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项目(2007jql090)

作品数:2 被引量:65H指数:2
相关作者:季长路郭玉宝刘同山裘爱泳汤斌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江南大学安徽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油茶籽
  • 2篇茶籽
  • 1篇盐效应
  • 1篇油茶
  • 1篇油茶籽油
  • 1篇油脂
  • 1篇水代法
  • 1篇水代法提取
  • 1篇提油
  • 1篇提油率
  • 1篇农产
  • 1篇农产品
  • 1篇清油
  • 1篇籽油
  • 1篇萃取
  • 1篇茶油
  • 1篇茶籽油

机构

  • 1篇江南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工程科技...
  • 1篇安徽工程大学

作者

  • 2篇郭玉宝
  • 2篇季长路
  • 1篇汤斌
  • 1篇裘爱泳
  • 1篇薛正莲
  • 1篇屠康
  • 1篇刘同山
  • 1篇郭瑞

传媒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盐效应辅助水相萃取油茶籽油的工艺被引量:14
2010年
为克服油脂水相萃取时乳化严重而清油得率低的问题,采取了盐效应辅助水相萃取油茶籽油的新工艺。以碳酸钠溶液为萃取剂,考察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振荡速度对油茶籽油清油得率的影响,并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得到利用碳酸钠的盐效应水相萃取油茶籽油的优化工艺参数为:液料比为3.39mL/g,提取时间1h,提取温度65℃,震荡速度140r/min。在该最优条件下,油茶籽油清油得率可达96.33%。由此说明,盐效应可明显防止油茶籽油水相萃取时乳液的形成,显著提高其清油得率,同时也为提高其他油脂水相萃取时的清油得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郭玉宝屠康薛正莲季长路郭瑞
关键词:农产品萃取油茶籽油盐效应清油
水代法从油茶籽中提取茶油的工艺被引量:54
2008年
研究水代法提取油茶籽油的可行性和工艺条件,试图为茶油生产提供新的途径。将脱壳去皮的茶籽仁磨碎后兑浆提取,经离心分离得茶油。以提油率和清油收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三水平四因素的正交试验,确定了水代法提取茶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料比4.5︰1(mL/g),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150min,浆液pH值9.0。验证试验显示,优化条件下茶籽提油率可达80.28%,清油收率可达90.19%,在试验条件下所得工艺参数可靠。此工艺的确定表明水代法提取油茶籽油是可行的,可作为提取茶油的一种新方法。
郭玉宝汤斌裘爱泳季长路刘同山
关键词:油脂茶油水代法提取油茶籽提油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