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5222)
- 作品数:18 被引量:74H指数:4
- 相关作者:雷卫宁钱海峰沈宇刘维桥丁立红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理工学院青海师范大学江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氧化石墨烯质量浓度对超临界镍基石墨烯复合电铸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分别在超临界条件和普通条件下制备了镍基石墨烯复合电铸层,研究了两种制备条件和氧化石墨烯(GO)质量浓度对复合电铸层显微组织、表面形貌、硬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条件下的相比,超临界条件下复合电铸层的显微组织致密,表面粗糙度低,镍(111)和(220)晶面择优度降低而(220)晶面择优度增大,硬度和耐磨性提高;在超临界条件下,随着GO质量浓度的增加,复合电铸层的显微硬度、耐磨性及石墨烯纳米薄片嵌入量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当GO质量浓度为0.20g·L^(-1)时,复合电铸层中的石墨烯含量最多,显微硬度最大,为768HV,耐磨性最好。
- 王云强雷卫宁沈宇钱海峰李奇林李小平
-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石墨烯微观结构
- 超临界CO_2清洗在精微制造领域中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阐述了超临界CO2流体特性,超临界表面清洗的原理、工艺以及在清洗过程中的独到优势,概述了超临界CO2流体在半导体微电子、精密机械以及其他领域清洗行业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并对超临界清洗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钱海峰雷卫宁刘维桥丁立红王创业
- 关键词:超临界CO2
- 基于超临界流体电铸耦合场分析及试验研究(英文)被引量:1
- 2018年
- 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对超临界流体电铸耦合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电流密度分布和电铸层生长规律,并且试验测试与验证;同时对超临界流体镍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显微硬度进行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阴极边缘处电流密度远高于阴极中间部分,电铸层生长情况与电流密度分布较为吻合,电铸层中部厚度预测值的误差较小;电铸层显微硬度HV最大可达9540 MPa,比普通情况下复合铸层提高80%;制备的复合电铸层表面平整,组织致密。
- 钱海峰雷卫宁刘维桥谈衡谈衡
- 关键词:电铸超临界流体厚度
- 蚕丝水基润滑液的润滑性能
- 2014年
- 水基润滑液是实现绿色制造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对蚕丝的润滑性能研究报道较少。为此,在蒸馏水中加入生丝分离出的丝素和丝胶,制备了2种水基润滑液。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丝素的结构,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丝胶的结构;采用微摩擦仪评价2种水基润滑液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流变仪评价其流变性。结果表明:蒸馏水中添加丝素和丝胶颗粒均能提高其润滑性,且丝素的润滑性能优于丝胶;随着载荷增大,蒸馏水摩擦系数逐渐减小,丝素和丝胶水基润滑液摩擦系数均逐渐增大;随着滑动速度增大,3种体系摩擦系数均逐渐减小;蒸馏水中添加丝素和丝胶后仍为牛顿流体,但黏度增大。
- 谈衡王泽叶霞卢雅琳雷卫宁窦琳潘明英孙志娟姜燕
- 关键词:水基润滑液丝素丝胶流变性能
- 超临界状态下电铸层生长过程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
- 利用ComsolMultiphysics分析软件对超临界流体电铸耦合场进行数值模拟,探讨分析了电铸过程流场以及阴极电流密度对电铸层生长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距阴极表面足够近时,电解质流速趋向于零,此区域形成扩散层;阴极边...
- 钱海峰雷卫宁谈衡沈宇
- 关键词:超临界电流密度
- 文献传递
- 电流密度对超临界石墨烯电铸层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为获得电流密度对于超临界石墨烯复合铸层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SCFCO_2)环境下进行了镍基石墨烯复合电铸试验,采用扫描电镜、数显式显微硬度计、微摩擦磨损试验机、光学轮廓仪等对镍基石墨烯复合电铸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从3 A/dm^2逐渐增大至9 A/dm^2时,石墨烯复合电铸层的显微硬度、耐磨性呈持续增大趋势;当进一步增大电流密度时,复合电铸层显微硬度和耐磨性开始降低。在压力为10 MPa,温度为52℃,电铸时间为50 min,电流密度为9 A/dm^2时,石墨烯复合电铸层的显微硬度达到最大860 HV0.2,磨痕截面积最小1 145μm^2,石墨烯含量达最大0.713%。与普通电铸条件相比,SCF-CO_2电铸条件制备的石墨烯复合电铸层显微硬度和耐磨性分别提高了1.25倍和1.31倍。
- 沈宇雷卫宁王云强刘维桥钱海峰张桂尚
-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石墨烯电流密度力学性能
- 石墨烯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2
- 2018年
- 石墨烯是一种单原子层构成的二维碳质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石墨烯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石墨烯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综合分析了石墨烯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在强度、导热、导电和耐腐蚀性等材料特殊性能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在指出探明界面结合机制重要性的基础上,展望了石墨烯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在提高性能和扩展应用范围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 王剑桥雷卫宁薛子明钱海峰刘维桥
- 关键词:石墨烯金属基复合材料
- 超临界条件下脉冲占空比对石墨烯复合镀层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2019年
- 以氧化石墨烯(GO)为第二相添加物,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SCF-CO_2)辅助脉冲复合电沉积技术制备超临界镍基石墨烯复合镀层。研究了脉冲占空比对镀层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和氧化石墨烯共同作用可以显著细化复合镀层的显微组织;复合镀层镍衍射晶面(111)和(200)峰位的变化说明结晶过程中择优取向发生了改变;占空比参数的变化,对镀层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当占空比为50%时,超临界镍基石墨烯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值高达756.8HV_(0.2),磨痕截面积为4385μm^2,与普通条件下制备出的镍基石墨烯复合镀层相比,其硬度和耐磨性分别提高了1.6倍和11倍。
- 薛子明雷卫宁王云强钱海峰李奇林
-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石墨烯占空比
- 多斜孔钢框架关键结构锻件成形模拟及工艺优化被引量:2
- 2016年
- 针对建筑上多斜孔钢框架关键结构锻件在锻造成形中易产生四角斜孔边缘折叠、四角充填不完全、成形载荷大和模具寿命低的问题,依据不同形状下的初始毛坯在终锻成形时的不同成形效果,提出了基于毛坯形状优化的精整方法。借助数值模拟软件Deform-3D模拟和分析了钢框架关键结构件锻造成形过程,结果表明采用新工艺锻件成形良好、模具受载合理。并采用黄金分割法,以成形载荷为目标函数,对初始毛坯形状的精整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在保证锻件成形饱满的情况下,使成形载荷降低了12.32%。最后,通过生产实践验证了模拟结果与生产实际基本一致,锻件质量满足要求,无折叠、充填不完全等缺陷;模具的锻打数量增加,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 张桂尚雷卫宁丁立红钱海峰沈宇
- 关键词:锻造钢框架金属流动精整
- 超临界状态下复合电铸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利用超临界流体具有独特的流动性和传递性,以纳米Al
- 刘丽琴王创业姜博刘维桥谈衡雷卫宁
-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纳米材料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