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TJ05-JL005)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TJ05-JL005)
-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 相关作者:罗丽艳房林邹卫星王晓林沈建明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组织起来是农民闯市场的有效形式被引量:1
- 2006年
- 恩格斯对“法德农民问题”的论述极富现代启示。个体经营的小农是市场竞争中的输家。市场倡导追求个人利益,人们却只能有组织地以“集体”即企业方式实现其追求。企业作为手段具有价值中性。营造适当的制度环境,让农民群众以中小企业形式组织起来闯市场,协助他们成为市场经济的自觉参与者,才能尽快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现代化。
- 王晓林沈建明
- 关键词:以人为本市场经济农民群众中小企业
- 资源约束与经济增长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资源约束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研究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分析入手,结合当前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在传统效用函数的基础上,引入了社会地位和资源两个影响因素,通过模型的静态及动态分析,重点研究资源约束对经济系统均衡条件、动态转移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①当期资源的使用量取决于资源的边际效用、消费的边际效用和时间贴现率的大小。②消费资本比足够大或消费足够多且资本与消费的边际替代率足够小是经济系统存在鞍点均衡的必要条件。③资源消耗足够多时,消费资本比将显著下降。并从资源约束这一角度解释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失衡问题。最后从实证角度,利用协整理论验证了资源消耗与消费资本比之间的反向关系。
- 房林邹卫星
- 关键词:经济增长资源约束社会地位协整检验
- 循环经济:人与自然重复博弈的合作解被引量:3
- 2007年
- 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可以是合作的,也可以是不合作的。基于经济理性的博弈均衡在有限次博弈中常常是不合作的,而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却可以导致合作的结局。本文将博弈分析工具运用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中,如果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博弈就是无限次重复的,可以实现合作均衡,并进一步论证了循环经济是人与自然合作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人与自然重复博弈的合作解。
- 罗丽艳
- 关键词:博弈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
- 从节俭悖论到消费悖论:幸福指数下降与宏观经济面临的挑战——警惕凯恩斯主义再次大行其道被引量:4
- 2009年
- 源于凯恩斯经济学的"节俭悖论"以及鼓励消费、刺激投资的宏观经济政策会助长消费主义的盛行。然而,在一个资源短缺的时代,过度的消费导致了目的与结果的相悖。本文深入分析了消费的目的——幸福,提出了人类幸福的三个必要条件,进而剖析了现代社会中与消费目的相悖的四种消费,分别从微观、宏观和历史的视角阐释了"消费悖论"及其对凯恩斯经济学带来的新挑战。
- 罗丽艳姚芊
- 关键词:节俭悖论消费主义
- 自然资源、社会地位与经济增长——一个资源约束框架下的增长模型被引量:7
- 2008年
- 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不仅关系到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与一系列社会问题紧密相联。通过构建资源约束框架下的增长模型,可以分析自然资源和社会地位对经济系统均衡条件、动态转移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消费资本比足够大或消费足够多、且资本与消费的边际替代率足够小,是经济系统存在鞍点均衡的必要条件;当资源消耗足够多时,消费资本比会显著下降。
- 房林邹卫星
- 关键词:经济增长资源约束社会地位
- 自然资源参与分配——兼顾代际公平与生态效率的分配制度被引量:3
- 2009年
- 自然资源参与分配是维持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的制度基础,这一制度的确立在理论上需要经济学价值理论的支持。本文以人与自然共同创造价值的二元价值论为基础,阐述了自然资源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通过对分配的两个层次的分析,提出了自然资源在代偿水平的分配中应得到代偿金;剖析了西方经济学要素贡献分配论在自然资源参与分配问题上的缺陷;论证了以二元价值论为基础的要素贡献分配论是短期内兼顾公平与效率,长期内兼顾代际公平与生态效率的合理分配制度。
- 罗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