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09211B14)
-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4
- 相关作者:马俊旗阿仙姑·哈斯木阿布力孜·阿布杜拉吴小川李巧稚更多>>
- 相关机构: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及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TAP1和TA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TAP)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的关系和意义。方法利用专业软件设计TAP1和TAP2基因启动子区含CpG岛特异性PCR引物,对宫颈癌SiHa细胞DNA进行亚硫酸氢盐修饰、目的片段扩增、质粒载体克隆和测序,确定该区域所含CpG序列的甲基化情况。收集维吾尔族妇女15例正常宫颈上皮、30例宫颈鳞状上皮内肿瘤形成(CIN)和33例宫颈鳞癌患者的新鲜组织标本共78例,提取DNA,采用MassArrayDNA技术平台(质谱分析)定量分析TAP1和TA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同时以HPV分型芯片鉴定HPV亚型,分析基因甲基化与HPV感染的关系。结果(1)TAP1和TAP2基因相应目的片段各含23个和8个CpG位点,在宫颈癌SiHa细胞基因组DNA中,分别有5个和8个CpG位点发生甲基化。宫颈病变病理过程伴随着TAP1基因CpG片段甲基化水平的改变,其在宫颈鳞癌和CIN组织的甲基化率[(0.048±0.039)和(0.037±0.026)]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0.035±0.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TAP2基因甲基化水平也发生了相应改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分型芯片检出13种HPV基因型,其中HPV16所占比率为66.7%(52/78),HPV16亚型阳性与宫颈病变进程及TAP1基因甲基化率的升高趋势呈正相关(X^2=6.08,P=0.039)。结论TAP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是宫颈癌病变的一种特异性改变,与HPV16感染可能存在密切关系。
- 古丽扎热叶·艾库拉阿布力孜·阿布杜拉焦桢吴小川马俊旗阿仙姑·哈斯木
- 关键词:维吾尔族乳头状瘤病毒
- 子宫颈病变组织中低分子量蛋白酶体表达与HPV16感染的关系
- 2012年
-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蛋白酶体(low molecular-weight protein,LMP)在子宫颈病变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探讨其与HPV16感染的关系。方法以152例新疆维吾尔族妇女正常子宫颈上皮、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子宫颈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鉴定LMP2和LMP7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采用PCR技术检测相应标本HPV16感染情况。结果 (1)LMP2、LMP7随着子宫颈病变的加重其蛋白表达逐渐降低,且mRNA表达水平与蛋白表达趋势相一致。在CIN中LMP2、LMP7蛋白表达下调和缺失率分别为25.0%/15.6%、29.7%/23.4%;在子宫颈癌中LMP2、LMP7蛋白的表达下调和缺失率分别为17.5%/34.9%、23.8%/41.3%。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发现LMP2、LMP7与子宫颈癌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2)PCR结果显示,HPV16的检出率随着子宫颈病变的进展而增加,在慢性子宫颈炎、CIN和子宫颈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8%(2/25)、67.2%(43/64)和77.8%(49/63),且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其阳性表达率增加,各组间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IN中LMP7表达下调与HPV16感染有关(P<0.05),子宫颈癌中LMP2和LMP7表达下调与HPV16感染有关(P<0.05)。结论 LMP基因的转录表达下调或蛋白质表达缺失与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病变进程密切相关,其中HPV16感染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
- 哈提拉·吐尔逊阿仙姑·哈斯木阿布力孜·阿布杜拉古力娜尔·库尔班
-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HPV16
