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无)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无)
- 作品数:26 被引量:389H指数:10
- 相关作者:穆月英刘明吴亚男于吉琳齐华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关于农业补贴政策的作用和局限性的思考被引量:22
- 2010年
- 农业补贴政策有时会成为一些国际谈判争论的焦点。对农业补贴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局限性进行理论探讨,结果表明,农业的弱质性、重要性以及世界上提高食品质量和资源环境质量的新趋势表明了实施农业补贴政策的必要性,并且WTO的有关规则也对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有着明确的规定,许多国家在WTO规则的范围内实施了农业补贴政策。但是,农业补贴政策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对其替代手段进行研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 穆月英
- 关键词:农业补贴WTOOECD
- 北京市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效率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作为重要的农业支持政策,粮食直接补贴一直是中国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研究北京市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施的效率,依据相关政策和数据,通过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回归分析,DEA方法以及Malmquist指数对北京市粮食直补及其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粮食直补变量在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回归系数为正,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粮食直接补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北京市粮食产量的增长;DEA结果显示,2009—2011年3年间北京市粮食直接补贴的综合效率平均值分别为0.909,0.837和0.901,北京市各区县的粮食补贴相对不同,表明北京市各区县的粮食直补效率各有不同的特点。
- 张荣驹穆月英
- 关键词:粮食直接补贴COBB-DOUGLAS生产函数DEAMALMQUIST指数
- 基于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产量预报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5
- 2009年
- 从产量预报和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发展历程入手,阐述了当前主要产量预报方法的应用情况,指出作物模拟模型应用于产量预报是产量预报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用作物模型进行产量预报是基于作物生长机理的产量动力预报方法,目前在粮食作物和其它作物产量预报中的初步应用已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但是基于业务化的产量预报动力模型尚有待建立,该方法将成为今后产量预报的主流发展方向。
- 黄晚华薛昌颖李忠辉杨晓光
- 关键词:作物模型动力模型
- 近十年我国小麦生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侧重于20个小麦生产省被引量:15
- 2009年
- 小麦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小麦是我国粮食作物中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生产发展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因此如何保证我国小麦生产乃至安全供给,是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全国20个小麦主产省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对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地区间小麦的生产能力差距较大;每亩用工、每亩种子用量、成灾面积和其他物质费用对小麦的产出有显著影响。
- 李雪穆月英付文革
- 关键词:小麦生产影响因素函数
- 甘蔗/花生间作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4
- 2014年
- 为了研究甘蔗/花生间作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以花生和甘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华南地区甘蔗/花生间作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甘蔗和花生单作相比,甘蔗/花生间作系统能够显著提高甘蔗和花生根际的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改善根际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不同程度提高整个间作系统作物根际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以及速效钾的含量,可见,甘蔗/花生间作可以明显地改善两种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养分状况。
- 沈雪峰方越董朝霞陈勇
- 关键词:甘蔗花生间作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
