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D200101200)
-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 相关作者:龚友德更多>>
- 相关机构:常熟理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质疑“为科举制平反论”被引量:2
- 2006年
- 刘海峰等先生提出“为科举制平反”,其理由不能成立。评价科举制的好坏,应看其在不同时代对中国社会生产力作用如何,不能以“古代多数人”或几个名人的言论为依据;科举制度下确有一些能人被选出,但被淘汰、扼杀、扭曲的人才更多,以致造成人才大匮乏的局面;科举制使若干“田舍郎”登上了“天子堂”,这种公平只是表面的,实际是通过对中上层官僚队伍的“换血”,巩固了封建皇权,从而为专制主义的社会苟延残喘补充活力。
- 龚友德
- 关键词:科举制度公平
- 也谈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被引量:1
- 2007年
- 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应该从高等教育本身的内在矛盾中去寻找。由于时代的变迁,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已是生产知识和人才。这种独特的生产方式的内涵是:生产力包括教育生产资料、教育生产对象和教育工作者,教师所具有的科学知识和教育能力属于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包括教育生产资料的占有制关系、人们在教育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分配关系,其中教师对作为教育生产资料的科学知识和教育能力的占有制关系是第一生产关系,它决定了高等教育领域中人们的其他关系。高等教育的发展遵循教育生产力决定教育生产关系、教育生产关系反作用于教育生产力的规律,其特征是:一、教育生产者与教育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二、办学主体多元化与办学形式多样化的结合;三、教师治教与学生治学的结合。
- 龚友德
- 关键词:高等教育第一生产力
- 论高等教育的本质被引量:15
- 2007年
- 教育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其本质从属于人的本质,是围绕教育活动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围绕知识、技能的传递与创新而展开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社会关系的总和。处理好高校师生与自然及社会的关系、教育资料的占有关系,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师生关系以及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 龚友德
- 关键词: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