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334) 作品数:18 被引量:392 H指数:11 相关作者: 张增祥 赵晓丽 亢庆 于嵘 吴炳方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学研究院 江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农业科学 更多>>
面向应用的海量高光谱影像处理与分析系统集成与实践 被引量:5 2005年 论述了基于VC++6.0平台开发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处理与分析系统H IPAS V1.0TM系统关键技术与总体架构,详细讨论了面向海量高光谱影像数据框架设计和针对行业应用的系统集成思路。给出了基于航空平台的高光谱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的处理流程和业务模式。解决了海量遥感影像的处理、分析以及地表参量反演等关键问题,并针对具体行业应用(如水环境监测,植被生长监测,岩石矿物填图)提供基础支撑平台。并给出了H IPAS V1.0TM系统典型的应用实例。 胡兴堂 张兵 李俊生 郑兰芬 童庆禧关键词:高光谱遥感 环境监测 系统集成 基于MODIS产品的区域土壤遥感分类研究——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12 2007年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境为研究区域,采用中高分辨率MODIS遥感数据和地形数据,在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库的支持下,采用自动分类方法,探讨了遥感技术在常规土壤调查工作受限制的干旱地区进行土壤调查的效果和适用性。研究中使用了MODIS地表反射率、植被指数、地表昼夜温度等数据产品,提取了多种图像特征,并结合了DEM生成的地形参数。研究区土壤分类系统在发生学分类的基础上集合遥感信息特征进行了调整,形成了具有26个土壤类型及特殊地表覆被的土壤遥感分类系统。经分类试验,总体精度为70%左右。 亢庆 张增祥 赵晓丽关键词:遥感 MODIS 土壤分类 干旱区 基于遥感技术的干旱区土地盐碱化分级 被引量:16 2006年 通过分析干旱区土地盐碱化环境的地表景观特征和遥感信息特征,基于SPOT、ASTER多平台多波段遥感数据和DEM、土壤样品分析数据等多源数据,采用光谱角度制图(SAM)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对实验区土地盐碱化程度进行了分级制图。该方法对常规数据的依赖性较小,适于西部干旱地区的土地盐碱化快速监测和评估。 亢庆 张增祥 赵晓丽 于嵘关键词:遥感 土地盐碱化 干旱区 应用MODIS影像估测太湖水体悬浮物浓度 被引量:23 2007年 以太湖为研究区域,同步获取悬浮物浓度实测数据、水体反射光谱数据和MODIS卫星影像数据,构建基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悬浮物遥感估测模型。为了削弱大气效应,对MODIS影像了进行了粗略大气纠正。通过悬浮物特征光谱分析,将MODIS各敏感波段及波段组合与悬浮物浓度实测值进行相关分析,并应用实测光谱数据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建立半经验反演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评价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MODIS影像可以很好地对大型内陆湖泊的悬浮物浓度进行遥感估测。250 m波段2 500 m波段4与1 000 m波段14是探测悬浮物的敏感波段。波段组合上,500 m组合因子r4/r3、r4-r3估测悬浮物含量的精度很高,适于构建反演模型;1 000 m波段8、11、131、4的多元组合也是构建模型的较好选择(R2均不低于0.85)。 祝令亚 王世新 周艺 阎福礼 杨龙元关键词:悬浮物浓度 MODIS影像 太湖 水体 基于WebGIS的社会经济专题查询系统的研究——以三峡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社会经济专题为例 被引量:1 2006年 三峡库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受到了政府及公众的关注,建立三峡库区的社会经济专题查询系统对分析和反映库区社会经济动态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三峡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的需求和社会经济专题的特点,对系统功能进行了设计,并采用.NET技术和ArcIMS开发工具实现了三峡库区的社会经济专题查询分析。本文分析了WebGIS在社会经济专题中的应用优势,并对系统功能、建设流程、关键技术等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罗治敏 吴炳方 马新辉关键词:WEBGIS 三峡工程 利用MODIS数据进行植被水监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2004年 植被水的监测始于对森林、草原火险评估的需要 ,另一方面 ,植被水的丰富程度也间接反映了当地土壤含水量状况 ,是当地干旱状况的一个重要指示。