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5AA601010-03)

作品数:11 被引量:132H指数:7
相关作者:杨仁斌冯国禄温东辉李璐蔡可兵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北京大学吉首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氮磷
  • 3篇稻田
  • 2篇滇池
  • 2篇动态特征
  • 2篇污染
  • 2篇减排
  • 2篇耕作
  • 2篇耕作模式
  • 2篇
  • 1篇氮磷含量
  • 1篇氮磷流失
  • 1篇氮磷流失特征
  • 1篇稻田土
  • 1篇稻田土壤
  • 1篇底泥
  • 1篇底泥污染
  • 1篇底泥污染物
  • 1篇滇池流域
  • 1篇侗族
  • 1篇多级土壤渗滤...

机构

  • 6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吉首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环境保护部华...

作者

  • 6篇杨仁斌
  • 5篇冯国禄
  • 2篇李璐
  • 2篇温东辉
  • 2篇丁孟
  • 2篇蔡可兵
  • 1篇谢曙光
  • 1篇邹冬生
  • 1篇李超
  • 1篇黄博
  • 1篇许振成
  • 1篇龚军慧
  • 1篇虢清伟
  • 1篇高航
  • 1篇吴为中
  • 1篇魏才倢
  • 1篇谌建宇
  • 1篇廖柏寒
  • 1篇朱擎
  • 1篇骆其金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生态环境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第一次经济革命的人类行为与环境生态反应
2014年
工业革命以来现代人类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回归自然,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时代的主题之一。作者从人类进化与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和研究了第一次经济革命最具革命性的内涵:通过对第一次经济革命所引起的社会显著变化的研究,即通过对种植和豢养的出现和普及的研究,揭示了经济革命的本质。研究表明,第一次经济革命的本质是人类行为革命。因为人类行为是这场革命发生的具体承担者和直接执行者。只有人类行为的革命性创造,即人类从采集和狩猎的劳动转而从事种植和豢养的劳动,才有"种植和豢养"劳动方式的出现。纵观生物圈所有动物进化和发展的历史,人类主体行为的这一变化是独一无二的,它不是动物的本能,而是人类的伟大创造。从此,人类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并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同时也向"种群调节"的自然法则说"不"。研究还表明,从采集和狩猎到种植和豢养的生存方式的改变,所引起的自然环境的生态变化是可逆的。在第一次经济革命发生的过程中以及革命发生后,人类与自然处于和谐的状态中。第一次经济革命的本质及环境生态反应的研究,对现代经济活动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面对自然法则,我们并不是无能为力,我们可以能动地遵守。正如第一次经济革命那样,人类不但能动地遵守了自然规律,而且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完成人类主体行为的革命;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我们应该站在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立场,客观地审视科学技术的理性有限性,将科学技术的理性有限性与环境的生态要求嵌入科技创造与运用的战略和结构中去。
唐非刘颖杨仁斌邹冬生
关键词:农业革命
两段式沸石多级土壤渗滤系统强化脱氮试验被引量:15
2009年
针对两段式沸石多级土壤渗滤系统(MSL)第2段(缺氧段)反硝化不足的问题,采取分段进水的方式,探讨处理生活污水和受污染河流时,MSL系统的强化脱氮效果.结果表明,在分段进水后,MSL系统TN平均去除率提高26%,缺氧段反硝化能力明显提高,但仍存在最终出水NO3--N平均去除率为负值的问题.进一步将进水C/N从0.8增加到2.5后,MSL系统TN去除率从53.7%上升到89.4%,说明适宜的进水C/N是决定MSL系统氮去除能力的因素之一.分段进水对MSL系统有机物和磷的去除效果无明显影响。
魏才倢朱擎吴为中高航李超
关键词:多级土壤渗滤系统强化脱氮沸石
以有机污染为主的河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34
