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2BA806B-4-2)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陈以一吴香香田海童乐为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篇钢框
  • 3篇钢框架
  • 2篇屈曲
  • 1篇性能试验
  • 1篇折减系数
  • 1篇滞回
  • 1篇滞回性能
  • 1篇滞回性能试验
  • 1篇强度折减系数
  • 1篇足尺
  • 1篇节点区
  • 1篇节点域
  • 1篇局部屈曲
  • 1篇抗震
  • 1篇抗震设计
  • 1篇空间钢框架

机构

  • 3篇同济大学

作者

  • 3篇吴香香
  • 3篇陈以一
  • 2篇童乐为
  • 2篇田海

传媒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建筑结构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空间足尺薄柔构件钢框架滞回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进行了两个空间钢框架的滞回性能试验。框架构件均为宽厚比较大的H形截面,按实际工程尺寸制作。试验结果显示板件宽厚比和柱子轴压比是影响这类结构承载性能的主要因素,构件端部的局部屈曲导致结构破坏的开始并降低了结构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基于试验结构抗震能力及其地震需求的分析,提出了这类钢框架的抗震设计概念:相对小震水平的地震作用,结构弹性设计须留有必要的承载力储备,以保证大震作用下结构的安全性。试验表明,符合这一要求的薄柔构件钢框架的弹性刚度能满足小震时的变形要求,结构的变形能力能满足大震作用下的延性要求。试验结构的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陈以一吴香香田海童乐为
关键词:空间钢框架滞回性能试验局部屈曲
低多层薄柔钢框架的抗震设计
对由大宽厚比构件组成的低多层钢框架的抗震设计进行了研究。参考厚实构件塑性铰概念,提出了屈曲铰模型,通过大量分析得到屈曲铰的弯矩-转角曲线,并对曲线进行了分类;采用推覆分析方法归纳出钢框架的强度折减系数(R),考虑了梁柱截...
吴香香陈以一童乐为田海
关键词:强度折减系数抗震设计
文献传递
薄柔钢框架节点区刚性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对薄柔钢框架中的延伸端板式梁柱节点进行了试验。将节点置于足尺薄柔钢框架中进行加载测试,使节点的边界条件和受力状态符合实际结构状况。从结构刚度和节点区变形两方面对节点抗弯刚度和节点域剪切刚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薄柔钢框架中的端板式节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满足刚性连接的要求。
吴香香陈以一
关键词:节点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