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20108014)

作品数:13 被引量:33H指数:5
相关作者:柴家科褚万立马丽冯永强郁永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烧伤
  • 5篇骨骼
  • 4篇烧伤后
  • 4篇细胞
  • 3篇代谢
  • 3篇蛋白
  • 3篇蛋白酶
  • 3篇应激
  • 3篇骨骼肌消耗
  • 3篇钙蛋白
  • 3篇钙蛋白酶
  • 2篇严重烧伤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内质网
  • 2篇内质网应激
  • 2篇卫星细胞
  • 2篇骨骼肌
  • 2篇分解代谢
  • 2篇大鼠骨骼肌

机构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航空工业中心...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航天神舟生物...

作者

  • 12篇柴家科
  • 8篇褚万立
  • 6篇马丽
  • 3篇段红杰
  • 3篇郁永辉
  • 3篇冯永强
  • 2篇张海军
  • 2篇王晓腾
  • 1篇朱桂英
  • 1篇庄淑波
  • 1篇李大伟
  • 1篇刘玲英
  • 1篇李乔俊
  • 1篇孙婧
  • 1篇胡超
  • 1篇胡晓红
  • 1篇张旭龙

传媒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烧伤杂志
  • 3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烧冲复合伤急性肺损伤的免疫调节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烧冲复合伤是由热力和冲击波共同作用于机体而产生的一种高死亡率创伤。其中,烧冲复合伤后导致的急性肺损伤(ALI)是烧冲复合伤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烧冲复合伤后免疫调节在烧冲复合伤急性肺损伤的致伤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细胞及相关分泌因子的共同参与了烧冲复合伤急性肺损伤的免疫调节。现将烧冲复合伤伤后急性肺损伤的免疫调节研究进展现状进行综述。
张旭龙柴家科李百玲
关键词:烧冲复合伤急性肺损伤免疫调节
普通儿科临床实习教学实践被引量:2
2016年
综合医院普通儿科实习教学中长期存在医生教学时间有限、意识有限和能力有限,患儿哭闹不配合,家长不信任,实习生陌生、惶恐、厌学问题。针对这3方面问题,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通过健全管理制度,培训带教医生理论知识和教学技巧,加强学生操作技能训练、完善出科考核等探索和实践,提高带教医生的教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临床思维、操作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胡晓红孙婧李乔俊
关键词:临床教学儿科实习
丹曲林对严重烧伤大鼠骨骼肌损害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2014年
目的:探讨丹曲林对严重烧伤大鼠骨骼肌损害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56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只、致伤组及丹曲林组各24只(两组3个时相点各8只)。致伤组和丹曲林组大鼠在麻醉后与其背部及腹部行50%总体表面积( TBSA )Ⅲ度烫伤,伤后腹腔注射林格平衡液抗休克,致伤组尾静脉注射5%甘露醇,丹曲林组尾静脉注射丹曲林钠2 mg/kg(溶于5%甘露醇)。对照组行假烫伤,其余操作同致伤组。于伤后第1、4、7天收集各组大鼠胫骨前肌组织,透射电镜观察组织超微结构,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法检测肌细胞微区Ca2+含量,蛋白印迹方法检测胫骨前肌总蛋白中钙蛋白酶1、2表达,酶法检测胫骨前肌中钙蛋白酶的活性。结果致伤组胫骨前肌肌丝伤后第1天出现排列混杂,第7天出现局部Z线消失。而丹曲林组第1、4天肌组织超微结构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变化,仅在第7天肌丝存现排列卷曲、轻度断裂。伤后第1、4天致伤组胫骨前肌细胞质Ca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964±0.060)、(0.639±0.067)比(0.266±0.029)μmol/L],肌浆网Ca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0.368±0.060)、(0.814±0.089)比(1.337±0.112)μmol/L](均P<0.05);而丹曲林组细胞质和肌浆网Ca2+水平[(0.310±0.069)、(0.490±0.039)和(1.241±0.073)、(1.161±0.094)μmol/L]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伤后第1、4天致伤组胫骨前肌钙蛋白酶1和钙蛋白酶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371±0.034、1.214±0.030比0.838±0.017和1.464±0.015、1.390±0.023比0.806±0.026)(均P<0.05),而丹曲林组钙蛋白酶1和钙蛋白酶2相对表达量(0.984±0.031、0.935±0.023和0.836±0.014与0.741±0.020)均显著低于致伤组(均P<0.05)。伤后第1、4、7天致伤组和丹曲林组钙蛋白酶活性分�
马丽柴家科褚万立段红杰李大伟郁永辉
关键词:丹曲林烧伤钙蛋白酶
肿瘤坏死因子α促进烧伤后蛋白高分解代谢的潜在机制被引量:6
2015年
骨骼肌蛋白高分解代谢导致的骨骼肌消耗是一种常见的骨骼肌病变,在肿瘤、慢性肾病、脓毒症及烧伤患者中较为常见。研究发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骨骼肌高分解代谢的重要调控因子,骨骼肌细胞凋亡可能是骨骼肌蛋白高分解代谢的重要机制之一,而TNF-α又可诱导骨骼肌细胞凋亡。本文将简要介绍TNF-α通过介导骨骼肌细胞凋亡而参与烧伤后骨骼肌蛋白高分解代谢的潜在机制。
郁永辉柴家科褚万立
关键词:烧伤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凋亡分解代谢
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原代培养鉴定和体外分化特点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建立骨骼肌卫星细胞(SMSC)的体外分离、原代培养、鉴定方法,观察细胞的成肌分化特点。方法采用组织块法结合差速贴壁法获得SMSC。采用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以Pax7为标志物鉴定分离获得的卫星细胞纯度,用分化培养基诱导SMSC的体外分化,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分化标志基因成肌决定因子(MyoD)和生肌素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组织块法培养约1周,可见细胞从组织块边缘爬出。经差速贴壁法纯化后,流式细胞仪检测所获得的原代SMSC纯度可达97.6%。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后,MyoD和生肌素基因呈时序性表达。结论组织块法可成功获得高纯度的SMSC,在体外具有良好的分化能力。
