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30040)

作品数:32 被引量:125H指数:7
相关作者:胡三觉徐健学段玉斌谢勇杨红军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生物学
  • 13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8篇神经元
  • 10篇背根
  • 9篇背根节
  • 8篇自发放电
  • 6篇混沌
  • 6篇分岔
  • 6篇背根节神经元
  • 5篇癫痫
  • 4篇神经节
  • 4篇近似熵
  • 3篇电生理
  • 3篇神经病
  • 3篇神经病理
  • 3篇神经病理性
  • 3篇神经病理性痛
  • 3篇神经放电
  • 3篇膜片
  • 3篇膜片钳
  • 3篇脑电
  • 3篇间期

机构

  • 29篇第四军医大学
  • 10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29篇胡三觉
  • 8篇徐健学
  • 7篇段玉斌
  • 7篇邢俊玲
  • 6篇杨红军
  • 6篇韩晟
  • 5篇谢勇
  • 4篇菅忠
  • 4篇段建红
  • 4篇王玉英
  • 3篇杨瑞华
  • 3篇康艳梅
  • 3篇杨晶
  • 3篇万业宏
  • 2篇洪灵
  • 2篇王文挺
  • 2篇王晓斌
  • 2篇谭宁
  • 2篇雷革胜
  • 2篇贺书云

传媒

  • 9篇生物物理学报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物理学报
  • 2篇生理科学进展
  • 2篇生理学报
  • 2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力学学报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动力学与控制...
  • 1篇Neuros...
  • 1篇第七届全国非...

