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1JCYBJC05500)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金凤马艳宁徐淼冯海军刘晓亮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天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水解氧化工艺治理制药工业有机废气的设计被引量:4
- 2014年
- 天津某化学合成类废气治理工程处理量为25000 m3/h,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甲苯、甲醇、二甲基甲酰胺、DMF、四氢呋喃和氯化氢等污染物,其中甲苯的浓度不高于80 mg/m3,氯化氢的浓度不高于100 mg/m3,温度为常温,结合其废气性质特点,本项目利用吸收、水解及氧化组合工艺治理工业有机废气,废气经处理后可达到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排放标准。本项目每万立方米废气的处理费用为27.60元,运行成本低廉,处理效果良好,目前工程在建。
- 张金凤马艳宁徐淼李铭
- 关键词:有机废气水解
- 干扰素废水菌种的筛选与产酶特性
- 2014年
- 针对干扰素废水具有抑制性导致活性污泥驯化培养难的问题,利用稀释涂布、富集培养的方法从干扰素废水中筛选出5株高效菌株,分别为IFN1~IFN5。观察5株高效菌种的菌落形态,经16S rDNA测序鉴定其中2株菌株为假单胞菌,2株菌株为索氏菌,1株为不动杆菌。完成了5株高效菌种的生理生化实验,分析其酶代谢系统:IFN1可产生蛋白酶和色氨酸酶;IFN2可产生过氧化氢酶、色氨酸酶和蛋白酶;IFN3可产生过氧化氢酶、色氨酸酶、蛋白酶和淀粉水解酶;IFN4可产生过氧化氢酶、蛋白酶和淀粉水解酶;IFN5可产生过氧化氢酶、蛋白酶。本研究为后续针对降解干扰素废水诱导酶的提取奠定基础。
- 张金凤李铭马艳宁
- 关键词:菌种筛选
- 干扰素生产废水处理试验及生物相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采用水解酸化与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对干扰素生产废水进行试验研究,并考察其处理效果,观察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中生物相。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出水COD的去除率大于90%,出水COD低于40 mg/L,且运行稳定后生物接触氧化槽中污泥浓度较低。对生物相的显微镜观察可知生物接触氧化槽中生物相种类以藻类为主。
- 张金凤李铭徐淼马艳宁刘晓亮冯海军
- 关键词:干扰素废水活性污泥生物相藻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