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科教结合项目(2007-8)
- 作品数:3 被引量:40H指数:3
- 相关作者:阮宏椿陈福如杜宜新杨秀娟甘林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农科教结合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和抗病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19
- 2008年
-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香蕉枯萎病的生物防治和抗病育种研究进展,并对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和抗病育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将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和抗病育种有效结合,对实施香蕉枯萎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 杨秀娟杜宜新甘林阮宏椿陈福如
-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抗病育种
- 香蕉枯萎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利用研究
- 是世界香蕉种植生产大国之一,然而,在全球香蕉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面临着有史以来香蕉枯萎病最严重的威胁和挑战.目前生物防治在综合控制香蕉枯萎病体系中的作用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开展香蕉枯萎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
- 马红娟杨秀娟李科杜宜新阮宏椿陈福如
-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拮抗细菌防病定殖促生
- 香蕉品种对枯萎病菌感病性与对病菌毒素敏感性之间的相关性被引量:8
- 2010年
- 为明确香蕉品种对香蕉枯萎病菌感病性与对病菌粗毒素敏感性之间的相关性,采用根部病菌孢子接种测定了36份香蕉品种苗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的感病性,以及采用植株根部和叶片毒素处理测定了5份香蕉品种苗对病菌粗毒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天宝角蕉(AAA)、柴蕉(AAA)、广粉1号(AAB)和贡蕉(AA)表现抗病,哥斯达黎加蕉(AAA)和抗枯5号(AAA)表现中抗;感病品种对毒素的敏感性高于抗病品种。通过香蕉不同品种的病情指数、萎蔫指数和叶片损伤面积的差别分析,发现香蕉苗期对枯萎病菌感病性与对病菌粗毒素敏感性之间存在正相关性,60d龄期的假植苗病情指数与其叶片损伤面积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因而叶片毒素处理法测量香蕉假植苗中部叶片损伤面积可作为一种快速区别香蕉抗病能力的有效方法。
- 杨秀娟杜宜新陈福如甘林阮宏椿
- 关键词:香蕉品种敏感性
- 拮抗细菌对香蕉枯萎病菌的离体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14
- 2008年
-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对香蕉枯萎病菌有拮抗作用的细菌6株:B05、B23、B44、B105、B133和B146,测定其抑菌带宽度达10~15mm。拮抗细菌的发酵液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83.71%~88.76%,而经高温灭活的发酵液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16.85%~33.48%;拮抗菌的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74.72%~87.36%;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15.30%~37.64%。拮抗细菌发酵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能有效地抑制病菌孢子萌发,且浓度越高,抑制能力越强。拮抗菌株B05抑菌作用最稳定、抑菌活性最高,菌株B44抑制孢子萌发效果最好。
- 马红娟杨秀娟阮宏椿杜宜新陈福如
- 关键词:拮抗细菌香蕉枯萎病菌抑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