2007年
借鉴国外污染河流治理与修复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当前严重的河流污染形势,介绍了以有机污染为主的河流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根据污染河水处理系统与河道的相对空间关系,河流治理技术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将河水引出河道水系,引入附近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的异地处理法,其中截污工程是异地处理法的关键;第二类是在河道内建设处理系统,沿程进行河水净化的原位处理法,如河道内的曝气法、投菌法、生物膜法和化学法等;第三类是在河岸带上建设处理系统,将河水分流其中进行处理的旁路处理法,如建于河岸上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氧化塘以及多种形式的生物床或生物反应器等,旁路处理法起着人工强化河岸带的作用,是目前受污染河流治理中值得关注的一条新思路。受污染河流的具体处理方法及空间位置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温东辉李璐
关键词:污染河流截污工程
曝气复氧对滇池重污染支流底泥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被引量:27
2008年
利用模拟试验方法,研究和探讨了河道曝气复氧对滇池重污染支流底泥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曝气复氧会导致上覆水体pH值上升0.6~1.0;(2)曝气复氧对上覆水体中TN、TP的质量浓度影响相似,在好氧处理条件下呈下降趋势,而在不曝气的对照处理中呈持续上升趋势,两种状况上覆水体TN、TP的平均变化速率分别为:.0.156mg·L^-1·d^-1.0.060mg·L^-1·d^-1和0.414mg·L^-1·d^-1、0.036mg·L^-1·d^-1;(3)上覆水体中COD的质量浓度在好氧和对照两种处理条件下,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变化趋势,前者先上升后下降,而后者先下降后上升,平均变化速率分别为-0.361mg·L^-1·d^-1和0.314mg·L^-1·d^-1;(4)曝气复氧可抑制河道底泥向上覆水释放污染物质,适合于重污染河道水体修复。
谌建宇许振成骆其金廖柏寒虢清伟黄博
关键词:曝气复氧底泥
模拟蓄水条件下土壤氮磷的变化及固定作用
2010年
采用室外微区模拟试验,在3、6和9cm3个不同蓄水深度处理条件下,对稻田土壤氮磷的变化动态及固定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铵氮(NH4+-N)、硝氮(NO3--N)和总磷(TP)含量与蓄水深度显著负相关;蓄水处理对土壤中总氮(TN)含量变化影响不大。施肥后随蓄水时间延长,土壤NH4+-N和NO3-N呈下降趋势,而TN和TP呈上升趋势。土壤对NH4+-N、TN和TP的固定作用较强,而NO3--N不易被土壤胶粒所吸附。
冯国禄杨仁斌丁孟蔡可兵
关键词:稻田土壤氮磷含量
耕作模式和滞水时间对稻田中氮磷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通过微区模拟稻田试验,分析了免耕、浅耕和深耕3种耕作模式下滞水时间不同的稻田排水中氮磷的动态特征及总氮、总磷流失潜能,研究了稻田夏季施肥耕作模式和滞水时间对氮磷的减排效能。结果表明:(1)深耕有利于土壤固肥作用的发挥,田面水中TN和NH4+-N浓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浅耕和深耕土壤中微生物环境利于硝化反应,不易被土壤吸附的NO3--N得以迅速向田面水中释放。免耕和深耕处理的田面水中TP和DP浓度在第1~5 d内浓度较高,3个耕作处理的滞排水中TP和DP在耕作处理5 d后均处于较低的浓度水平。(2)不同耕作模式滞水5 d后TN的绝对流失量均处于较低水平。免耕、浅耕、深耕在滞水5 d后可分别减少田面水中TN流失59.55%~65.68%、70.15%~88.20%和65.23%~77.26%。深耕处理的模拟稻田田面水中TN的流失潜能相对较小。不同耕作模式处理相对流失形态与潜能以TN为主。(3)免耕处理田面水中TP的绝对流失量最大,浅耕处理田面水中TP绝对流失量最少。免耕、浅耕、深耕在滞水5 d后再排水可分别减少田面水中TP流失54.70%~67.78%、62.99%~85.09%和52.45%~87.99%。浅耕处理模拟稻田田面水中TP的相对流失潜能较小。不同耕作模式处理田面水中磷素的相对流失形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田面水中磷素流失形态随时间变化呈现出TP与DP交替变化的现象。总之,从减少田面水中氮磷的绝对流失量出发,夏季浅耕不失为最佳清洁耕作模式;同时在滞水5 d后排水,能有效减少田面水中氮磷的流失量,减少稻田排水对面源污染的影响。
