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01087)
- 作品数:5 被引量:50H指数:4
- 相关作者:郝赤李会仙魏波王利英冀雁蔚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农业大学纽卡斯尔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棉铃虫靶标酶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6年
- 高效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辛硫磷、杀螟硫磷4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LC50)预处理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übner)3龄幼虫一定时间后,4种杀虫药剂对棉铃虫的毒力影响有明显差异。酶动力学研究表明:用4种药剂的亚致死浓度LC50剂量处理棉铃虫3龄幼虫,在药剂处理后的144h内,幼虫GSTs活性发育变化规律与对照有一定的差异。GSTs比活力在对照组GSTs比活力值附近波动,说明昆虫在杀虫药剂刺激一段时间后,其GSTs处于动态的调整之中。在48~120h之间,Na+–K+–ATP酶比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有回升的趋势,说明昆虫在外界刺激物的作用下,其Na+–K+–ATP酶也处于动态的调整之中。
- 魏波郝赤李会仙
- 关键词:棉铃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NA^+-K^+-ATP酶毒性亚致死剂量
- 铜绿微囊藻细胞培养与藻毒素LR提取的研究被引量:7
- 2000年
- 铜绿微囊藻菌CCAP1450/4在室内人工培养的结果表明,较大的无机培养液表面、连续适当光照20uE/(m2·s)及适宜的温度(25℃)有利于该藻菌的生产.通过超声波击碎细胞,离心过滤C18净化柱分离,得到藻毒素.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主峰纯化藻毒素藻毒素在紫外光谱238nm处出现吸收高峰表明,铜绿微囊藻菌CCAP1450/4中藻毒素的主要成分是藻毒素LR.本研究还探索了简便、快速人工培养铜绿微囊藻菌及高效、叶靠分离纯化藻毒素LR的方法.
- 郝赤R.M.WilkinsC.Rajenderan
- 关键词:细胞培养分离纯化
- 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棉铃虫的亚致死效应被引量:24
- 2005年
- 为协调害虫的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通过饲喂法测定了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两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亚致死剂量(LC1与LC50)对棉铃虫3龄幼虫体重、生长发育以及驱避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对棉铃虫幼虫-蛹、蛹-成虫的存活率都有影响。药剂处理后,幼虫的历期延长,幼虫的化蛹也受到影响,出现畸蛹,但各处理畸蛹率均低于15%。亚致死剂量杀虫剂对棉铃虫的生长发育、幼虫体重及蛹重都有抑制作用,以高效氯氰菊酯的影响较大。在LC1与LC50剂量下,两种药剂对棉铃虫也表现出驱避作用。这些研究结果显示,低剂量的拟除虫菊酯对棉铃虫生物学方面存在不良影响。
- 李会仙郝赤王利英魏波
- 关键词:拟除虫菊酯棉铃虫亚致死
- 黄猩猩果蝇梳理行为目录的建立被引量:1
- 2008年
- 行为学研究的第一步工作是对行为加以描述,即建立行为谱,只有对行为进行描述后,才能提出行为的发展、机制、功能和演化等问题,而建立行为谱的重要环节就是对行为进行定义,即建立行为目录。采用直接观察法从动作和姿势两个要素对果蝇梳理行为各个行为单元进行了定义,从而建立了行为目录,并在计算机键盘上做了编码,共定义区分出梳理行为单元23个。
- 冀雁蔚郝赤李晓红
- 作物保护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 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资料,结合我国现代种植业的发展现状,分别从商品化的转基因作物、生物技术与杂草控制、害虫的抗药性及生物多样性和作物病虫害防治等不同角度,综述了生物技术在作物保护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21世纪该领域的研究前...
- 郝赤李会仙
- 关键词:作物保护生物技术
- 氰戊菊酯和甲氰菊酯对棉铃虫的亚致死效应被引量:9
- 2005年
- 本文通过饲喂法测定了氰戊菊酯、甲氰菊酯两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亚致死剂量(LC1与LC50)对棉铃虫3龄幼虫拒食、体重、生长发育以及驱避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棉铃虫3龄幼虫,取食量均低于对照。处理后48h,LC50剂量以氰戊菊酯拒食活性较高,拒食率为38.65%,且LC50剂量的各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所有处理对棉铃虫幼虫—蛹、蛹—成虫的存活率都有影响。药剂处理后,幼虫的历期延长,幼虫的化蛹也受到影响,出现畸蛹,但各处理畸蛹率均低于15%。亚致死剂量杀虫剂对棉铃虫的生长发育、幼虫体重及蛹重都有抑制作用。在LC1与LC50剂量下,两种药剂对棉铃虫也表现出驱避作用。处理48h,氰戊菊酯LC1与LC50剂量的驱避率分别为76.25%与98.75%。这些研究结果显示,低剂量的拟除虫菊酯对棉铃虫生物学方面存在不良影响。
- 郝赤李会仙魏波王利英
- 关键词:拟除虫菊酯棉铃虫亚致死