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DB201103093)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杨俊虎许瑛罗健将彭浪草侯秉铎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航空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弹射
  • 2篇弹射座椅
  • 2篇有限元
  • 1篇弹射救生
  • 1篇有限元法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联锁
  • 1篇联锁装置
  • 1篇ANSYS

机构

  • 2篇南昌航空大学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许瑛
  • 2篇杨俊虎
  • 1篇侯秉铎
  • 1篇彭浪草
  • 1篇罗健将

传媒

  • 1篇机械设计
  • 1篇机械科学与技...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ANSYS的弹射座椅联锁锁臂的变形分析及改进措施被引量:1
2012年
从弹射座椅联锁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其各组成机构工作顺序入手,分析联锁装置的打火机构提前工作的原因,建立联锁装置中的关键零件锁臂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仿真分析,明确了锁臂上的最大变形量出现的部位,并找到了锁臂上强度薄弱的危险部位,提出了在保留原联锁装置的各组成不变的前提下的锁臂结构尺寸改进方案,对改进后的锁臂进行变形及应力分析。结果表明,锁臂端部的最大变形量较改进前有所减小,强度薄弱部位的应力明显降低,验证了文中提出的改进方案的有效性,为联锁装置关键零部件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许瑛杨俊虎侯秉铎彭浪草
关键词:弹射座椅有限元
弹射座椅联锁装置锁臂的有限元分析及结构设计被引量:2
2012年
针对弹射座椅联锁装置中关键零件因失效而导致弹射救生失败的问题,在联锁装置主要机构运动分析的基础上,将有限元法引入到锁臂结构的模型分析中,对其进行变形仿真分析,得到锁臂模型在加载后的合位移云图和等效应力云图,明确了变形量过大可能是锁臂失效的原因之一。为此,提出了锁臂结构设计的新方案,通过仿真分析并与之前锁臂的分析进行比较,发现锁臂端部的应变明显变小,验证了新方案的可靠性,为联锁装置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必要的探索,对提高弹射座椅的安全性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杨俊虎许瑛罗健将
关键词:弹射救生有限元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