冯永强李峥褚万立郁永辉马丽柴家科
关键词:卫星细胞骨骼肌细胞培养技术细胞鉴定
严重烧伤大鼠肝脏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大鼠肝脏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表达变化及其可能意义。方法Wistar大鼠64只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烧伤组(30%体表面积Ⅲ°烫伤),各32只。伤后第1、4、7、14d天采集大鼠肝脏组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内质网应激通路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EBP同源蛋白(CHOP)、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2及caspase-3活性体蛋白表达。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肝脏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伤后第1、4、7、14天大鼠肝脏GRP78表达均显著增高(分别为1.29±0.11比1.00±0.00、1.28±0.12比0.95±0.16、1.29±0.14比0.93±0.06、1.414-0.17比1.02±0.13);伤后第1、4天CHOP表达显著增高(分别为1.72±0.07比1.004-0.00、1.82±0.18比1.46±0.08);而伤后第1、4、7天caspase.12活性体和caspase-3活性体表达显著增高(分别为2.05±0.65比1.00±0.00、2.16±0.69比0.95±0.21、1.98±0.56比0.904-0.22和1.96±0.15比1.00±0.00、1.40±0.14比1.07±0.12、1.77±0.17比1.15±0.21);伤后第1、4、7、14天肝脏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分别为27.20±3.63比5.004-0.71、16.404-1.52比5.40±1.14、27.60±1.82比7.40±1.14、10.20±1.92比5.204-1.64);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严重烧伤后大鼠肝脏内质网应激反应激活,相关蛋白GRP78、CHOP、caspase一12及easpase-3活性体表达增加。
褚万立柴家科冯永强马丽朱桂英张海军胡超
关键词:烧伤内质网应激肝细胞
严重烧伤后应激性高血糖及胰岛素强化治疗进展被引量:5
2012年
应激性高血糖是严重烧伤后高代谢反应的突出表现之一,其危害巨大,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有研究表明,胰岛素强化治疗,即使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能够改善危重病患者的预后。胰岛素很早就应用于严重烧伤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针对严重烧伤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相关研究很少,循证医学研究证据不足,亟需开展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以探讨严重烧伤患者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
褚万立柴家科
关键词:烧伤应激高血糖症胰岛素
棕色脂肪与烧/创伤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4年
人体内存在棕色脂肪组织(BAT)和白色脂肪组织(WAT)。BAT因其细胞内含有大量Hb和血卟啉,使细胞呈棕褐色而得名。很多学者认为BAT只存在于小型哺乳动物体内和人体婴幼儿时期,近年来证实其在成年人体内也普遍存在,并且在机体调节能量代谢和内分泌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
庄淑波柴家科段红杰
关键词:烧伤脂代谢障碍
胰岛素治疗对严重烫伤大鼠骨骼肌消耗的作用及相关机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对严重烫伤大鼠骨骼肌消耗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7~8周龄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烫伤组和胰岛素治疗组,每组24只。2组大鼠称取体质量、用血糖仪检测尾部末梢血糖水平后,均在94℃热水中浸烫12s制成30%体表总面积Ⅲ度背部烫伤模型。伤后1~7d每天8:00,胰岛素治疗组大鼠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1U/kg,单纯烫伤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伤后1~7d每天8:00(注射胰岛素后)、13:00、18:00,2组大鼠均给予肠内营养乳剂灌胃各1次,每次10mL/kg。伤后1~4、6、7d每天注射胰岛素前及伤后8、9、11、12、14d晨,用血糖仪检测2组大鼠尾部末梢血糖水平。称取2组大鼠伤后14d未行任何处理时的体质量。伤后4、7、14d,每组分别取8只大鼠,采集胫骨前肌标本,称取伤后14d胫骨前肌质量,透射电镜观察伤后7d胫骨前肌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测定伤后4、7、14d胫骨前肌肌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伤后4、7、14d胫骨前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伤后4、7、14d胫骨前肌内质网应激反应(ERS)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aspase-12活性体、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蛋白表达。对数据行完全随机设计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析因设计方差分析、t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结果伤前2组大鼠血糖水平、体质量相近(t=0.204、0.405,P>0.05)。伤后1、6、9、11、12、14d,2组大鼠血糖水平相近(t=0.229、3.339、1.610、0.178、0.181、0.079,P>0.05);伤后2、3、4、7、8d,胰岛素治疗组大鼠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单纯烫伤组(t=7.245、4.165、4.609、4.018、3.995,P<0.05或P<0.01)。伤后14d,胰岛素治疗组大鼠体质量和胫骨前肌质量分别为(271±19)、(0.47±0.05)g,均明显高于单纯烫伤组的(254±12)、(0.43±0.04)g(t=2.1
褚万立柴家科王晓腾韩绍芳刘玲英
关键词:烧伤胰岛素内质网应激反应
肌卫星细胞与骨骼肌消耗被引量:1
2012年
严重创(烧)伤后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可迅速陷入负氮平衡,严重影响患者预后。骨骼肌占机体细胞总质量的50%以上,是人体最大的氮库。骨骼肌消耗是分解代谢的最主要表现,对机体的整体代谢影响巨大^[1]。目前认为骨,
冯永强柴家科
关键词:骨骼肌消耗肌卫星细胞机体细胞代谢状态负氮平衡分解代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