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J1331)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宗普马学平薛进庄张宇波张美琼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新疆西准噶尔
  • 1篇生物大灭绝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泥盆世
  • 1篇晚泥盆世
  • 1篇晚期
  • 1篇西准噶尔
  • 1篇灭绝
  • 1篇菊石
  • 1篇法门期
  • 1篇大灭绝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2篇宗普
  • 1篇张美琼
  • 1篇张宇波
  • 1篇薛进庄
  • 1篇马学平

传媒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地质通报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地史时期生物大灭绝及其对当代生物多样性的启示被引量:3
2014年
地史时期生物多样性的演变模式呈现总体递增的趋势,但期间发生过多次灭绝事件,使得生物多样性有不同程度的丧失。目前公认的是动物界在显生宙经历了5次较为显著的大灭绝,但没有证据表明,全球变冷或变暖必然会导致生物大灭绝。地史时期的生物大辐射多发生于全球暖期(温室)。对于灭绝是否存在周期性,目前仍有不同意见。人类活动的加剧和地球环境的演变2个方面因素的交织作用,使当代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但对比地史时期的资料及模型预测表明,目前并未进入"第6次大灭绝"。
宗普薛进庄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大灭绝
新疆西准噶尔晚泥盆世法门晚期菊石动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首次在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和什托洛盖以北地区的晚泥盆世法门晚期地层中发现板海神石及大型弓海神石菊石动物。板海神石动物群由Platyclymenia(Pl.)subnautilina(Sandberger)、Sporadoceras sp.和Prionocerasfrechi(Wedekind)等分子组成;可能与Annulata事件有关。弓海神石动物群中Protactoclymenia sp.和Cyrtoclymenia?sp.以壳体硕大为显著特征,直径可达20cm。这些菊石可与西欧晚泥盆世标准菊石带第Ⅳ带的菊石组合进行对比(相当于牙形石Upper trachytera至Lower expansa带),而且在区域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尤其是弓海神石动物群,其产出层位可作为和什托洛盖以北地区地层对比的标志层。
宗普马学平张美琼张宇波
关键词:西准噶尔晚泥盆世法门期菊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