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DG2006044)
- 作品数:15 被引量:242H指数:9
- 相关作者:阮文权严群邹华赵明星王寿权更多>>
-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上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碱处理对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氢的强化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采用碱处理对厨余物进行产氢强化研究,考察了碱处理对厨余垃圾水解的促进作用、处理后厨余垃圾产氢情况、产氢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变化及代谢产物的主要来源等。结果表明,碱处理后厨余垃圾的水解效果得到提高,其中pH=13处理后的有机质总质量浓度和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为1 896.49 mg/L和5 040.2 mg/L,分别比空白提高了2.67倍和1.08倍;经pH=12和13处理后的厨余垃圾产氢量有较大幅度提高,达到79.17 mL/gVSS和105.37 mL/gVSS,分别比空白提高了1.75倍和2.66倍,而且产氢量随碱处理pH值的升高而增加;厨余垃圾发酵后的代谢产物浓度反映出本试验为丁酸型发酵;对产氢过程中有机质代谢情况的研究表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是产氢过程中微生物优先利用的底物。
- 赵明星严群阮文权徐岩
- 关键词:环境工程碱处理厨余垃圾氢气厌氧发酵
- pH调控对厨余物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8年
- 利用间隙调控pH的方法研究不同pH下厨余物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情况。结果表明,当反应前期将pH控制为5、6时,相应反应瓶中沼气产量有明显的提高。其中,pH控制为6的反应瓶中沼气量最大,每g挥发性固体产气236.1 mL,比空白试样提高了4.48倍。同时,该反应瓶中甲烷体积分数高达75.58%。从对各反应瓶中污泥所含辅酶F420以及胞外聚合物(EPS),质量分数测定结果来看,F420以及w(EPS)的变化与沼气产量呈正相关。
- 赵明星严群阮文权邹华徐岩
- 关键词:厌氧发酵PH沼气
- 蓝藻猪粪共发酵产沼气及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6
- 2008年
- 对蓝藻与猪粪分批混合发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猪粪与蓝藻总固体(TS)质量比例在3∶7时产气效果最好,发酵最佳初始pH为8.0。在整个反应中,产沼气潜力分别为175 mL/g、546 mL/g、560 mL/g,发酵出料中总氮含量为2.2 g/L,总磷含量为0.14 g/L,未检出藻毒素,可以作为肥料使用。对发酵的生化产沼气潜力(BMP)的研究结果表明,最终甲烷产量B0为302.5 mL/g,反应速率常数k为0.144 d-1,整个产甲烷的过程与Cheynoweth方程的相关系数R2为0.976 7,能够用Cheynoweth方程较好反映蓝藻与猪粪混合产甲烷的规律。
- 王寿权严群阮文权
- 关键词:蓝藻猪粪厌氧发酵沼气
- 一株硫化物氧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和脱硫效果初步验证被引量:5
- 2008年
- 从无锡市某硫酸厂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一株具有硫化物氧化能力的细菌,对该细菌的16S rDNA序列进行测定,并根据16S rDNA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TL-1与硫杆菌属有较高的同源性,与那不勒斯硫杆菌(Thiobacillus neapolitanus)同源性为95.3%,结合菌落、细菌形态鉴定菌株为硫杆菌属(Thiobacillus),并命名为TL-1。同时,对TL-1的脱硫效率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硫化物为惟一硫源且其质量浓度分别为60,120,180,240 mg/L时,4 h时硫化物去除率分别达到87.92%、71.25%、63.45%和13.31%。
- 闫旭马忠良严群阮文权
- 关键词:脱硫能力
- 普洱茶渥堆过程中微生物对其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31
- 2008年
- 简要介绍了普洱茶的历史含义和固态发酵的工艺流程,重点介绍了普洱茶固态发酵的机理以及在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数量和各种理化指标的变化。同时还提出了利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推动普洱茶固态发酵技术发展的可能性。
- 黄振兴赵明星阮文权严群
- 关键词:普洱茶微生物微生物分子生态学
- 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0
- 2007年
- 研究了氨水预处理秸秆、秸秆粉碎、接种量、接种污泥含水率、反应温度以及氮源等对农作物秸秆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作物秸秆厌氧消化产甲烷的适宜条件是:用质量分数10%的氨水预处理,秸秆长度8 cm,接种量1:1.5(干物质质量比),接种污泥含水率91.7%,反应温度35℃,尿素添加量为秸秆用量的0.5%。在厌氧的条件下,农作物秸秆在厌氧消化反应容器中的停留时间为13~15 d,每克秸秆可以制取甲烷92.33 mL,可实现能量回收。
- 南艳艳邹华严群阮文权
- 关键词:厌氧发酵沼气甲烷预处理
- 生物法生成单质硫过程中氧化还原电位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采用升流式好氧反应器,接种实验室自行培养的排硫硫杆菌,进水硫化物质量浓度为343~356mg/L,在不同容积负荷下,研究不同氧化还原电位(ORP)对硫化物生物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ORP为(-260±10)mV时,硫化物去除率均达95%以上;随着ORP的降低,硫化物去除率和硫酸根生成率均呈下降趋势;不同容积负荷下,控制合适的ORP均可得到单质硫的最大生成率。
- 王庭严群阮文权邹华
- 关键词:硫化物氧化还原电位容积负荷单质硫
-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沼气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7
- 2009年
- 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剩余污泥固态法厌氧消化产沼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产气量和甲烷含量。其中,经酶法处理后,剩余污泥前4 h产气速率最快,平均每小时为3.29 mL/g;经热处理后,剩余污泥累积产气量最多,为45.80 mL/g,比对照提高了230%;而经微波处理后,剩余污泥所产沼气中甲烷质量分数最高,为62.26%,比对照增加了130%。
- 高瑞丽严群邹华阮文权
- 关键词:剩余污泥厌氧消化预处理甲烷
- 不同预处理对颗粒污泥利用厨余物产氢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介绍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提高厌氧颗粒污泥利用餐厨余物产氢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热处理法、微波处理法和甲烷抑制剂法对产甲烷厌氧颗粒污泥进行预处理,在产气高峰测定气体成分,终止反应后测定反应物中有机酸成分以及脱氢酶活性等生化指标。[结果]3种预处理方法对提高产氢效率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热处理的最适条件为:在121℃处理15~20 min或80~100℃处理30 min,氢气含量可达54%;微波处理的最适条件为:微波功率70 W,处理时间6 min,H2含量可达50%左右;甲烷抑制剂(BES)处理的最适条件为:BES剂量1.0 g,氢气含量可达45%。[结论]热处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预处理方法。
- 许之扬严群阮文权阮文叔邹华唐蕾唐蕾
- 关键词:颗粒污泥产氢厌氧发酵
- 产2,3-丁二醇的产气肠杆菌株的诱变和筛选被引量:5
- 2008年
- 以产气肠杆菌为原始菌株,采用紫外线、亚硝基胍复合诱变进行诱变育种,以产酸圈和产物耐受相结合的筛选方法,获得了1株高产2,3-丁二醇的优良突变菌株,其产量达到24.20 g/L,比原始菌株(6.28 g/L)提高了3.8倍,且遗传性质稳定。该诱变方法和筛选方法目标明确,易操作,对于其他具有工业应用价值菌株的筛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赵世敏严群阮文权邹华
- 关键词:产气肠杆菌诱变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