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0FZX008)

作品数:8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谢俊訾其伦更多>>
相关机构:信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虚拟自我
  • 2篇正名
  • 1篇党的建设
  • 1篇哲学
  • 1篇哲学基本问题
  • 1篇执政
  • 1篇执政能力
  • 1篇执政能力建设
  • 1篇思想上建党
  • 1篇着重从思想上...
  • 1篇自我和谐
  • 1篇荀子
  • 1篇系统哲学
  • 1篇相悖
  • 1篇吕氏春秋
  • 1篇毛泽东
  • 1篇名实
  • 1篇谬误
  • 1篇墨家
  • 1篇建党

机构

  • 7篇信阳师范学院

作者

  • 4篇谢俊
  • 3篇訾其伦

传媒

  • 1篇作家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黑河学刊
  • 1篇前沿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濮阳职业技术...
  • 1篇四川文理学院...

年份

  • 2篇2012
  • 5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毛泽东“从思想上建党”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2011年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党建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毛泽东把它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毛泽东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国情及中国革命环境的历史特殊性;十六届四中全会重提从思想上建党,是考虑了当代现实国情的;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必须完善党的建设,为此就必须面临并重新考虑从思想上建党的现实国情;市场经济、传统"官本位"意识及党的教育宣传活动不足是党的思想建设弱化的主要原因。
谢俊
关键词: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党的建设执政能力建设
尹文“名”之谬误思想探析
2011年
尹文子把名不符实的谬误归纳为"悦名而失实"、"违名而得实"、得名而失实、同名而异实等。这一思想与先秦时期一些诸子关于"名"之谬误思想有相同之处。尹文主张礼刑并用、儒法兼治,其思想对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思想有一定影响。尹文研究名之谬误思想的主要目的是为封建社会的政治伦理秩序服务。
訾其伦
关键词:谬误
《吕氏春秋》的正名论探析
2012年
秦汉之际的《吕氏春秋》非常重视"正名"问题,强调名实相符,提出了"以审名实"、"察类"、"辩议"等检验名实相符与否的正名原则和方法,形成了"以实审名"的唯物主义正名观。《吕氏春秋》的正名论批判地继承并发展了先秦的相关逻辑思想,但它也继承了先秦儒家"正名"以"正政"的传统,主要是为统一后的秦王朝统治者提供治国策略。
訾其伦
关键词:《吕氏春秋》正名
理论硬核的转换与系统哲学所能建立的关系研究
2011年
硬核是理论的核心,理论硬核的范式转换是理论发生质变的决定因素。只有作为理论硬核的解释范式发生了转换,整个理论才能发生彻底变化。系统论方法是为了克服还原论方法的局限性而提出来的,因此,要建立与还原论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的系统哲学,必须首先用系统方法准确解释作为理论硬核的物质与精神之间的逻辑关系,否则系统哲学就很难真正建立起来。
谢俊杜胜利
关键词:系统哲学哲学基本问题范式
荀子与墨家正名论之比较
2011年
荀子和墨家的正名论在名的本质、名实关系、有关名的分类、关于名的谬误、正名原则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但在政治倾向、正名的具体方法上有很大差别。比较二者的同异,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先秦的名学理论。
訾其伦
关键词:荀子墨家
虚拟自我的最终归宿:回归现实达至自我和谐
2011年
虚拟自我是自我的"二属性"之一,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但虚拟自我不可能永远居于网络虚拟空间或表象虚拟空间,他终究要回归现实过世俗的现世生活。研究虚拟自我,不仅在于揭秘人之根本,还在于为虚拟自我回归现实找到一条"回家"的路。虚拟自我最终归宿在于现世,达至自我和谐的出路在于实现自我与未来、虚拟的关系及自我的小和谐、大和谐。
谢俊
关键词:虚拟自我归宿自我和谐
虚拟自我问题研究刍议
2012年
人的问题是哲学的首要问题,却被当今时代表面上的物质繁华所遮蔽,这是学术的不幸和思维的盲视。近年来,虚拟人学对人的虚拟心理问题产生的缘由、现状、方法和意义的分析、探索和把握,已悄然形成一股强劲的学术潮流。探究人对自我的虚拟性追求,意在揭示人之真正存在和价值,并为社会的健康和发展提供合格、全面的社会实践主体。
谢俊
关键词:虚拟自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