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9011)
- 作品数:4 被引量:47H指数:3
- 相关作者:冯启言孟庆俊张彦李庭周来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煤(北京)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某矿区矿井水有机污染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3
- 2015年
- 采用吹脱捕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某矿区6个煤矿的矿井水中有机物进行测试,并以美国国家环保局(U.S.EPA)推荐使用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为依据,对该矿区矿井水有机污染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区矿井水中主要的有机污染物为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四氯化碳、苯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5种;上述有机污染物的非致癌风险值均低于非致癌风险限值,但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存在致癌风险,致癌风险值分别为5.54E-06,4.64E-06;各煤矿矿井水的非致癌风险值也均低于非致癌风险限值,但煤矿1和煤矿2的致癌风险超过限值,暴露受体长期接触这2个点位的水体,将影响暴露受体的健康。
- 陈琳冯启言高波周来孟庆俊
- 关键词:煤矿矿井水有机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 溶解性有机质对煤矿区重金属迁移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3年
- 采用土柱淋滤实验模拟研究了天然有机质对煤矿区重金属迁移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示踪剂Cl-显示有溶解性有机质和无溶解性有机质淋滤液穿透土柱时间都为6h,而Cu穿透土柱的时间较Cl-时间有所滞后,说明土壤阻滞了Cu的迁移,其中有溶解性有机质的总Cu淋滤液穿透土柱时间为15h,而无溶解性有机质的总Cu淋滤液穿透土柱的时间为24h,说明溶解性有机质有利于总Cu向下迁移。自由态Cu2+出水含量表明溶解性有机质和Cu以有机结合态形式存在是有利于Cu向下迁移的主要因素。
- 张彦冯启言孟庆俊李庭
- 关键词:土柱实验溶解性有机质重金属迁移
- 废弃矿井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系统开发被引量:8
- 2014年
- 随着我国关闭矿井的逐年增多,矿井废弃后对地下水的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废弃矿井污染地下水主要模式的分析,筛选出评价指标并利用迭置指数法构建出评价模型,基于.NET平台利用数据库技术与C#语言设计与开发了废弃矿井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系统。该系统可以快速地对已关闭或规划关闭的矿井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进行评价,对规范废弃矿井的管理和煤矿建设项目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 李庭冯启言周来朱雪强
- 关键词:废弃矿井地下水污染
- 煤矿区废水中溶解性有机质与铜的结合特性被引量:28
- 2013年
- 为研究煤矿区废水排放对环境中重金属化学行为的影响,通过荧光滴定实验,利用铜离子选择电极法和荧光猝灭法定量化研究了矿井水和生活污水中溶解性有机质对铜的结合行为.结果表明,铜离子选择性电极法能精确地定量化这2类废水中有机质对铜的结合容量,其中矿井水中有机质对铜具有较大的结合容量,可以达到163.9mg/g,而生活污水中有机质对铜的结合容量相对较小,只有72.6mg/g.荧光猝灭法结果表征了这2类废水中各个组分对铜的结合特性,其中矿井水中的富里酸(A峰)对铜具有较强的结合容量,而生活污水中的类蛋白组分对铜的结合能力相对较弱.2类废水与铜结合前后的红外光谱变化结果表明矿井水中腐殖酸物质与铜的结合是一种化学反应,其中的酚羟基和羧基等官能团参与了反应,但生活污水中类蛋白物质的官能团与铜并没有发生化学结合反应.
- 冯启言张彦孟庆俊
- 关键词:溶解性有机质离子选择电极荧光猝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