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10DFB63530)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郭正凯管自生王莎莎贺涛张雪华更多>>
- 相关机构: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南京工业大学苏州佳宏光电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 含均苯四甲酸二酰亚胺受体单元的共轭高分子的合成及其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上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通过Stille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有均苯四甲酸二酰亚胺受体单元的共轭聚合物P1~P7.该系列聚合物在常见有机溶剂中溶解性良好,在370~600 nm范围内有较强吸收.通过循环伏安法测量其LUMO能级范围在-3.66~-3.90 eV之间,HOMO能级在-5.25~-6.17 eV之间,在同类分子中接近最低值.通过改变主链中噻吩单元的数量和给电子单元,可以调节分子的能隙,使其电化学能隙在2.45~1.55 eV范围内变化.将含均苯四甲酸二酰亚胺受体单元的P1~P7应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中,作为给体材料与PC61BM共混制成本体异质结聚合物电池,器件开路电压普遍较高.其中基于均苯四甲酸二酰亚胺与二噻吩并噻咯的聚合物P7的器件,在AM 1.5 G,86 mW/cm2光照条件下,开路电压为0.72 V,短路电流为1.22 mA/cm2,能量转换效率为0.27%.
- 杨述张伟沈星星刘莹杜晓艳陈珊肖作杨震宇左启群丁黎明
- 关键词: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 不同结构与形貌的TiO_2纳米管阵列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高度有序的TiO2纳米管阵列能够减少界面复合、提高载流子定向传输效率以及增加光散射,从而使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纳米管的表面形貌和结构(如长度、壁厚、管直径和管间距)等都会对电池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采用阳极氧化的方法,用甲酰胺(FA)、乙二醇(EG)、少量的水以及氟化铵作为电解液,成功制备了具有不同粗糙度的TiO2纳米管阵列.随着FA和EG比例的不同,纳米管的管口直径在72~120nm之间变化,同时,管壁也在19—47nm之间变化.随着FA含量的增加,管壁的粗糙度也逐渐增加.将该TiO2纳米管阵列作为光阳极应用于DSSCs中,发现开路电压和壁厚密切相关,短路电流密度与管长和管间距等因素也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发不同结构的TiO2纳米管阵列在DSSCs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与实验依据.
- 郭正凯王莎莎张雪华管自生贺涛
- 关键词:开路电压电流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