- 灌水量对全膜垄作沟灌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针对河西灌区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探索玉米合理的灌溉量,以期指导区域玉米合理灌溉。通过在石羊河流域设置不同的灌水量梯度,研究不同灌水量对全膜垄作沟灌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土壤含水率、产量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垄作沟灌玉米灌水量从4 500 m^3·hm^(-2)增加到4 725 m^3·hm^(-2)、4 950 m^3·hm^(-2)时,产量并没有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灌水量增加到5 175 m^3·hm^(-2)时,在水分利用效率没有降低的情况下,产量相对于4 500、4 725 m^3·hm^(-2)和4 950 m^3·hm^(-2)处理明显增加11.46%、8.39%和8.54%,其中果穗长度、穗粒数和百粒重平均增加4.88%、3.27%和4.31%是其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对于土壤含水率,玉米需水盛期的7月16日至8月3日,5 175 m^3·hm^(-2)处理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处理,而灌浆期各处理间则差异不显著。与播前期相比,收获期土壤含水率降低层主要集中在20~80 cm土层,土层贮水量平均降低6.72 mm,且各处理0~110 cm土层贮水量差异并不明显。因此,本研究表明5 175 m^3·hm^(-2)为石羊河流域全膜垄作沟灌条件下的适宜灌溉量,但灌浆中后期的最后一次灌水应考虑适当降低灌水量。
- 曾爱国
- 关键词:玉米灌水量水分利用效率
- 不同深松方式与氮肥运筹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选用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不同深松方式和氮肥运筹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后玉米生育后期维持较高叶面积指数(LAI)时间较长,延缓了叶片衰老,促进了干物质积累,不同深松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增加氮肥施用次数LAI下降减缓,干物质积累量的峰值减小;隔行深松与行行深松均提高玉米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较不深松分别提高9.93%和2.12%。在施氮次数处理中,1/3氮肥于苗期作种肥、2/3于拔节期作追肥施入处理净光合速率最大;深松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增加氮肥施用次数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深松方式与等量氮肥施用次数间存在显著交互效应,隔行深松且施氮以种肥、拔节肥、灌浆肥各占总量1/3的处理产量最高,分别较不深松且氮肥作种肥一次施用和作种肥与拔节肥两次施用增产43.91%、17.37%。
- 李雪霏刘明张卫建齐华张振平宋振伟于吉琳吴亚男
- 关键词:玉米氮肥运筹光合特性
- 基于DEA模型与农户调研的北京市粮食补贴政策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北京市自2004年开始实施粮食补贴政策以来,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有了显著提升。科学评价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是今后进一步优化补贴政策体系、提升强农惠农效应的重要前提。首先梳理了北京市相关政策文件,分析了北京市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历程及特征,然后基于DEA模型和农户调研评估了北京市粮食补贴政策效果。结果表明:北京市粮食补贴的政策效率处于较高水平,但通过制度创新等途径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补贴政策执行到位、农民认可程度较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最后针对模型评估和农户调研结果,提出完善北京市粮食补贴政策的相关政策建议。
- 徐长春童文杰唐衡陈阜雷杰王梁
- 关键词:粮食补贴政策农户调研
- 深松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根系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14
- 2012年
- 通过对不同深松方式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根系分布状况的分析,结果表明,隔行深松(T1)与行行深松(T2)不仅可有效打破犁底层,10~30 cm土壤容重和土壤紧实度显著降低,且T2对土壤容重和紧实度的降低作用大于T1;深松增强了土壤的透水性和蓄水能力,2种深松方式土壤水分差异并不显著;由于犁底层的存在,不深松(CK)的根系大部分集中在0~20 cm土层范围,且该土层的根干质量、根长密度和根系体积均明显大于T1和T2,而单株根系伤流强度则明显小于T1和T2;深松处理的根系不仅能更好地向深层土壤下扎,而且向植株两侧扩展的范围变大,20~50 cm土层根干质量、根长密度和根系体积T1与T2均明显高于CK;并且T1>T2。深松后倒伏率降低,对增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T1与T2间产量差异并不显著。增产的主要原因是深松显著提高了百粒质量,但对穗粒数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通过垄间隔行深松可以构建良好的耕层结构,有利于根系的固定和下扎,使根系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倒伏率降低、产量增加的同时,较行行深松减少了机械动力消耗。
- 齐华刘明张卫建张振平李雪霏宋振伟于吉琳吴亚男
- 关键词:玉米土壤物理性状根系分布
- 湖南省稻田典型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以油菜-双季稻、冬闲-双季稻、油菜-一季晚稻和冬闲-一季中稻4种湖南省稻田的典型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农业生态学中价值流的观点进行了比较研究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油菜-双季稻为最优种植模式。同时从净产值、生产成本和物质费用方面对4种模式的经济效益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油菜-双季稻模式的生产成本和物质费用构成的变化及其原因。
- 王乐
- 关键词:稻田价值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