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04NK1002)
-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4
- 相关作者:吴永尧刘仁萍詹逸舒杨建奎颜焱娜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魔芋神经酰胺的提取及其鞘磷脂含量的测定被引量:8
- 2011年
- 采用回流提取法提取魔芋神经酰胺进行初步的探索,重点分析了溶剂浓度、温度、时间、料液比对魔芋神经酰胺提取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工艺;并且结合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方法对魔芋结合态神经酰胺-鞘磷脂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
- 刘仁萍杨建奎颜焱娜吴民熙肖鹜轩吴永尧
- 关键词:魔芋鞘磷脂
- 产磷脂酶C芽孢杆菌Z-13产酶条件优化被引量:3
- 2010年
- 以生物量和酶活为主要指标,采用单因素优化方法结合均匀设计试验,对芽孢杆菌Z-13产磷脂酶C(phospholipaseC,PLC)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菌合适的产酶条件为:魔芋飞粉2.5 g/L、黄豆粉30 g/L、K2HPO4·3H2O 2.8 g/L、Zn2SO4·7H2O 1.3 g/L、接种量0.5%、摇床转速150 r/min、培养温度30℃、初始pH值9.0,在此条件下培养15 h,活菌总数为4.5×109CFU/mL,卵黄琼脂杯碟法测定磷脂酶C产生的沉淀圈(乳白色晕圈)直径可达30 mm。
- 詹逸舒孙天玮陈里刘仁萍吴永尧
- 关键词:磷脂酶C神经酰胺产酶条件均匀设计
- 神经酰胺类物质的分离纯化及应用被引量:4
- 2009年
- 神经酰胺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也是细胞内重要的脂质第二信使.系统分析了神经酰胺类物质的结构、分离纯化和测定的方法等,介绍了其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方面的应用,针对化学合成的神经酰胺的局限性,提出了从植物中提取天然的神经酰胺及其发展前景.
- 刘仁萍颜焱娜詹逸舒吴永尧
- 关键词:纯化
- 不同种魔芋主要成分及加工方法对产品的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对花魔芋、白魔芋、珠芽魔芋的葡甘聚糖、生物碱等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白魔芋球茎葡甘聚糖含量最高,其次为珠芽魔芋球茎,花魔芋球茎.珠芽魔芋地下球茎中生物碱的含量最高,白魔芋次之,花魔芋最低.魔芋不同器官生物碱的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顶芽、芋皮、地下球茎.湿法加工的魔芋葡甘聚糖粘度显著高于干法加工.
- 孙天玮周海燕詹逸舒吴永尧
- 关键词:魔芋葡甘聚糖生物碱
- 魔芋中神经酰胺类物质的HPLC-ELSD分析及其含量测定被引量:9
- 2010年
-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分析神经酰胺的方法并进行了含量的测定.色谱柱:ZORBZX Eclipse XDB-C18(4.6mm×250mm,5μm),洗脱方法:梯度洗脱,柱温:35℃,流动相:甲醇/水,流速:1ml/min;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40℃,氮气流速:1.5L/min.系统探讨了梯度洗脱的起始浓度、洗脱的时间和洗脱梯度的程序设置,最佳的梯度洗脱条件为5min内,甲醇浓度从60%线性增加为90%,从5min到25min,甲醇浓度线性增加为95%,在此条件下样品和标准品的分离色谱峰对称性较好.随后测定了各种样品中神经酰胺的含量,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神经酰胺在0.2~2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为0.01mg/ml,R2=0.9992;平均回收率为93.3%,RSD=1.65%(n=5).本法灵敏、方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魔芋神经酰胺类物质的分离及其含量的测定.
- 刘仁萍杨建奎詹逸舒曾炽肖鹜轩吴永尧
- 关键词:神经酰胺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 甘露聚糖酶基因Man23在芽孢杆菌WB600中的表达被引量:5
- 2007年
- 兼具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的Man23基因(Man23)来自于芽孢杆菌B23,将其连接到质粒pHY-P43上,由强启动子P43来启动Man23的表达,重组质粒pHY-p43-Man23转入蛋白酶缺陷型芽孢杆菌WB600中,表达产物与原体系相比,甘露聚糖酶活力提高了21%,电泳检测得到的蛋白图谱显示目的酶丰度有显著提高,杂蛋白未见大量表达,可见构建的WB600体系适用于Man23基因表达.
- 胡杨周海燕董蕾吴永尧
- 关键词:甘露聚糖酶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