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2123)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秦琴贾佳王智亮赵晓震熊正爱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场治疗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皮秒
  • 1篇皮秒脉冲
  • 1篇脉冲
  • 1篇脉冲电场
  • 1篇宫颈
  • 1篇宫颈癌

机构

  • 1篇重庆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姚成果
  • 1篇熊正爱
  • 1篇赵晓震
  • 1篇王智亮
  • 1篇贾佳
  • 1篇秦琴

传媒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皮秒脉冲电场治疗宫颈癌动物模型的体内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皮秒脉冲电场(picosecond pulse electric field,ps PEF)治疗裸鼠宫颈癌动物模型的体内效应及机制。方法将36只裸鼠宫颈癌动物模型编号后随机抽取24只分为对照组、脉冲治疗后6 h组、脉冲治疗后12 h组、脉冲治疗后24 h组,每组6只。治疗组给予固定脉冲参数(脉冲个数2 000个,脉宽800 ps,电压70 k V,频率3 Hz)的脉冲电场处理,对照组不予脉冲电场处理。取肿瘤组织,采用HE染色、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试剂盒检测肿瘤组织凋亡程度。JC-1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检测肿瘤组织线粒体跨膜电位。应用蛋白活性测定试剂盒检测Caspase-3、Caspase-8、Caspase-9、Caspase-12蛋白活性。其余12只动物模型随机抽取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脉冲电场处理后每隔3 d测量肿瘤体积,计算相对肿瘤增殖率T/C(%)。结果治疗后肿瘤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坏死,以治疗后24 h最重,电镜下可见凋亡小体,以治疗后12 h组多见。各治疗组肿瘤组织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12 h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余两个治疗组和对照组(P<0.01)。脉冲治疗后随时间的延长线粒体膜电位逐渐降低。Caspase-3、Caspase-12蛋白活性检测结果均显示12 h组明显高于其他治疗组和对照组(P<0.01)。Caspase-8、Caspase-9蛋白活性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治疗后3、6、9 d两组肿瘤体积有统计学差异,处理组相对肿瘤增殖率分别为76.87%、71%、68.87%。结论 ps PEF可以作用于宫颈癌动物模型的肿瘤部位,导致肿瘤组织发生坏死及凋亡,早期对肿瘤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秦琴熊正爱贾佳姚成果赵晓震王智亮
关键词:宫颈癌动物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