)
- 作品数:22 被引量:195H指数:9
- 相关作者:张凤太苏维词蔡广鹏郜红娟韩会庆更多>>
- 相关机构:贵州师范学院南京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省长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农业投入的贵州农业碳排放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基于化肥、农膜、农药、农业机械(柴油机械,汽油机械,电力机械等)等农业投入,根据其碳排放系数,准确核算贵州农业投入引起的碳排放。结果表明:2000年贵州农业投入的碳排放为710 141 t,2010年为936 636 t,总增长率为31.89%,处于缓慢增长状态;农业投入的单位耕地面积和农业人均碳排放强度增长趋于吻合,处于缓慢增长阶段;化肥使用导致的碳排放在整个农业投入的碳排放中始终占据绝对支配地位,农机总体使用量还很少,由其导致的碳排放所占比例十分有限和微小。
- 张凤太邵技新孙德亮
- 关键词:农业投入碳排放
- 喀斯特地区县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贵州省绥阳县为例被引量:10
- 2012年
-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土地供需矛盾、土地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以绥阳县15个乡镇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数据为依据,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定量的评价方法,对绥阳县各乡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绥阳县各乡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大都处于适度利用水平;其中,土地利用效益和土地投入水平是制约各乡镇集约利用水平的重要因子;(2)绥阳县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阶梯差异,从东向西逐步降低的特征;(3)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低主要受地形地貌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集约度的高低与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具有一致性。
- 韩会庆蔡广鹏张凤太郜红娟朱健
-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 基于改进熵权—集对分析法的湖泊形态健康评价被引量:8
- 2012年
- 研究湖泊形态健康水平对合理开发利用湖泊资源和管理与保护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泊形态健康的概念,从平面形态特征和形态变化特征两方面选择8个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湖泊形态健康评价标准,采用改进熵权—集对分析法对江苏省10个典型湖泊的形态健康进行了评价,并将结果与采用层次—集对分析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
- 张凤太王腊春冷辉苏维词
- 关键词:熵权法集对分析
- 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调时空分异研究——以贵州省为例被引量:17
- 2016年
- 以贵州省9个地州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水资源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典型年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论如下:1 2000年贵州省水资源系统的空间差异较明显,水资源系统开发利用水平较低。2004,2008年和2012年地区差异在波动中逐渐缩小;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差异较大,形成了空间单极化的经济发展格局。2 2000-2012年贵州省水资源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处于颉颃阶段,处于低度协调的耦合阶段,总体变化比较平稳,耦合度普遍高于协调度。3 4个典型年份9个地州市中,耦合度和协调度普遍处于较低水平耦合阶段、颉颃阶段和低度协调、中度协调阶段。2008年和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地区协调度超过耦合度,呈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地区协调度转好,落后地区协调性变差的两极分化现象。4从变异系数来看,典型年份贵州省水资源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间的耦合度空间分异程度较低,协调度空间分异较大。
- 张凤太苏维词
- 关键词:经济社会时空分异水资源
- 城乡建设用地需求初探——以仁怀市为例
- 2011年
- 随着中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加速,对土地需求量日益增加,土地供需矛盾也更加突出。国家在积极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极力强调保持现有耕地面积不减少,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利用。建设用地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建设用地需求预测研究对于土地资源紧缺的仁怀市更为重要。结合仁怀市实际,运用标准指标预测法对仁怀市城乡建设用地进行需求预测,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参考依据。
- 张道刚封誉辉
-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
- 基于GIS的喀斯特地区耕地质量评价——以贵州省绥阳县为例被引量:18
- 2011年
- 喀斯特地区耕地质量评价是喀斯特地区耕地质量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利用MapGIS采用多图层叠加确定评价单元并获取单元属性数据,选取土壤条件、环境条件和气候条件3组评价因子,建立耕地质量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绥阳县耕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绥阳县耕地质量中等,Ⅵ级至ⅩⅢ级地分别占8.43%,10.03%,9.88%,0.66%,15.85%,16.73%,16.07%和6.05%。该县中南部以中高等地为主;北部、西部、东部以低中等地为主。经实地检验评价结果基本与实际情况相符。
- 韩会庆蔡广鹏张凤太郜红娟朱建
- 关键词:GIS耕地质量喀斯特地区
- 贵州喀斯特山区乡村景观生态优化模式研究被引量:15
- 2009年
- 根据贵州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农村生态环境脆弱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特点,指出贵州喀斯特乡村景观优化的意义,提出喀斯特地区乡村景观优化的"景观异质性与多样性、尺度性、因地制宜、特色突出和持续性原则",并将景观优化与农业生产、旅游开发、山地开发和石漠化治理相结合,设计出了城郊旅游农业模式、丘陵山地农业旅游优化模式、水域渔业旅游模式和小流域石漠化治理生态农业模式4种贵州喀斯特山区乡村景观优化模式。
- 张凤太邵技新苏维词
- 关键词:喀斯特山区乡村景观生态优化
- 贵州省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农业洪涝易损性的研究对防灾抗灾具有重要的意义。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根据岩溶地区的地质地貌、水土流失等特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借助改进熵权-集对分析方法,对贵州省9个地级市(州)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贵阳、六盘水和毕节地区属于较高度易损性;遵义、安顺、黔南、黔西南、黔东南和铜仁地区为中度易损性。贵州省的农业洪涝灾害不容乐观。所建立的评价指标、标准以及评价评价结果符合实际,为岩溶地区农业洪涝灾害的抗灾防灾提供了决策参考。
- 张凤太苏维词
- 关键词: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熵权
- 岩溶山区县域农业碳足迹分析——以毕节地区为例
- <正>为探索岩溶落后地区的低碳农业发展途径,选择典型岩溶地区-毕节地区,以2010年统计数据为例,对其农业碳排放、碳固定和碳足迹进行估算。研究结果表明:(1)毕节地区8个县市的农业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地区差异明显,农业...
- 邵技新
- 关键词:岩溶山区农业碳足迹
- 文献传递
- 基于生态健康的贵阳市云岩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重点考虑经济、社会因素,较少考虑环境因素以及土地集约利用对环境的效应。本文从生态健康的角度入手,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大评价因子、20个评价指标,并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贵阳市云岩区为例,运用GIS方法对云岩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岩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属较集约水平,还有一定的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在空间上,云岩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从中南部向北部、西部、东部递减的特征。土地集约区域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障碍,粗放区域面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不足的障碍;针对不同集约水平的区域应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 韩会庆蔡广鹏郜红娟
- 关键词:生态健康土地集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