水是生命之源 ,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巨大。因而对于农业区作植被水的监测 ,可以了解到区域植被供水状况信息。本研究正是基于上述的想法 ,以黄淮海农业区作为试验样区 ,对新型MODIS传感器的数据 ,应用GVMI指数模型 ,反演出植被水含量信息。比较植被水含量与当地降水量之间的关系 ,初步分析了植被水含量与区域旱情状况之间的关联性。 张蓓 王世新 周艺 周伟奇关键词:MODIS数据 太湖梅梁湾水体重金属浓度的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5 2010年 2003年10月~2005年8月期间,对太湖梅梁湾及其南部湖心区水域水体的重金属浓度进行了监测;探讨了重金属元素(Al、Ba、Ca、Co、Cu、Fe、K、Mg,Mn、Na、Ni、Pb、Si、Sr、Zn)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了不同重金属元素在不同季节和区域的浓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整个监测时段,全湖区Al、Fe、Ba、Sr、K、Na浓度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193.55%.241.15%、1.91%、0.48%、21.35%、20.88%;而Zn、Co、Cu、Mn,Ni、Ca、Mg、Si浓度则有一定的降低,降幅分别为8.28%、54,55%、43.82%、47.75%、32.34%、5.51%、9.35%、70.41%;Pb的浓度基本保持恒定。除Ni,Pb外,水体中各个重金属元素的平均浓度均达到了生活饮用水标准。参照有关标准进行了水体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太湖水质较好,水体中基本上不存在有毒重金属生态污染风险。 李聪聪 成小英 张光生 杨龙元 唐静杰关键词:太湖 重金属 水质 水平和垂直尺度乔、灌、草覆盖度遥感提取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2005年 植被覆盖及其变化是区域生态系统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而植被覆盖度是植物群落覆盖地表状况的一个综合量化指标,是生态模型、碳循环、水循环模型等的重要特征参量。传统的植被覆盖度是指一定尺度下所有植被(乔、灌、草)覆盖的综合反映值,当考虑植被垂直方向的异质性,垂直尺度的乔、灌、草覆盖度提取为定量化准确衡量生态环境、全球气候变化等领域提供更具有生态意义的植被参量。目前,遥感大面积估算水平尺度乔、灌、草覆盖度已有比较成熟和可靠的算法,主要方法有:植被指数法、回归分析法、分类决策树法、神经网络法、像元分解模型法、物理模型反演法等,其估算精度基本能达到应用要求。植被垂直方向的异质性给垂直尺度乔、灌、草覆盖度遥感提取带来较大挑战,垂直尺度上的乔、灌、草覆盖度遥感提取的研究在欧美等国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开展,在国内则处于起步阶段。遥感提取垂直尺度乔、灌、草覆盖度的主要手段有:激光雷达(LI-DAR)、多角度遥感以及两层结构冠层反射模型反演。综述了水平尺度和垂直尺度上乔、灌、草覆盖度遥感提取的最新进展,比较和分析主要的遥感提取方法、模型和现存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黄健熙 吴炳方 曾源 田亦陈关键词:遥感提取 作物冠层BRDF的Monte Carlo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7 2006年 该文构建了光子在作物冠层传输的随机过程,采用蒙特卡罗(M on te C arlo)方法模拟了作物冠层BRDF。对比蒙特卡罗模型和M CRM模型,分析了叶倾角(LAD)与叶面积指数(LA I)对两模型BRDF的影响,并对其中的变化给出了合理的解释。研究表明,两模型虽然在模拟的BRDF数值上有一定差异,但在不同LAD和LA I对BRDF的变化趋势上达到了较好的一致性。最后,用实测BRDF数据验证和分析蒙特卡罗模型,结果表明,蒙特卡罗模型与实测BRDF较为吻合,蒙特卡罗模型可以作为其他作物冠层BRDF前向模拟的有效验证工具。 黄健熙 吴炳方 田亦陈 曾源关键词:作物冠层 蒙特卡罗方法 土壤盐碱化遥感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2005年 对近年来国内外遥感监测土壤盐碱化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并从土壤盐碱化遥感信息特性和影响因素、各种遥感数据源、数据处理方法和研究热点等方面做了总结。土壤盐碱化的遥感方法和传统方法可获取多源的数据,包括来自多平台遥感的光谱数据、地面实测和实验室分析数据、其它研究手段得到的地理相关数据以及历史资料等。在G IS技术支持下的多源数据集成方法可对土壤盐碱化进行定量探测,在土壤盐碱化遥感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亢庆 于嵘 张增祥 赵晓丽关键词:遥感 土壤 盐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