年份

  • 1篇2006
  • 7篇2005
  • 12篇2004
  • 6篇2003
  • 7篇2002
  • 2篇200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兴奋性细胞混沌放电区间的识别机理被引量:9
2003年
在神经起步点记录到加周期分岔过程的生理实验数据 ,在对此分岔过程中位于周期n爆发和周期 (n + 1)爆发之间的混沌的峰峰间期数据检测不稳定的周期轨道时 ,发现从靠近周期n爆发的混沌的峰峰间期数据中 ,可以检测出不稳定的周期n轨道 ;而从靠近周期 (n + 1)爆发的混沌的峰峰间期数据中 ,不仅可以检测出不稳定的周期 (n+ 1)轨道 ,还可以检测出不稳定的周期n轨道 .针对该现象 ,借助于Sherman建议的胰腺 β细胞模型 ,从非线性动力学角度给出了理论解释 .指明了由鞍结分岔和倍周期分岔分别产生第一类阵发和第三类阵发为出现该现象的直接原因 ,阐明了该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从而揭示了通过检测不稳定的周期轨道 ,来识别混沌放电区间在加周期分岔过程中所处的位置的识别机理 。
谢勇徐健学康艳梅胡三觉段玉斌
关键词:生理实验神经动力学混沌分岔峰峰间期
皮层脑电的非线性降噪被引量:2
2003年
引入基于对非线性动力学局部线性拟合的局部投影非线性降噪方法对Spragure Dawley大鼠的皮层脑电进行降噪 .为了提高降噪效果 ,利用返回图法对皮层脑电降噪时所需要的最佳局部邻域尺度进行了估计 .首先以被 5 0 %的高斯白噪声污染的Lorenz方程x轴为例进行降噪 ,说明根据降噪理论所编写的计算程序的正确性 .然后将此降噪方法分别应用于被麻醉的大鼠的皮层脑电和青霉素溶液诱发癫痫发作的皮层脑电时间序列 。
谢勇徐健学康艳梅杨红军胡三觉
关键词:皮层脑电噪声时间序列分析混沌信号癫痫
育亨宾对慢性压迫背根节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兴奋作用
2001年
采用离体灌流背根节 (dorsalrootganglion ,DRG)和单纤维记录神经元自发放电的方法 ,观察到育亨宾对受损DRG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呈现兴奋作用 ,并初步研究了其发生机制。用外源性育亨宾 (10 μmol/L)灌流损伤的DRG时 ,在 2 2个有自发放电的DRG神经元中 ,有 18个神经元产生明显反应。育亨宾对损伤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兴奋作用 ,可被α1 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哌唑嗪 (5 μmol/L)明显阻断。用 6 羟多巴胺化学性交感神经切断和胍乙啶耗竭交感末梢后 ,育亨宾的兴奋作用均明显减小。结果表明 :育亨宾阻断交感节后神经末梢上的α2 肾上腺素能受体 ,引起去甲肾上腺素 (norepinephrine,NE)的释放 ;释放的NE作用于损伤DRG神经元上的α1 肾上腺素能受体 ,而对受损神经元自发放电呈现兴奋作用。提示交感节后神经末梢可能存在一种持续性抑制NE释放的新机制 。
徐晖胡三觉
关键词:育亨宾自发放电背根节传入神经元DRG
心脏对异丙肾上腺素反应性与心搏间期近似熵的关系被引量:3
2002年
在正常新西兰兔测得心搏间期近似熵较大 ,阿托品阻断后心搏间期近似熵下降的基础上 ,观察兔心脏在上述两种状态下对异丙肾上腺素反应的差距。结果显示 :在正常时 ,心脏对0.2 μg/kg,0.4μg/kg,0.6 μg/kg异丙肾上腺素的反应性均强于应用阿托品后 ,并有显著差异P<0.05 ;待阿托品作用部分消除后 ,心脏对异丙肾上腺素的反应性也部分恢复。表明心搏间期复杂性越大对异丙肾上腺素反应越敏感 ,支持“非周期敏感”是可兴奋细胞。
贺书云胡三觉王贤辉韩晟
关键词:心脏异丙肾上腺素反应性近似熵敏感性
电压门控钠通道在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5年
电压门控钠通道 (VGSC)在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生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非特异性的通道阻断剂是神经病理性痛的一种治疗手段 ,但由于可能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而限制了其使用。最近研究揭示了几种主要在外周感觉神经系统中表达的VGSC的亚型与神经病理性痛密切相关 。
董辉胡三觉
关键词:电压门控钠通道神经病理性痛阻断剂
乌头碱对受损背根节神经元自发放电的作用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钠通道失活门抑制剂乌头碱(aconitine)对受损背根节(DRG)神经元不同模式的背景放电的作用.方法:在大鼠DRG慢性压迫模型上记录A类单纤维自发放电,观察和分析乌头碱作用下动作电位峰峰间期序列(ISI)的变化及特征.结果:在大鼠L5DRG浸浴乌头碱(10~200μmol/L)后,80%簇放电(bursting)和70%不规则放电(irregular)逐渐转化为持续的周期放电;91%周期放电(period)只表现为放电频率的不断增加,并没有发生放电模式的转化.对于静息的神经元,乌头碱则不能引发放电.结论:在阻断钠通道失活门之后,受损DRG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可以发生模式转化,并且乌头碱对DRG神经元的作用具有活动依赖性.
段建红杨瑞华胡三觉
关键词:乌头碱背根节电生理学
混沌和周期的交感神经刺激对大鼠受损背根节神经元放电的影响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研究受损背根节(DRG)神经元对不同时间序列的交感神经刺激反应.方法采用单纤维记录神经元自发放电的方法,在DRG慢性压迫模型上,电刺激腰交感神经干,比较受损DRG神经元对周期和混沌的交感神经刺激的反应.结果慢性压迫DRG中存在交感-感觉耦联现象.受损DRG神经元对交感神经刺激的反应随刺激频率(在5~20Hz范围内)的增加而增大(p<0.01).将刺激平均频率和刺激强度相同而刺激时间序列不同的交感神经刺激引起受损DRG神经元的反应进行比较发现,混沌的交感神经刺激引起的反应比周期的交感神经刺激引起的反应大(P<0.01).结论除刺激频率外,交感神经刺激的时间序列是影响受损DRG神经元反应的重要因素,混沌刺激引起的效应比周期刺激效应强,突触前神经元的混沌放电比周期放电可引起更大的突触后效应,神经元的混沌放电可能是神经传递信息的一种有效形式.
杨红军胡三觉
关键词:交感神经神经元自发放电
加巴喷丁对受损背根节A类神经元自发放电和阈下膜电位振荡的影响
<正>加巴喷丁是近年来用于神经病理痛治疗的抗惊厥药物,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加巴喷丁可减轻神经病理痛动物模型的触诱发痛,机械/温度痛觉过敏和福尔马林诱导的炎性痛等症状,临床病例研究也显示加巴喷丁对于慢性神经痛患者有效,且副作用...
杨瑞华邢俊玲段建红胡三觉
关键词:加巴喷丁自发放电背根节神经元神经病理性痛
文献传递
藜芦碱和乌头碱在受损背根节神经元诱发不同的放电模式(英文)被引量:9
2005年
为了研究钠通道失活门阻断后受损背根节神经元放电模式的变化特征,在大鼠背根节慢性压迫模型上采用单纤维技术记录A类神经元的自发放电。藜芦碱和乌头碱是钠通道失活门的抑制剂,但二者作用于不同的位点,前者结合于D2-S6,后者结合于D3-S6。我们比较了这两种试剂引发的放电模式。结果发现,在同一神经元,藜芦碱(1.5-5.0μmol/L)可以引起放电峰峰间期的慢波振荡,即峰峰间期由大逐渐减小,然后又逐渐增大,形成重复的振荡波形,每个振荡持续约数十秒至数分钟;而乌头碱(10-200μmol/L)则引起强直性放电,即峰峰间期逐渐减小,然后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这两种不同的放电模式不因背景放电或试剂浓度的不同而发生明显的改变。实验结果表明,藜芦碱和乌头碱在受损的背根节神经元可以引发不同的放电模式,这可能与它们结合于钠通道上不同位点的抑制作用有关。
段建红邢俊玲杨晶胡三觉
关键词:背根节放电模式藜芦碱乌头碱钠通道
皮层脑电时间序列的相空间重构及非线性特征量的提取被引量:37
2002年
对麻醉的SD大鼠在癫痫发作前后两种状态的皮层脑电 (ECoG)的时间序列 ,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和分析技术 ,使得大量的ECoG时间序列得以正确的分析 ,并得出重要的结论 .首先利用延时坐标法重构吸引子 ;计算互信息函数 ,取互信息函数第一次达到最小值的延时为重构延时时间 ,提出将伪邻点法和Cao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最佳嵌入维数 .然后采用非线性预报和替代数据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ECoG为混沌时间序列 ,从不同角度得出了ECoG不是低维混沌的结论 .在ECoG相空间重构的基础上 ,计算了最大Lyapunov指数 (LLE) .应用了近似熵这一标量对ECoG进行刻画 ,计算结果表明 :癫痫发作前的皮层脑电的最大Lyapunov指数和近似熵都明显地高于癫痫发作后的 ,这可能为理解癫痫发病机理 ,预报癫痫发作和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 .
谢勇徐健学杨红军胡三觉
关键词:皮层脑电最大LYAPUNOV指数近似熵癫痫病相空间重构时间序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