冯国禄杨仁斌
关键词:耕作模式稻田
不同耕作模式下稻田水中氮磷动态特征及减排潜力被引量:13
2011年
通过微区模拟稻田试验,研究了夏季施肥免耕、浅耕和深耕3种耕作模式下不同滞水时间稻田排水中氮磷的动态特征及总氮、总磷流失潜能。结果表明:(1)3个耕作处理5 d后的稻田滞排水中TN、NH4+-N、TP和DP均处于较低的浓度水平,免耕的田面水中NO3--N浓度较低。(2)不同耕作模式滞水5 d后TN的绝对流失量均处于较低水平。深耕处理的稻田水中TN的流失潜能相对较小。不同耕作模式处理后氮素的相对流失形态与潜能以TN为主。(3)浅耕处理田面水中TP绝对流失量和相对流失潜能最少。不同耕作模式滞水5 d后排水可显著减少田面水中TP流失。不同耕作模式处理田面水中磷素流失形态随时间呈TP与DP交替变化。因此,从减少田面水中氮磷的绝对流失量出发,夏季浅耕不失为最佳清洁耕作模式;同时滞水5 d后排水能有效减少田面水中氮磷的流失量,减少稻田排水对面源污染的影响。
冯国禄杨仁斌
关键词:耕作模式稻田
尿素深施条件下模拟稻田中氮磷的动态特征及其降污潜力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室外微区模拟试验,于水稻返青生长期,采用尿素造型深施方式,在3、7和11cm等3个不同施肥深度处理(分别表示为t-3、t-7、t-11)条件下,对田面水和土壤中氮、磷、以及悬浮物(SS)等主要污染物的动态特征及其降污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尿素深施后5~7d内,田面水中氮素呈总体下降趋势,于第7d后达较低的浓度水平;硝氮(NO3--N)各处理间浓度差异较小,但整体上要高于铵氮(NH4+-N),就污染源而言,田面水NO3--N负荷不容忽视。田面水氮素浓度与尿素深施处理没有相关性。与对照处理撒施(表示为t-c)相比,深施处理的田面水中氮素浓度可分别降低NO3--N 29%~47%、NH4+-N 64%~89%、总氮(TN)79%~97%。t-3和t-7的田面水总磷(TP)和可溶性磷(DP)浓度都处于较高水平,与t-7和t-3相比较,t-11可分别降低TP浓度32%~73%、DP浓度92%~99%以及SS浓度50%~80%。因此,尿素造型深施至11cm左右,具有显著的减排降污潜力,是控制农田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冯国禄龚军慧
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传统聚落的空间构建被引量:16
2016年
湘西传统聚落作为一种为数不多的、保存完好的聚落景观之一,其保护研究是我国文化生态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怀化市侗族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从传统风水学理念与现代生态位出发,探索传统聚落空间格局的构建方法和驱动因素,以期为传统聚落合理的生态位扩充和空间结构演变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湘西传统聚落形成了东、南、西、北四面山林围护、中间宽敞开阔的独立地理空间结构,构建了符合大众追求的"山-林-屋-水-林"的理想聚落空间模式,而且民居建筑大多都"坐西朝东,背风向阳,靠山面水而建"。这种聚落是在自然、经济和文化三大因素共同影响下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有其独特的运行机制。在传统聚落空间系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应遵从其演变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不同传统聚落的生产力水平条件,合理推进经济社会空间结构的转型,并适度加以调控,以稳步实现传统聚落的空间演变和生态位扩充。
宋建军杨仁斌李彦旻
关键词:传统聚落风水侗族
微区模拟控排水条件下田面水氮磷流失特征及其减排效能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采用微区模拟施肥后春耕耕整稻田控水减排试验,研究了稻田施肥耕整后田面水中氮磷浓度的分布特征,排水时间及溢流堰排水高度对田面水氮磷的流失和减排效能。结果表明:春耕耕整后,若控制6 cm高排田面水,较常规控制3 cm高排水,可减少排放总氮35.76%~72.13%,总磷20.41%~50%。稻田耕整后蓄水6 cm高在第5 d排水比在3 d内排水可减少排放总氮21.22%~55.41%,减少排放总磷67.67%~83.70%。
丁孟杨仁斌冯国禄蔡可兵
关键词:氮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