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A02A27) 作品数:5 被引量:53 H指数:3 相关作者: 刘爱国 闻福岳 陆道纲 温家良 陆剑秋 更多>> 相关机构: 国家电网公司 华北电力大学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电子电信 更多>>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控制保护系统工作原理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16 2013年 换流阀控制保护系统是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核心设备,属于分层分布控制保护系统最底层一级设备。描述了锦屏—苏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裕隆站极Ⅱ低端换流阀控制保护系统工作原理和工程现场调试及运行情况。该设备为自主研发并首次投入工程运行。 王华锋 陈龙龙 林志光 郑林 汤广福关键词:换流阀 控制保护系统 阀基电子设备 ±500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系统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文中在总结研究国内外直流输电工程设计经验基础上,对±500 kV溪洛渡右岸电站送电广东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内换流变压器、交直流侧滤波器及绝缘配合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和计算。给出了换流变压器的推荐型式和关键参数,滤波器的配置方案和元件参数,同时,基于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绝缘配合原则,提出了换流站避雷器配置方案,并计算了关键设备的绝缘水平。文中的研究结果可为以后直流输电工程的系统研究和换流站关键设备设计提供参考。 黄永瑞 范彩云 张建 李凯 王宇丁 张志刚关键词:直流输电 换流站 换流变压器 绝缘配合 最佳结构6英寸UHVDC晶闸管 经各种高压电力半导体器件实用的模型分析,设计了最薄长、短基区,P区径向变掺杂的一种双负角6英寸晶闸管,并证明该结构晶闸管获取一定高电压的同时获取最大通态电流、最佳协调各动静态参数的唯一性。以UHVDC应用要求为最终目的,... 王正鸣 陆剑秋关键词:特高压直流输电 文献传递 特高压直流换流阀非周期触发暂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2 2012年 ±800 kV/4 750 A特高压直流(ultra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UHVDC)换流阀通过了型式试验。饱和电抗器是换流阀中晶闸管的串联保护元件,深入研究其电气特性对于提高换流阀的可靠性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特高压换流阀在非周期触发工况下,晶闸管开通物理过程及电气应力;分析了饱和电抗器各电气参数、铁芯电感和铁芯等值电阻动态过程对开通应力的影响。研究了饱和电抗器与晶闸管协调配合工作的原则,提出了饱和电抗器电气参数设计方法。仿真结果显示,饱和电抗器在非周期开通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浪涌电流峰值及电流变化率均在晶闸管耐受范围内。 习贺勋 许韦华 张静 魏晓光 查鲲鹏关键词:特高压直流换流阀 饱和电抗器 最佳结构6英寸UHVDC晶闸管 被引量:13 2008年 经过对各种高压电力半导体器件实用模型的分析,设计了长、短基区最薄,P区径向变掺杂的一种双负角6英寸晶闸管,该晶闸管具有在获取一定高电压的同时能获取最大通态电流、最佳协调各动静态参数的唯一性。以特高压直流输电(UHVDC)应用要求为最终目的,对制造工艺实施必要的少数载流子寿命分布全程二维监控,研究获得高质量的工艺加工水平及高精度、高均匀性的目标寿命控制。经设计及工艺定型后,最终形成了批量生产。 王正鸣 陆剑秋关键词:晶闸管 特高压输电 直流换流阀抗震分析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9 2011年 直流换流阀是直流输电的核心设备,它的结构抗震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直流输电系统的地震安全性。而阀结构的抗震性能是阀结构设计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阀结构采用避震设计,建立阀三维有限元模型,考虑铰接处旋转刚度影响,建立理想阀结构和改进阀结构模型,且对理想模型用两种程序计算。首先计算两种阀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影响动力特性的主要因素;其次利用时程分析研究了它们在水平和竖直激励下的阀结构响应。结果表明,阀结构具有较好的避震能力,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可能发生低频振荡现象,改进的阀结构改善了阀体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结构位移变形。 刘爱国 陆道纲 温家良 闻福岳关键词:高压直流输电 换流阀 地震响应 动力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