- 人类白细胞抗原Ⅰ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宫颈病变患者中的表达差异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Ⅰ(human leukocyte antigen-Ⅰ,HLA-Ⅰ)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宫颈病变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组织中HLA-Ⅰ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慢性宫颈炎、CIN和CSCC组织中,HLA-Ⅰ蛋白的表达水平呈现正常表达、部分缺失和完全缺失的转变。慢性宫颈炎组织中HLA-Ⅰ蛋白表达的完全缺失率为2%(1/49),CIN组织中HLA-Ⅰ蛋白表达的完全缺失率为26%(29/113),CSCC组织中HLA-Ⅰ蛋白表达的完全缺失率为49%(34/7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宫颈病变组织中HLA-Ⅰ蛋白表达的完全缺失率的上升趋势较一致,但是维吾尔族妇女CIN和CSCC组织中的完全缺失率(27%和53%)高于汉族妇女(18%和37%)。结论:HLA-Ⅰ蛋白表达缺失可能是宫颈癌发病进程的重要标志,其族群差异可能反映不同族群的遗传背景及肿瘤发病机制。
- 阿仙姑.哈斯木盛磊马琦马俊旗阿布力孜.阿布杜拉
- 关键词:宫颈肿瘤基因表达维吾尔族汉族
- 维吾尔族患者宫颈病变中内质网分子伴侣和HLA-Ⅰ类分子表达与HPV16感染的关系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中内质网分子伴侣与HLA-Ⅰ和HPV16表达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内质网分子伴侣和HLA-Ⅰ类分子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患者石蜡包埋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PCR技术检测相应标本中HPV16感染的情况。结果:CIN中分子伴侣钙连接蛋白(CNX)、钙网蛋白(CRT)、TAP相关蛋白(Tapasin)、蛋白质二硫异构体Erp57和HLA-Ⅰ抗原的表达下调和缺失率分别为15.6%/21.9%、21.9%/15.6%、28.1%/15.6%、20.3%/21.9%和31.2%/29.7%。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和缺失率分别为22.2%/30.0%、20.6%/34.9%、23.8%/28.6%、30.0%/28.6%和31.7%/47.6%,并且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其表达下调和缺失率增加(P<0.05)。CRT和ERp57与宫颈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Tapasin、CNX、ERp57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Tapasin与FIGO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IN中HLA-Ⅰ与CNX、CRT、ERp57表达下调呈正相关,HPV16感染与CRT、ERp57表达呈负相关。宫颈癌中HLA-Ⅰ与CRT、ERp57和Tapasin表达下调呈正相关,HPV16感染与Tapasin、CNX、CRT、ERp57表达呈负相关。结论:在CIN和宫颈癌组织中内质网分子伴侣表达下调,可能是影响HLA-Ⅰ类分子在细胞表面正常表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HPV16也可能利用此途径逃避免疫监视,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 阿仙姑.哈斯木李巧稚马俊旗古丽扎热叶.艾库尔阿布力孜.阿布杜拉
- 关键词:内质网分子伴侣人乳头瘤病毒16
- 宫颈病变中抗原呈递元件成员蛋白和人类白细胞共同抗原Ⅰ类分子表达的关系被引量:5
- 2010年
- 抗原呈递元件(APM)成员蛋白作为一组抗原呈递相关功能蛋白,在协助人类白细胞共同抗原(HLA)Ⅰ类分子组装、负载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介导抗病毒T细胞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其成员蛋白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TAP)负责将内源性抗原肽向内质网腔转运.TAP相关蛋白对HLA-Ⅰ类分子在内质网中的装配发挥关键作用[2].分子伴侣钙连接蛋白和钙网蛋白以及疏基二硫键氧化还原酶Erp57协助新合成的HLA-Ⅰ蛋白正确折叠和组装[3].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宫颈癌发生的始动因素,也可能通过协助肿瘤细胞影响HLA-Ⅰ基因表达调控.因此,探讨HPV感染引起宿主HLA-Ⅰ类分子表达缺失与APM成员表达情况有无关联,是揭示肿瘤的分子机制、疫苗治疗、建立肿瘤生物标志谱体系的关键.我们通过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组织中APM成员蛋白及HLA-Ⅰ类分子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HPV16感染的相关性,从而探讨宫颈病变中HLA-Ⅰ类分子表达下调的机制.
- 阿仙姑·哈斯木卿松吴小川葛璘阿布力孜·阿布杜拉
- 关键词:宫颈病变内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