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教育厅青年基金(05L540)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阎秀林朱丽丁伟忠郝玉全张扬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正畸力引起的牙周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变化的研究
- 2009年
- 目的研究在正畸牙移动中牙周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是否发生一定的变化。方法选取Wistar大鼠32只,分别以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ting的方法检测施加正畸力后1d、3d、7d和14d牙周组织内TNF-αmRNA含量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正畸力使牙周组织内TNF-αmRNA和蛋白含量均增加,这一含量的变化在1d时即已出现,7d时达到最高峰,之后下降,至14d时含量已降至接近1d时的水平。结论在正畸牙移动中,牙周组织内TNF-α含量变化明显,并有一定的时相特异性。TNF-α在正畸牙移动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 阎秀林孙明哲戚琳朱丽
- 关键词:正畸学肿瘤坏死因子-Α信使RNA蛋白免疫印迹
- 正畸治疗中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可疑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通过分析正畸治疗引起的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可疑相关因素,探讨各因素对牙根吸收影响的程度和大小,以期寻找有效的预测和评估因子。方法:随机选择病例资料完整的64例矫治已经结束的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正畸治疗引起的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可疑相关因素。结果: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平均值为0.93mm。t检验结果显示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大小与性别、拔牙与否和安氏分类的类型无关,相关分析结果为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大小与疗程、方丝弓戴用的时间、根尖垂直向位移显著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各相关因子的预测和评估的效率较低。结论:正畸治疗引起的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数量较小,目前尚无有效的预测和评估因子。
- 阎秀林张扬刘奕王燕
- 关键词:正畸学牙根吸收
- 常用颌骨矢状向位置关系评价指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分析常用颌骨矢状向位置关系评价指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选择恒牙期208名患者的数码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和面部正侧位照片进行颌骨矢状向位置关系(骨性Ⅰ类、Ⅱ类和Ⅲ类)评判,并以此为标准对ANB角、APDI值、Wits值和A点凸度分别在骨性Ⅰ类、Ⅱ类和Ⅲ类错畸形中进行分析,并对以上4项测量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NB角、APDI值、Wits值和A点凸度在骨性Ⅰ类、Ⅱ类和Ⅲ类错畸形中均具有显著性差异,APDI的变异系数较小,其余3项的变异系数波动较大。ANB角、APDI值、Wits值和A点凸度4项测量指标均具有高相关性。结论ANB角、APDI值、Wits值和A点凸度4项测量指标在评价骨性Ⅰ类、Ⅱ类和Ⅲ类错畸形时均具有一定的准确性,而APDI值的可靠性更好,并提示多项测量指标均指示为同一类错畸形时,结果的可靠性更高。
- 阎秀林郝玉全丁伟忠
- 关键词:正畸学上颌骨下颌骨头影测量
- 正畸力引起的牙周组织内白细胞介素-1 mRNA含量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在正畸牙移动中牙周组织炎症反应的情况和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mRNA表达水平是否发生一定的变化。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Wistar大鼠36只,分别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和实时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施加正畸力后1、3、7和14 d牙周组织内炎症反应和IL-1α及IL-1βmRNA的含量变化。结果机械力使牙周组织内炎症反应明显,同时IL-1α和IL-1βmRNA的含量增加,对于IL-1α,其mRNA含量在3 d后明显增加,7 d后达到高峰,之后下降;而IL-1βmRNA的含量在加力1 d后即开始增加,3 d后达到峰值,随后下降。结论在正畸牙移动中,牙周组织内炎症反应明显;IL-1α和IL-1βmRNA的含量增加,并有一定的时相特异性。
- 阎秀林王岩伊哲朱丽
- 关键词:正畸学白细胞介素-1信使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